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王者归来,中国野生虎的研究和保护经历了什么?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2-26 06:43:04 0 老虎 种群 中国

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这里的冬季,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山间食物相对匮乏,使得当地人有机会一睹外出觅食的“森林之王”真容。在研究专家看来,即使人们有机会在野外遇见老虎,也不意味着它们已经脱离了濒危的生存状态。其实,人们真正了解老虎在野外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不过是近50年的事情。

那么,中国野生老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命运?目前种群分布如何?科学家为什么将研究与保护的目光投向东北虎?时值壬寅虎年,本版邀请中国开展野生虎研究时间最长的学者、有“野人教授”之称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利民,为大家讲述中国野生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跌宕起伏的命运三部曲

记者:历史上,野生虎的命运是怎样的?

冯利民:野生虎的命运与人类发展的轨迹息息相关。

时间追溯到农业社会以及此前的成千上万年,当时地球上的植被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老虎,那时候是老虎在地球上分布的极盛时期。

“森林之王”种群的衰退就在最近一两百年内。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征服能力大大提升,人类自身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文明的力量可以成规模地把整片森林推光踏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森林家园,野生老虎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

除了受到人类开发活动的影响,肆意捕杀老虎及其猎物,也加速了野生虎的消失。由于老虎在非法贸易中价值巨大,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偷猎老虎的行为仍难以禁止,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海关时常能缴获到走私虎制品。

由于上述原因,在过去短短100多年内,全世界的野生虎种群和栖息地均减少90%以上,从极盛时期的大约10万只减少到现在的3000只到5000只左右。栖息地和种群的高度破碎化,令“森林之王”处于灭绝的边缘。

记者:中国境内野生虎的数量和分布经历了哪些变化?

冯利民:历史上,中国曾分布有现代9个虎亚种中的5个。其中,新疆虎(里海虎)已经消失多年;孟加拉虎偶尔有极个别游荡个体出现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周围;2007年第一次在西双版纳拍到印支虎照片后,再也没有在野外观测到它在境内存在的确凿证据;而大家最关注的华南虎,也已经数十年没有它在野外存活的任何证据或痕迹。目前在中国,唯一有野生虎种群分布的地方仅位于中俄跨境区域,即现在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区域。

近代中国野生虎的命运主要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百余年前到上世纪末,这是一个老虎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盛及衰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本世纪初到2016年,为了拯救濒临消失的“森林之王”,中国野生动物研究者和保护者不懈努力的探索过程;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国开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生态系统水平恢复野生虎种群和栖息地,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保护老虎,让“王者归来”。

中国老虎在野外面临危机

记者:研究者如何注意到老虎在中国大部分区域消失的状况?

冯利民:在我国,野生虎种群由盛及衰,仅用了百余年。20世纪初,香港还有老虎活动,1915年有报纸记录了当地捕获老虎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山西还捕获过老虎——可见100年前,老虎自南向北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

中国野生虎种群快速下降的一个重要时期是20世纪50至60年代。当时,老虎一度被认为是害兽,全国很多地方组织了狩猎队,打虎者被奉为英雄。在这个时期,老虎数量迅速下降并悄然消失。

老虎在中国大部分区域消失的状况,十几年后才开始被关注。20世纪80年代,北京动物园的谭邦杰先生首先关注到老虎快速消失的情况。那时候,动物园的动物个体很多需要从野外捕捉补充,他因此经常出差到各省收集。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在南方很多省份老虎已经难觅踪迹,不仅找不到活体,连皮毛公司的虎皮收购量也很少。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老虎在野外面临的危机。同时期,黑龙江自然资源研究所的马逸清先生也在总结相关资料时,注意到东北虎分布区域明显缩小。

20世纪90年代,印支虎开始被研究者关注。我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是印支虎的分布区。云南大学的何晓瑞先生通过走访林业部门,估计当时在云南和广西分布着近100只印支虎——现在看来,这个粗略估计恐怕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印支虎当时可能已经处于极濒危的境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藏南部的孟加拉虎开始被研究者关注。受限于调查技术和条件,所获信息很少,仅在西藏墨脱县格当乡发现足迹链和捕食家畜的情况。1997年至1998年的冬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于野外进行的老虎种群调查在吉林和黑龙江东部地区开展。来自中、俄、美三国的研究者通过冬季样线调查法和雪地痕迹了解东北虎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仅在靠近中俄边境的珲春发现5处痕迹,故认为中国境内已经没有能够实现繁殖和自我维持的东北虎种群。

200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陕西“假老虎”照片事件发生。同年,我们拍到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张野生虎照片——一张是在云南西双版纳丛林中拍摄的印支虎照片,一张是在吉林珲春拍摄的东北虎照片。如果说“假老虎”照片事件让公众对中国是否还有野生虎持悲观态度,那么这两张照片则给研究者带来了希望。在一片喧嚣中,我们默默地继续着寻找中国最后野生虎种群的旅程。

追寻中国野生虎的足迹

记者:野生虎的研究和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冯利民:老虎是非常有意思的动物,既容易找到,也不容易找到。它属于典型的领地型动物,如果在某个区域有种群存在,就意味着该区域已经有定居的繁殖个体,而且个体会周期性巡视其家域—了解老虎的这种行为特点,就能很容易找到它们。但是,通常老虎繁衍生息所需要的领地面积非常大,一般为几十、数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而且其个体行踪诡秘、十分警觉,我们此前极度缺乏对老虎的基础生态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老虎野外行为的真正了解,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的长期跟踪研究。当研究者对老虎在野外的行为完全不清楚时,进入丛林后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野生虎照片直到本世纪初才第一次被拍到。

同时,老虎是最容易保护也最不容易保护的物种。作为进化最成功的食肉动物之一,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其种群就会快速增长。但是,老虎位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端,又很难保护。要维持野生虎种群的长期生存,栖息地必须面积足够大且食物链健康完整。在世界范围内,虎豹等顶级物种的保护都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事业—保护它们,实际上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生态文明程度以及社会各方面认知的考验。

记者:你和团队如何开展野生虎的监测和研究?

冯利民:2005年,我们从国外购买了一批触发式红外相机并架设到森林中。当人离开后,野生动物就会不受干扰地经过相机前留下影像,从而令研究者获得目标的出现时间、地点、行为等准确信息。

根据文献记载,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能有老虎定居。我们首站来到南滚河。经过一年调查,我们没有拍到老虎,却拍到了云豹。2006年,我前往泰国参加由世界虎研究权威专家组织的老虎调查培训班,在这里初步了解到老虎在野外的基本生活习性,才发现2003年在西双版纳调查大象时无意拍到的老虎足迹。于是,我马上返回西双版纳,在2007年拍摄到我国第一张野生印支虎照片,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继续寻找老虎的信心。

为了解中国的印支虎种群恢复潜力,我们同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区合作,联合开展印支虎和猎物的种群同步调查,通过足迹调查获得老虎分布信息,采用样线—样圆法和粪堆计数法了解老虎的猎物密度。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仅于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发现了一雄两雌三只老虎的足迹,以及相对丰富的猎物群系。由于农业种植区快速扩张,云南的天然林面积一度丧失严重,不少保护区被割裂成孤岛;此外,长期存在的偷猎行为使大部分地区的大中型食草动物匮乏,印支虎的潜在分布区和栖息地急剧缩小且变得支离破碎。因此,我们把恢复野生虎种群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根据1997年至1998年的冬季调查,国际虎豹专家认为中国境内已经没有能够实现繁殖和自我维持的东北虎种群。那么,这次调查发现的5处痕迹是否为东北虎种群开始向中国扩散的迹象?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东北地区仍然保存着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森林,这为老虎未来的种群恢复提供了良好基础。为此,葛剑平教授组建了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并走进这片温带针阔混交林,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了追寻老虎之旅。此后十余年,我作为野外调查团队负责人,带领一届又一届研究生出没于密林深处。夏天的东北林区,酷暑溽热,蜱虫、蚊子一抓一大把;到了冬天,则要忍受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和凛冽的大风。在当地林业部门、边防部队的协助下,我们不畏艰辛、斗志昂扬地开展调查,同时与俄罗斯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同步开展监测和科研。随着双脚踏过大山的沟沟坎坎,我们在东北虎分布或扩散的栖息地和生态廊道放置了3000多台红外相机,系统地建立起中国虎豹观测网络(TLON)。通过科学调查,不仅了解到东北虎种群及其分布现状,还首次获得老虎在中国境内繁殖、扩散的关键生物学基础信息,为后续保护提供了翔实的科学支持。随着监测网络的延伸与完善,2007年我们收获了第一张野生东北虎照片,2010年收获了第一张东北豹照片,2012年发现首个东北虎繁殖家庭。2012年至2014年,我们获得数以千计的虎豹视频数据,并从中鉴定出中国境内至少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首次证实中国境内分布有东北虎和东北豹繁殖种群。

(本报记者 张蕾)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3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