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专业服务送上门 定制适老产品搬进家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09-22 06:11:41 0 石景山区 床位 家庭

【应对策略】北京市石景山区推行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定制的适老化产品走进家门,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12个小时的上门服务

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不想住养老院,可子女缺少时间和专业技能无法照顾,如何化解这个难题?近两年,石景山区依托康复辅具社区租赁和长期护理保险两项国家级试点项目,推行的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或许能找到一个突破口。

居家养老“第三张床”:

专业服务送上门

石景山区老年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试点项目自2020年10月正式启动,家住杨庄北区的邵秋立是此项目的服务对象之一。

“剪指甲、搓脚后跟,再给老爷子捏捏脚拍拍小腿,能舒筋活血。”这套流程是石景山区乐龄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刘建多年工作经验得来的。9月3日,刘建上门给邵秋立修脚后,又把老人抱到洗浴轮椅上,为老人提供助浴服务。

2017年先后做了腰椎、颈椎手术;2019年1月,脑出血,10月,再次脑出血,邵秋立成了重度失能老人。68岁的他全靠67岁的老伴儿张宏玲照顾生活起居。

一个男同志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张宏玲照顾得很吃力,让她觉得最难的是,给邵秋立洗澡,“自己带着绑带都不行,没那么大力气,有一次还把腰扭了。”去年年底,张宏玲为邵秋立申请家庭照护床位,经专业机构评估后,邵秋立享受到这一上门服务。这也让张宏玲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专业服务。“工作人员每月上门4次,每次服务3小时,还教了我很多护理知识。不用去养老院,就能享受到养老院的专业服务。”

“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三张床’构成,除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临时托养床位、养老机构的集中照料床位外,‘第三张床’就是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

什么是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依据《北京市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家庭照护床位是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将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环境搬到老年人家中,将专业的照护服务送到老年人床边的一种养老方式。

试点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石景山区有着自己的特色。该区通过整合本区各项养老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特有的政策优势,依托康复辅具社区租赁和长期护理保险两项国家级试点项目,结合喘息服务、适老化改造、护理员培训以及精准化服务等项目经验及成果,优先为具有石景山区户籍、60周岁以上且居住在石景山区的,已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以及专业的家庭照护管理与支持等服务,帮助老年人及家庭解决居家照护难题。

按需定制

适配产品解失能老人之困

既能待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又能享受养老机构级别的专业服务,家庭照护床位对于那些更想在家安享晚年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养老新途径。

在这之前,70岁老人赵俊贤的世界,被禁锢在客厅和卫生间3米范围内。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十多年,如今又无法言语、无法行动的他,已在床上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甚是煎熬。

面对每天哼、啊,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老伴儿,79岁的于桂琴直言,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右腿做了手术打不了弯,下楼很费事,除了能跟儿子儿媳沟通,都不知道跟谁说说话了。家里也没有请保姆,这么多年,都是自己照顾老伴儿。”

“空巢+失能”,记得第一次走进赵俊贤家时,爱心人寿总公司政策业务部高级主管薛文辉着实捏了把汗,老爷子卡在厕所里一个多小时,老太太弄不动,急得满头是汗,他连忙上前帮助于桂琴把赵俊贤抱到床上。于桂琴告诉他,这已不是老伴儿第一次被“卡”,老爷子从床上、沙发上掉下来是常事。薛文辉看到老爷子睡的床只是用布绳简单地围挡着,“这个家庭急需进行居家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

当适配的第一个适老化产品电动护理床进入客厅后,于桂琴哭了又笑了,“打那以后老伴儿没有摔下来,让他坐起来也不是难事,还有工作人员上门教我使用,帮着护理。” 提及政府和社会对她的关心,于桂琴满是感激。

对于相关单位适配及定制的适老化产品,张宏玲也赞不绝口,“乳胶床垫比我做的3层褥子好太多。褥子湿了会往下塌,乳胶床垫就不会,很透气,对腰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果服务次数再增加就更好了。”

常出入老人家里,这两年薛文辉见证了太多失能老人家庭之痛:有的老人两三年没有洗过澡;有的老人褥疮严重,最重的创口已到骨头;有的老人一边照顾老伴儿,一边照顾隔代;有的不仅老两口失能,隔代也卧床了……对于老人的实际困难,以及每一次反馈,薛文辉都认真记录下来,以便调整方案或者后期改进。

薛文辉所在的单位——爱心人寿总公司在石景山区有着多重身份:长期护理保险“经办”身份、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机构,还是家庭照护床位的评估单位。所以在居家照护需求评估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推广居家上门服务并进行衔接,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无床位成本

家庭照护减轻经济负担

一个失能老人的背后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家庭,对于空巢、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照护床位主要是为了提升居家生活的重度失能、重残老年人的专业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相较于入住养老院,家庭照护床位没有床位费的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不是所有的上门服务都叫家庭照护床位。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试点项目,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一手托两头。

一方面,石景山区优先开展居家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安排专业人员上门进行需求评估,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照护环境,结合老人及家属真实意愿及服务标准提出专业的适配及改造方案并推送给改造服务商,改造服务商根据适配改造方案,通过康复辅具园区进行适老化产品的适配及定制,如护理床、乳胶床垫、升降餐桌等,并负责后续的配送、安装及售后服务。

“我们聘请专家评估团队,完成设计了一整套失能家庭照护需求及居家环境改造评估的流程,我们对老年人综合能力、居家环境及照护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再评定出适合老人的方案。”爱心人寿政策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马辉介绍。但实际中存在差异问题,比如,对于不少失能老人来说,需要在浴室安装马桶固定器,却因为其房屋结构、装修问题,无法安装;工作人员建议有的老人安装护理床,可有的家庭地方小,还有的老人因怀旧要求睡老床。这种情况,得根据老人的需求再调整方案。

另一方面,对于完成居家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的服务对象,石景山区结合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由区域内二星级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12个小时的上门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清洁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卧位安全照料、病情观察、康复护理等日常基本生活护理和与日常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

“石景山区家庭养老床位的做法是现有家庭养老服务的‘升级版’,服务好不好还得老百姓说了算。”石景山区民政局养老工作科科长安若冉介绍,除了政府部门电话回访、入户抽查、大数据进行监管外,区民政局还聘请评估机构专业团队,进行入户验收及满意度调查。

让“第三张床”助力解决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有所护”问题。截至今年8月底,石景山区计划完成的600户居家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任务,已累计完成512户,其中,符合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条件的有312户。目前,已累计为312户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对象提供29952小时的上门专业护理服务。

文并摄/张美荣 【编辑:卞立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37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