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被拐儿童母亲欧阳艳娟:希望儿子多喊几声“妈妈”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5-08 21:06:19 0 儿子 夫妇 小王

“从认亲那天到今天,刚好七个月。”5月6日,欧阳艳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与当年被拐的儿子相认七个月,孩子只叫过一次“妈妈”,她心里“实在不好受”。

今年45岁的欧阳艳娟是湖南道县人。2005年8月,她的1岁半儿子李成青被“人贩子”张维平抱走,经中间人“梅姨”介绍拐卖到广东紫金县。欧阳艳娟夫妇从此踏上漫长的寻子之路。

事发16年后的2021年9月,广东警方找到已经17岁的李成青,此后安排欧阳艳娟夫妇与儿子相认。认亲之后,李成青回归原生家庭。今年春节后,欧阳艳娟夫妇带着李成青南下广东,夫妇俩一边打工,一边支持儿子在深圳继续上学读书。

失散多年的儿子终于回归,被幸福笼罩的欧阳艳娟想弥补母爱。而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却因16年的隔离变得有些陌生、有些隔阂。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这是欧阳艳娟与儿子认亲后的第一个母亲节。这一天,她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儿子早日融入家庭,可以无拘束地、亲热地喊她“妈妈”。

认亲:儿子快18岁了,第一次听他喊“妈妈”

当身高近一米八的李成青走到面前,欧阳艳娟才意识到,儿子真的找到了,这不是梦。那一天,是2021年10月6日,距离李成青失踪已过去16年。

16年前,欧阳艳娟带着一岁半的儿子李成青,随丈夫李树全从老家来到广东惠州,住在博罗县的出租屋里。白天,李树全到建筑工地做泥水工,欧阳艳娟在家带孩子。那段时间,夫妇俩认识了一名30来岁的男子,他自称姓王,四川人。

“他说有两个小孩要养,问我有没有办法帮他找工作。我看他实在可怜。”李树全回忆,当年他介绍“小王”到工地上打工;看到“小王”脚有些受伤,又带他去老乡开的诊所治伤,还让他在自己家吃住了一个星期左右。

2005年8月7日下午,李树全去了工地干活,欧阳艳娟在出租屋带孩子。“小王”那天没有去工地。“当时小王说,抱我儿子出去买包子吃。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了。”欧阳艳娟说,她当时没找到儿子,就去派出所报了警。

李成青失踪10年后的2016年3月,“小王”在贵州被警方抓获。此案由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侦办。后来李树全夫妇从警方得知,“小王”原来并不姓王,而是拐卖儿童的惯犯张维平。

据张维平交待,2003年至2005年,他在广东拐卖儿童9人,其中包括欧阳艳娟的儿子李成青。张维平称,当年他以“买包子”为由拐走李成青后,与中间人“梅姨”一起将孩子带到河源市紫金县,卖给了一对夫妇,获利13000元。

如今,张维平供称的“梅姨”尚未归案,他则被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2021年12月,广东高院维持了对张维平的一审死刑判决。目前,最高法正按程序进行死刑复核。

2021年7月,欧阳艳娟夫妇再次到广东寻找儿子。为了生计,欧阳艳娟学会了包粽子、卖粽子,她丈夫则继续在工地务工。夫妇俩一边打工,一边查寻儿子线索。

有时候,欧阳艳娟会直接打电话督促办案民警:“要是以后我变得疯疯癫癫了,那时候就算找到孩子,他恐怕也不敢认我了。”

2021年9月底,他们接到广州警方电话——孩子终于找到了!

原来,当年一岁半的李成青被拐卖到紫金县后,便跟“爷爷奶奶”生活,四岁后被带到在深圳工作的“爸爸妈妈”身边,从此在深圳上学。2021年中秋节前,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等侦查手段找到了李成青。

李成青后来告诉澎湃新闻,2021年9月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9月的一天,“警察叔叔”带着心理医生找到他,告诉他关于“被拐卖”的事。“我开始当然不相信。”他说,“我以为他们在出题目,给我做心理测试呢。”

DNA鉴定结果,证实了李成青与欧阳艳娟夫妇在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

2021年10月6日,在警方的安排下,欧阳艳娟夫妇与李成青在广州增城见面相认。

那天,欧阳艳娟夫妇在一间屋子里等待。没多久,在民警和心理医生的陪伴下,李成青走进屋来。他身材瘦高,戴着近视眼镜,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有些生硬地朝欧阳艳娟夫妇喊了“爸、妈”。欧阳艳娟一步冲上去,紧紧抱住了儿子。

“这是他第一次叫我妈妈。”欧阳艳娟告诉澎湃新闻,儿子出生后学说话较迟,失踪前还不会开口叫爸妈。

“儿子找到了,还活在这世界上,我的心就放下了。”欧阳艳娟说,认亲时她有心理准备,并没有哭。当时,儿子轻轻叫出来的那一声“妈”,令她内心无比快乐。

相处:母亲发七百字短信承诺,不追究养父养母责任

认亲之后,欧阳艳娟夫妇带着儿子回了一趟湖南道县,与亲人相认,马上又将儿子送回深圳的学校——他在当地一所职高读二年级。

欧阳艳娟夫妇则继续租住在东莞市桥头镇。每周周末,李树全都会借上亲戚的车,去深圳的学校接送儿子。平常,李树全仍到工地做泥水工,妻子则继续卖粽子。儿子失而复得,让夫妇俩觉得生活重新有了奔头。

与李成青相处一段时间后,欧阳艳娟感觉到儿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一天,李成青的班主任给她发来信息,告诉她孩子表现异常,“心事重重。”欧阳艳娟想起前些天丈夫随意地说了一句“追究养父养母责任”,被儿子听到了——当时他嘴上没说什么。想到这些,欧阳艳娟顿时急了,一口气给李成青写了700多字的短信发过去。

“是爸妈没考虑到你的心情,说了一些气话,让你难过了。对不起了,儿子。”欧阳艳娟在短信中让儿子放心,不会去告他养父养母,“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同时,她还向儿子提了点“小要求”,“以后有什么心事可以说出来,别把它憋在心里,让自己难过。”

2022年1月,欧阳艳娟夫妇带着放了寒假的李成青回到湖南道县。春节前,夫妇俩在村里举办了庆祝儿子回归的“团圆酒”。李树全将办酒的信息高调地发在微信朋友圈,“欢迎大驾光临,不胜感激。”

那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村里李氏家族在村口的牌坊上挂起了红色横幅,欢迎李成青回家“认祖归宗”。中午,欧阳艳娟夫妇的亲友、同学,以及40多户村民都来了。李树全原计划的25桌酒席很快坐满了,而外面仍有亲友陆续赶来。

李树全急了,在妻子的埋怨声中,他跑着去通知厨房加菜,通知邻居家摆桌子。增加了4桌酒菜后,所有的亲友们都入了座,夫妇俩这才松了一口气。稍作歇息后,李树全带着李成青,挨桌地去敬酒。亲友们不断举杯祝贺,李树全笑得合不拢嘴,一旁的李成青说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有些拘谨地道谢。

这一天,欧阳艳娟夫妇忙得不亦乐乎。散席后送走客人,夫妇俩带上全家人,在村口牌坊的横幅下拍下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李成青在深圳长大,很少在现场看到烟花。李树全到县城买来19箱烟花,让儿子在大年三十晚上放烟花过足了瘾。

正月初八是李成青的农历生日。欧阳艳娟夫妇到县城为儿子办了一大桌酒席。欧阳艳娟记得大概一个月前,儿子跟她提过阳历生日的事,“他说,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蛋糕……他想了一下,可能觉得这样讲不好,又说,是深圳的妈妈……”

愿望:希望孩子融入家庭,想多听几声“妈妈”

春节之后,在老家过完农历生日,欧阳艳娟夫妇便带着李成青南下深圳——很快就要开学了。

后来碰上新冠疫情,学生都在家上网课,欧阳艳娟便为儿子租了一间有网线的单间。白天,她赶去电子厂上班,下班后赶回来为儿子做饭。儿子吃完饭就上他的单间,不大爱和父母说话。

在广东期间,欧阳艳娟有时会让老家的朋友寄来土鸭,炒一盘自己拿手的“血鸭”,可儿子不爱吃,他更喜欢吃从外面买的烤鸭;湖南奶奶送的腊肉、外婆做的香肠,他更不爱吃,他想吃的是粤菜“白切鸡”。

欧阳艳娟是一个爱聊天的人,但她觉得和儿子没什么共同语言,“我又不知道打游戏,聊学习方面又聊不上……”她看到孩子有时心事重重,自己却苦于“走不进他的世界”。

有一次聊天,李成青说,将来要抚养“两边的爸爸妈妈”。欧阳艳娟感觉他内心有压力,连忙开导他:“我们现在还能挣钱,你读书不是为了养我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行了。”

“他总是想得很远。”欧阳艳娟记得,有一次儿子突然问她:“以后我生的孩子,是跟你们姓还是跟养父那边姓?”她当时就忍不住笑了,让儿子别胡思乱想,“姓什么,等以后生了孩子再说。”

和儿子相处几个月下来,欧阳艳娟感觉彼此都有点“小心翼翼”,生怕对方敏感,生怕带来伤害。明年李成青要离校实习半年,欧阳艳娟觉得他生活自理能力差,想多教他洗衣、做饭,可看到他不感兴趣,便没有多说,“不敢勉强他。”

她对待老家的小儿子则不一样,想骂就骂。有一次,她看到小儿子在一篇“我的妈妈”的作文里,把她写成脾气很坏的女人。她看完作文便急了,劈头就问小儿子:“我有你写的那么凶吗?”

对于“老大”李成青,欧阳艳娟觉得“他的心在养父那边多一点”。她说,儿子在认亲见面时叫了一声“妈”,此后这七个月,便再也没叫她“妈妈”了。李成青发微信时偶尔写上“妈妈”两个字,欧阳艳娟看到了,心里便会欢喜好一阵子。

与记者通电话时,欧阳艳娟转身问丈夫:“叫过你‘爸爸’吗?”李树全告诉她,儿子叫过两次“爸爸”——除了见面第一次,还在几天后他过生日时,说了一句“爸爸生日快乐”。

“那你比我好,多叫了一次。”她有些“吃醋”地说。

“儿子现在还不叫爸爸妈妈,说实在的,我们心里不好受。”欧阳艳娟叹了口气,“我们走不进他的心里面,那我们心里就不好受。他心里可能也不好受。”

不过,她很快又进行自我安慰,“儿子现在还算乖的,至少没有抵触心理。”她有时跟其他被拐孩子的妈妈交流,便觉得自己幸运多了。

在“梅姨”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中,目前已找回6人,其中跟随原生家庭生活的有3人,其他3人仍随养父养母生活。因为沟通障碍等问题,有个孩子还把亲生母亲的微信拉黑了。

一名被拐儿童的母亲向欧阳艳娟诉苦,说了一句气话:“找到孩子了,还不如不找到。”欧阳艳娟不认同,反驳道:“就算他不认我,我看到他活着,心里也开心。”

5月8日,母亲节。欧阳艳娟跟往常一样,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班。这天中午,她在二儿子的班级家长群里,看到了儿子和同学们送给母亲的集体祝福视频;小儿子的班主任则给她发来孩子的道歉视频——小儿子没完成作业任务,在母亲节这天向妈妈说了“对不起”。

在学校寄宿的“老大”李成青,要等到端午节放假才回家。他有手机,但平常极少给欧阳艳娟打电话,母亲节这天也没联系。

澎湃新闻记者问欧阳艳娟: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有什么想对儿子说的?

“其实每个母亲都不容易,都是为了孩子。”欧阳艳娟说:“母亲节,我想对他(大儿子)说,虽然他的心还不怎么在我们这里,虽说血浓于水,但是……希望他慢慢理解我们的苦心,真正融入这个家,把我们当成亲人,当成真正的亲生父母。”

说到最后,她又补充一句:“最重要的,我希望我儿子不要有压力,过得开心快乐就好。”

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编辑:孙静波】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71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