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长安街沿线花坛换上耐寒鲜花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3-02 06:52:06 0 花卉 花坛 耐寒

天安门广场等地立体花坛完成“换装”,应用30余个耐寒花卉品种;原有彩色有机覆盖物将回收再利用

长安街沿线花坛换上耐寒鲜花

3月1日,东单东北角“绿色冬奥”主题花坛。长安街沿线立体花坛于2月28日晚“换装”完毕,30余个耐寒花卉品种取代了原有的彩色有机覆盖物。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西单西北角“开放冬奥”主题花坛。

西单东南角“冰天雪地”主题花坛。

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花坛及长安街沿线立体花坛2月28日晚完成“换装”,30余个耐寒花卉品种提前开放,取代了原有的彩色有机覆盖物。娇嫩的春花如何抵御料峭春寒?北京花木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菊道出了其中奥妙:它们是经过特别筛选、栽培和处理的耐寒鲜花。

储备6万株花卉在温室大棚随时应急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后,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花坛、长安街沿线、专机楼及机场高速路、八角桥、延庆妫川广场等地共9组立体花坛进行了景观布置转换。原花坛中使用的彩色有机覆盖物,被14万株鲜花替代。这是北京首次于2月底在室外大规模应用耐寒花卉布置花坛。

在天安门广场,巨型中国结更换为冬残奥会会徽,8万盆角堇、“火焰”南天竹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春日美景。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同时也为怒放的鲜花担忧:“这两天刚刮了一阵大风,它们能抵抗住春寒吗?”

陈菊说,早春的北京气温低、变温剧烈、偶有大风,这些条件对花卉来说是严峻考验。所以北京春季最早在室外大规模应用花卉基本都在3月底,4月中旬最合适。

此次,花卉研发团队从500多个花卉品种中,筛选出了角堇、羽衣甘蓝、石竹、矾根、蓝盆花等30余个品种的耐寒花卉。“这些花卉正常开花时间是4月上旬,为了让它们提前开放,我们在去年12月底就对其进行加温加光,促进花芽尽快生长开放。”

花卉研发团队还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储备了6万株花卉留在温室大棚里,随时准备应急。遇到降温、大风或降雪等极端天气时,在晚间用保温防风防霜膜对花卉进行覆盖。

花卉培育后期进行“抗寒锻炼”

虽然此次选取的都是耐寒花卉,但花朵如果经历骤然降温,也容易打蔫。所以在花卉培育的后期阶段,温室温度逐步下降,从最初的15℃逐步过渡到10℃,再到5℃,最终接近室外温度。降温是缓慢的过程,以便花卉进行更好的“抗寒锻炼”,能适应室外复杂的气温和气候环境。同时,耐寒花卉和花灌木均使用了抗寒生物制剂,提高植株的耐寒性。

最终花朵被摆上街头,还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比如角堇的高度要达到15至18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20个,才能符合摆花要求。而石竹的植株高度则要达到20至25厘米,开花数量不能少于5个。

“早春实现大量开花还是存在技术困难的,所以我们得设定一个标准。”陈菊解释说,此次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花坛为地面模纹花坛,区别于错落有致植物搭配的花境,模纹花坛是指在地面平面摆放的、用紧凑草花做成的相对整齐的花坛。“此前的彩色覆盖物铺得很平整,花卉的目标是比覆盖物效果更好,这对花朵的要求是很高的。”她说,只有每盆花的花量、高度达标,才能摆出色彩亮度更好的色带效果。

应用传统唐花技术使木本花卉提前开放

为了让冬残奥会花坛在3月初就能诠释“北京春天印象”,花卉研发团队应用了传统唐花技术,使得木本花卉提前开放。唐花在早期也叫堂花,意思是在室内培育,经过人工干预、违背自然时令开放的花卉,因为在其培育过程中有加热的步骤,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煻花”。

陈菊说,以往这项技艺多用于特殊的花艺竞赛或者展览展示。比如中山公园的唐花坞,就是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

此次花卉研发团队传承使用了这项传统技艺,选取了榆叶梅、连翘、梅花、麦李、喷雪花5种花灌木,先经过容器栽植,再按照各自生长环境需求进行温度和光照调节,分期分批加温处理,为花坛营造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其中喷雪花在北方春天大量应用,这是很少见的。”

此次撤走的彩色有机覆盖物将被回收再利用。这些覆盖物由园林废弃的枝条粉碎制成,经过通风干燥等程序,理论上可持续使用三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房家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7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