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随便掏耳朵?都请打住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3-03 13:31:36 0 听力 内耳 噪声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题: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随便掏耳朵?都请打住!——爱耳日专家支“爱耳”七招

新华社记者林苗苗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听力损失不分年龄,要重视科学预防。

高志强建议,科学预防听力损失,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伤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预防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也应慎用此类药物。

二是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例如,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可以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日常生活中收听音频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要让耳朵得到适当休息。

三是不要随便掏耳朵。不适当地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坚硬的挖耳勺还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四是科学饮食。建议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避免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尽量戒烟戒酒。

五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人在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导致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发生突发性耳聋。

六是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60岁左右时,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七是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编辑:朱延静】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8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