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探秘丝路古城 领略“特”别之美——“和田·特种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走进古城西安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5-11 06:23:06 0 和田 旅游 现场

新华网西安5月10日电(周倩) 为提升新疆和田地区“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资商参与和田旅游资源开发,9日,“和田·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第二站在古城西安举行。

和田地区行署副专员、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级巡视员方伟,西安市文旅局国内交流推广处处长谢红,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援疆前指宣传交流部部长刘海辰,和田地区文旅局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出席本次推介会。西安市陕西现代旅游、文博国旅、携程百事通、陕西国际旅行社等20余家文旅企业、旅行社协会等应邀参加推介活动。

和田地区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致辞

推介会上,推介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旅游宣传片、PPT介绍等方式,推介和田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产品,并对优质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招商。人文风情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的魅力和田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与会者面前。其中,和田地区重点开发的“昆仑天路”“和田·进藏第九线”等多条特种旅游线路,激发了与会者领略和田“特”别之美的热情。

新疆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援疆前指宣传交流部部长刘海辰致辞

特种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以探寻、探险为主,与常规旅游相比,更侧重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对游客的体力要求比较高。同时,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对游客来说,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辽阔疆域,无限风光”的和田,恰恰适合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旅游。

推介员现场推介

作为丝路古城,和田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遗址、灿烂而丰富的文化积淀、浓郁的西部民俗风情和原始而神秘的多种地域风貌,在特种旅游资源上具备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的标志特征,并且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特种旅游资源中的惊、险、奇等重要元素全部具备,成为无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汽摩旅游达人心中梦想的圣地,被评为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

推介员现场推介

近年来,和田地区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实施‘旅游兴和’战略,精心设计和打造多条精品特种旅游线,开发房车游、登山、漂流、骑行、探险、低空旅游等多个特种旅游项目,特种旅游成为和田旅游独特标签。

推介会现场歌舞表演 推介会现场歌舞表演

和田地区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诚邀全国各地人民实地感受和田独特的魅力,她表示和田是一个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壮美,民族风情浓郁的好地方,近年来打造的“春夏秋冬”四季游多条精品线路,通过“玉石文化+绿色生态+民俗旅游+历史遗迹+昆仑神话+高山草原+大漠风光”七大旅游特色,形成特色鲜明、要素齐全、全区域、全天候、一站式体验的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定会不负此行。

图为推介会现场 民丰县沙漠绿洲

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援疆前指宣传交流部部长刘海辰在致辞时表示,为更好地助力和田地区文旅产业良性发展,天津援疆出台了系列文旅产业相关补贴政策,不断激发游客消费意愿和驱动文旅企业内动力,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近年来,“津和号”旅游项目吸引着众多天津游客到和田旅游,下一步,天津援疆将在其他省市进一步拓展“津和号”旅游项目,携手当地文旅企业深挖和田文旅资源与潜力,探索合作新路径,积极引客入和,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共赢。

图为推介会现场合影

推介现场精彩纷呈,不仅上演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你到和田来》《和田》《麦西来甫》等民族风情浓郁的歌舞,穿插有趣味抽奖环节,还设有特色美食展柜,让市民家门口即可品尝到和田玉枣、核桃、枣夹核桃等来自大漠深处绿色生态产品。

【编辑:甘甜】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75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