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感谢守“沪”!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为7省市援助护士送上特殊礼物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5-13 12:02:57 0 医疗队 护理部 医院

今天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仁济医院工作组护理部为7个外省市援沪医疗队护理人员奉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私人定制”手绘感谢信和一束向日葵。感谢信的正面描绘着“大白”手托上海特色点心“小笼包”与上海地标“东方明珠”,代表着上海及上海人民,背面写着向各省市医疗队的感谢与祝福。

“来自全国援沪医疗队的护理人始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把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风貌在保卫大上海这场战‘疫’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表示,“充分体现了护理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推己及人 用实际行动解决“燃眉之急”

在新国博方舱医院,有超过3500名护理人员,来自全国300余家医疗机构,占医疗队人数的78%。作为新国博方舱医院的护理部,仁济医院护理组除了制度制定、护理质量把控、人力资源统筹、患者安全保障以外,还必须做好与外省市医疗队的服务、保障、沟通、协调、关心关爱等工作,保障好护理人员的权益。“我们只有服务保障好了,外省市医疗队能够更好地把这份爱传递给患者。”新国博方舱医院护理部主任、仁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敏说。

“从世博方舱到新国博方舱,仁济医院10名护理管理人员在短短的3天内,从管理安全、人力资源、物资保障到后勤管理等,既要建章立制也要保障协调,的确是‘时间紧、任务重’。”陈敏说,“这个时候,大家目标一致,建立信任就是我们最好的‘催化剂’。”

新国博方舱医院运营初期,为了保证外省市援沪医疗队能够快速平稳接管,有序运营,仁济医院护理部除了负责全院核酸检测工作之外,还将5名成员分别对接两个舱,负责解决、协调舱内的相关问题。每日向各个医疗队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工作日志。首日,就收集了待解决事宜清单27项,通宵达旦,做到事不过夜,第一时间为外省市医疗队解决燃眉之急。自4月10日起,共处理332项。此外,护理部每周开展线上讨论会,分享各医疗队管理和人文的经验和举措,优化规范流程。

“能够切切实实第一时间帮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好各项保障及防护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健康和安全。我们互相自然而然建立了信任和支持。”陈敏说,“简单来说我们与各省市援沪医疗队‘共情、共鸣、共事,共克时艰’,求同存异,加强和优化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提升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关心关爱 特殊人群特殊照护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方舱医院护理更是如此,我们护理人员更多的是要做好患者的服务,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做好患者的人文关怀。”新国博方舱医院W1舱二区护理领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刘艳说。

在新国博方舱医院W1舱,年龄最大的患者93岁,年龄最小的8岁。除了有老人、儿童,还有一些听障、智力障碍、认知障碍等特殊患者。“起初收到这些患者的确是有一些压力,因为在沟通和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湖北医疗队有经验!”刘艳说,“我们对这片区域增加了护理人员,提高了查房的频率,随着沟通的深入,让这些患者感受到湖北人民的热情,对我们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沪鄂两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湖北援沪第三医疗队领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说:“对于上海以及上海人民,我们湖北医疗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些特殊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和感谢不仅让我们感动,还给我们的队员提升了信心和士气!”

此外,在五一劳动节,湖北医疗队为特殊病人送上“定制”节日礼物。为患者送上具有湖北文化特色的手绘防护服,松柏、仙鹤、黄鹤楼等元素都体现了“沪鄂情”。队员们在防护服上签名,并送上寄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祝福患者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文化融合 将各地文化带进方舱

在新国博方舱医院,每个舱内都设有文化墙,全国各地的手绘文化元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护理人员用智慧和双手给病区增添色彩,在江西医疗队负责的N4舱就有两个吉祥物。

圆圆的身子,头顶热气腾腾的瓦罐汤和南昌拌粉,身着青花瓷防护服……两个Q版江西大白卡通形象“洪洪”和“佑佑”,可谓是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 N4舱区的“网红”。不仅孩子们觉得萌萌的, 就连大人也觉得很有意思,“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带家人去尝尝这瓦罐汤和拌粉,领略一下景德镇青花瓷的美”。

江西援沪第二医疗队副队长、南昌大学二附院护理部副主任涂惠介绍:“N4 舱有亲子专区,小朋友们刚来时有不适应,会有些害怕,为了让他们放松,我们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在方舱内,有些胆小的孩子,一做核酸就哭成“小泪人”,起初为了让孩子们更加配合治疗,医疗队成立了一个绘画组,担任方舱“小课堂”老师的同时,也可以在防护服上画一些卡通形象、手绘一些卡通便利贴,作为孩子们的奖励。

“最开始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在纸上或防护服上做些卡通绘画,后面想到我们是来自江西的,为什么不可以将我们江西的人文融入画中,既能利用卡通图案舒缓患者心情,还能传递江西文化。”作为卡通形象的主创之一,江西援沪第二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护士施佳文介绍。从细节的商讨、江西元素的选定,到最终卡通形象的敲定,施佳文和队友舒晨花了五天的时间。

因为平常都要进舱,所以他们只能利用休息之余进行创作绘画,“虽然‘洪洪’和‘佑佑’是卡通形象,但是他们是被赋予了生命的,他们就是陪伴我们共同奋斗的战友,他们的身影陪伴我们一路前行,陪伴我们共同护佑上海,护佑上海人民。”江西援沪第二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二附院介入室护士舒晨说。看到大家对“洪洪”和“佑佑”的喜爱,施佳文和舒晨表示,就算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编辑:李岩】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80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