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服务保障不“掉线”,“离线”老人生活才方便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6-07 09:13:40 0 离线 纸质 老人

一则“离线”老人乘车难的短视频,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普遍共鸣。视频里,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但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场所码”,在司机和其他乘客的催促下,老人有些窘迫,遗憾地下了车,并说了一声“不耽误大家了。”“离线”老人的境遇让人感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社会各方面的服务保障应加把劲,别“掉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年迈的时候,可能到那时我们都跟不上科技的变化,在科技向前发展的时候,全社会都应该等一等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近两年,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此轮上海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场所码”被广泛使用,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和精准排查。与此同时,便于老年人出门出行的兜底举措也应该准备好。

对于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视障人群等,上海交通部门表示,他们可持实体交通卡(已与身份信息关联)和纸质离线“随申码”,或者纸质离线“随申码”和身份证,或者持保通卡和纸质离线“随申码”,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纸质离线“随申码”可以在区级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或者在家自行打印。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公交车驾驶员等反映,他们有时候难以辨别乘车人提供的纸质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否有效,为了更多乘客的安全,他们只能“婉拒”乘客上车。显然,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及时改进。

其实,各地工作已经在推进。比如,上海松江、金山等区的公交车上配备了“数字哨兵”,老年人、视障人士等只需把身份证在“数字哨兵”上轻轻一扫,就可以解决身份验证。好办法应该被推广,同时更多新的办法也应该被开发应用实践。

有网友表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等于简单“上码”应用程序。无论是数字化的防疫举措,还是其他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有关部门、相关企业乃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为“离线”老人,也为每一位因为类似情况产生不便的人士,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社会的温暖、城市的温度,既体现在数字生活的便利化中,也体现在老人和其他特殊群体的感受上。

(本报评论员王辰阳) 【编辑:姜雨薇】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319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