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广西女护士7年协调器官捐献百例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5-12 12:09:58 0 器官 鸿雁 家属

柳州5月12日电 题:广西女护士7年协调器官捐献百例

作者 林馨

“用无用之躯,做有用之事。”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干事、副主任护师覃鸿雁12日表示。7年来,覃鸿雁24小时开机,“一直在路上”协调器官捐献百余例,架起生死之间桥梁,为更多家庭送去生的希望。

50岁的覃鸿雁,本是柳州工人医院心胸外科一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的她,曾看过太多生离死别,却无能为力。

2015年,该院开展器官捐献工作需要人手。覃鸿雁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便想着试试。”于是,其报名通过选拔后,从临床一线转为医院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这份工作常常直面悲伤与不解,比覃鸿雁想象得难许多。

至今,覃鸿雁仍记得第一次协调捐献器官的场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因为外伤,达到脑死亡的状态,一开始去做家属工作的时候,老婆比较犹豫。”覃鸿雁说。后来,捐献家属的亲戚得知此事表达反对意见,再次动摇家属的决心。

在家属们挣扎与犹豫的期间,器官也会不断衰竭,慢慢失去移植价值。“经过一晚上的挣扎,虽然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却已经错失移植的时期。最后,眼睁睁看着家属在我面前崩溃大哭,却无能为力。”覃鸿雁表示。首次捐献失败,给覃鸿雁留下满满的遗憾。

图为覃鸿雁讲述器官捐献者故事。 林馨 摄

“失败和无能为力,是常态。”覃鸿雁说。其开始接触器官捐献时,受制于民众观念的影响经常碰壁,几个月都没能协调成功一例案例,甚至还面临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和谩骂。

“在家属悲痛万分时,提出捐献器官建议会成为他们发泄负面情绪的出口。因此,和家属沟通是整个器官捐献协调过程中最核心、最艰难的环节。”覃鸿雁表示。

但器官捐献是连接死亡和生命的桥梁,能以另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为此,覃鸿雁始终坚持奔走在协调器官捐献的一线。其说:“曾有一名捐献患者和我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孩子捐献了器官,多年来这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7年来,覃鸿雁24小时开机,“一直在路上”。她不断奔走于ICU、太平间、各地户籍室…….协调100余例器官捐献,最小的年仅1岁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努力,器官捐献的观念逐步得到推动。“以前一年才有一例捐献的案例,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家属主动联系我们捐献。”覃鸿雁说。为此,柳州市建立一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碑上镌刻每一位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姓名,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2021年,全国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200余例,捐献器官1.7万余个,累计完成捐献3.7万余例,捐献器官11.3万余个,挽救11万余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完)

【编辑:李季】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77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