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小龙虾、陶瓷作品都有了身份证 扫一扫就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4-25 06:30:18 0 微码 华中 互联网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心蕊 通讯员王文辉)4月末,是第一批小龙虾上市的日子。4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农贸市场,一筐筐刚刚打捞上来的小龙虾被拿到分拣台前称重、打包再被送到武汉各集市。其实,这些小龙虾从养殖到出售等过程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要素数据都被工业互联网平台记录。

该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食品工业互联网及质量安全智能管理”科研项目的科技成果。实现小龙虾食品质量安全的智能管理。

根据生产过程,每批小龙虾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生产地、贮藏地这些信息都会体现在编号上。”大唐互联总工程师何宁波说。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国家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25项,形成技术规范4套。

何宁波说:“小龙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18种危害物质检测识别技术,能快速精准识别重金属和有害有机物等物质。针对操作、运输、贮藏等过程,平台形成全产业链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制定了6个技术规程和标准。”

6年前,大唐互联还是一家以代理销售德国西门子工业软件为主的中小企业,短短几年,该公司成长为一家以自主研发为主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

又讯(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潘宇翔)数字经济时代,鉴定一款陶瓷作品的真伪需要几步?很简单,只需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在江汉区,一家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利用区块链和微码技术,给陶瓷作品打上“隐蔽”防伪标签,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成为“鉴定专家”。

24日,在位于“江汉创谷”的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华中链创中心”),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一套来自福建德化的“德化羊脂玉白瓷套装”。记者拿起一只白色茶杯观察,发现玄机藏在茶杯底款处。

记者手上这只茶杯的底款为“斯达新制”4个青色小字,底款下方是由无数个灰色小点组成的方形微码。微码与底款融为一体,如不凑近细看,很难发现这些小点呈不规则排列。华中链创中心负责人、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庆介绍,微码是基于庞大的专利算法数据库所形成的定制化微观微距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单个码点的直径只有30—60微米,约一根头发丝的二分之一。

相比于目前常见的二维码、条形码,微码具备“一物一码、无视破损、隐蔽赋码”等技术特点,使得它极难被复制、伪造。“相当于给每个物品,都打上了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

“得益于区块链不可篡改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厂家需要对自己的鉴定结果负责,一旦出现造假行为,就会成为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从而失去市场信任。”王庆解释。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还能在鉴定环节中接入工商、公安等管理节点,建立诚信数字环境,产生附加作用。

对于普通收藏者或消费者而言,鉴定的过程十分方便。只需要打开专用微信小程序,扫一扫茶杯底部的微码,即可查看作品名称、产地、材质、工艺、制作人等详细信息。 【编辑:刘星辰】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41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