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2022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启动 过程中换工作有影响吗?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4-15 06:20:04 0 积分 申请人 北京市

2022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启动, 申报至5月13日20时截止,共30天
申报过程中换工作了会有影响吗?

昨天,北京市2022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此次申报至5月13日20时截止,申报期共30天,积分落户规模仍然保持在6000人,实行同分同落。7月11日起,年度落户人员信息将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公示。

申报期间,换工作如何变更信息?居住证尚未办理如何解决?往年积分落户情况如何?针对公众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新京报记者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1 申请资格、在京缴纳社保情况如何了解?

2020年7月14日发布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人需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

积分落户指标体系由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以及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等指标组成。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得分。具体积分规则可通过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积分落户”专栏进行查询。

申请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查询在京缴纳社保情况:1.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权益查询服务平台(http://fuwu.rsj.beijing.gov.cn/bjdkhy/ggfw/),通过“参保人员缴费信息查询”模块进行查询。2.使用手机通过“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北京人社”APP、“北京通”APP查询。3.到社保缴费经(代)办机构、工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在京网点,通过前台或自助终端查询。

2 申报分为哪几个阶段?

2022年,北京市积分落户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为6000人,并实行同分同落。本年度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是申报阶段(4月14日8时至5月13日20时,共计30个自然日)。

二是部门审核结果汇总阶段(5月14日至6月2日,共计20个自然日)。

三是审核结果查询阶段(6月3日8时至6月10日20时,共计8个自然日)。

四是部门复核及积分排名阶段(6月11日至7月10日,共计30个自然日)。

五是公示和落户办理阶段(7月11日起,公示8个自然日,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的申请人可办理落户手续)。

申报阶段,用人单位和申请人注册登录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进行单位关联。申请人在线填报积分指标,查看审核结果,对有异议的审核结果提起复查并查看复查结果。5月13日20时后,系统在线申报功能关闭,积分指标将无法修改、增删、提交。

查询阶段,申请人可查看所填报各项指标的审核结果。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该阶段提出申诉。该阶段结束后,不再受理申请人针对本人积分指标的异议诉求。

3 符合条件但没申领居住证怎么办?

按照规定,申请积分落户人员应在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向本市公安机关申领《北京市居住证》,无论该证件目前是否有效,都符合“持有本市居住证”这一资格条件。

2021年12月31日前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但尚未申领《北京市居住证》的人员,符合资格条件的,可参加2022年积分落户申报,并应按市公安局有关要求及时办理《北京市居住证》。

2020年7月(含)前在单位宿舍、租赁住所的连续居住年限,以申请人同期在京合法稳定就业年限计算,在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中无需填报。2020年8月(含)后的单位宿舍、租赁住所情况均须在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中填报。

4 如何查询学历学位备案信息?

学历信息查询请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学位查询请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www.chinadegrees.cn)。

申请人所持证书未在查询范围内的,可以向相应机构申请证书认证。其中,学历认证可直接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线申请,学位认证可直接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在线申请。

申请人所持证书在查询范围内,如果属于漏报、错报、关键信息缺失等情况,可选择联系毕业院校进行信息补登或勘误。由于自行联系原学校学籍管理部门修改或补录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请申请人注意掌握,以免延误年度申报信息填报审核,影响个人积分。

5 如果申报过程中换工作了怎么办?

北京市积分落户申报以申请人所在单位(即社保缴纳单位)为主体进行,用人单位只能关联正常连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在北京市实际就业的申请人。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的关联操作在单位确认后本年度将无法更改,请申请人务必确认在所关联单位社保账户名下缴纳社保。

申请人完成关联后又更换了工作单位的,需及时由现单位向所在区积分落户服务窗口提交书面说明。本年度内,可继续通过已关联的原单位完成申报。

此外,如果申报系统保存确认单位信息后,单位有关信息发生变化,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可由用人单位自行修改。请用人单位在本单位联系人变更后及时修改,以免影响单位员工办理后续业务。其余只读信息当年不可修改,如有变化不影响单位及其员工申报年度积分落户。

6 用人单位需要配合做哪些工作?

在积分落户申报过程中,需要用人单位完成的工作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注册、关联、监督。

“注册”指的是用人单位需要在“北京市政务服务网”(http://banshi.beijing.gov.cn/)注册。

“关联”指的是注册成功后访问北京市积分落户服务专栏(http://rsj.beijing.gov.cn/jflh/),点击“单位登录”进入积分落户申报系统,关联本单位名下申请人,确保其符合积分落户政策规定的资格条件且在北京市工作。

“监督”指的是用人单位在申报全程可随时查看本单位名下申请人的积分指标核查情况,履行诚信监督职责,及时发现纠正申请人的失信行为,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特别需要提醒用人单位注意的是,由于积分指标申报、审核、复查都集中在申报阶段进行,请及时确认本单位名下申请人的关联申请,为申请人预留充足的时间填报指标信息。

7 积分落户工作是否接受中介服务?

对于北京市积分落户工作具体安排,提醒申请人及时关注权威发布信息,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分落户服务专栏查询了解。

为准确规范填报,节省反复修改时间,申请人可在申报前,对房屋租赁合同备案信息、自有住所信息、学历学位备案信息或认证信息等做好查询工作,核实无误后再行填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用人单位和申请人,北京市积分落户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接受任何中介服务。

8 去年落户人员有哪些特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积分落户服务专栏去年7月12日发布《关于2021年积分落户公示及落户办理有关工作的通告》,去年申报积分落户130111人,有6045人拟获得落户资格,对应最低分值为100.88分。从公示期间通报信息看,落户人员特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京稳定工作时间较长。公示人员平均在京工作时间为16年,体现了积分落户申请人应长期在京稳定就业的要求。二是年龄跨度较大,中青年占主体。公示人员横跨31岁到57岁的年龄段,其中96.9%在45岁以下,平均年龄40.5岁。三是覆盖领域广。公示人员来自4447家单位,覆盖现有行业分类的近八成。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占比达到56.4%,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人员占37%。

申请人可登录该专栏查看详细内容。调京档案接转及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看该专栏《北京市积分落户申报手册》有关说明及相关提示。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进一步优化线上申报操作,增加实时展示积分、排名区间功能和移动端结果查询功能;调整了年度时间安排,公示期由往年的10月提前到7月,给申请人子女转学报名等后续安排留出更为充裕的时间。同时,落户阶段还将全面实行电子调函,提高办事效率。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的申请人,调京信息核准通过后,可直接前往拟落户地公安分局办理落户手续。如无随迁子女且无其他需提交凭证原件的,可实现从申报到落户“全程不见面”。

【提示】

弄虚作假将取消积分落户资格

依据《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应确保所填报指标信息真实准确,并共同对填报指标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取消其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对已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由公安部门予以注销,并迁回调京前户籍所在地。

对用人单位协助提供虚假材料的,当年及以后5年内不受理该单位积分落户申请事项。在积分落户过程中,如有相关申请人和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向行政机关做出的承诺,相关失信记录将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如有涉嫌犯罪行为,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王禹】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220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