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社论:晒建议提案办理“进度条”,让民意互动“看得见”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2-25 06:55:39 0 提案 建议 委员

晒建议提案办理“进度条”,让民意互动“看得见”

■ 社论

正是因为有这样年复一年的互动和碰撞,才使得民意源源不断地转变为政府意志、国家意志,进而转化为民众的获得感。

2022年全国两会将启之际,国新办2月23日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多部门介绍2021年相关建议提案的进展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国务院部门共办理两会期间代表建议8666件,委员提案5718件,分别占总数的96.4%和93.4%。各部门认真研究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430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1600多项,有力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

国务院部门向全社会公开晒出建议提案办理“进度条”,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事实上,早在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公开披露了2021年国务院部门办理两会期间建议提案的总体情况。此番多个部门逐一晒“进度条”,显然更有针对性,也充分体现了提升政府决策和履职水平的决心。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民意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关键场域。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委员,都会提出很多关乎改革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建议和提案。这些建议和提案不仅凝聚着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心血,也反映出基层一线、社会生活的焦点、热点、痛点和堵点。认真倾听这些建议和提案,并在决策、施政过程中多有体现,乃至吸纳建议提案的精髓,使之成为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不使其成为“沉没的声音”,是一件关乎科学民主决策的大事。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年复一年的互动和碰撞,才使得民意源源不断地转变为政府意志、国家意志,进而转化为民众的获得感。由此连接起来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代表、委员,也连接起了政府与民众。在我国,行政机关认真研究、采纳、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并予以回复,这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更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体现。

从这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看,各部门均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并把吸纳民意作为出台政策的重要来源。这种积极的做法意味着,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更好地体现到政府工作中,已成为各部门的共识。

当然,建议也好,提案也罢,总会有个轻重缓急,有的能够马上就办,有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调研评估,这些都需要向社会讲清楚,给民众一个明确的预期。无论如何,“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应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规则。很多时候,是否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恰恰就体现在一个个行政细节中。

政府部门回应社会关切,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办理好一件件成型的建议提案,还应该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公开与代表、委员良好沟通。地方上、行业上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调研;一些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也要及时与代表和委员沟通;那些代表、委员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更要专题研究解决。

此外,吸纳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也不应该仅仅限定在全国两会期间。就代表、委员而言,建言献策要做到常态化;就政府部门而言,对相关意见的采纳和办理也要实现常态化。

说到底,畅通民意表达、民智集纳的渠道,并及时公开“时间表”“进度条”,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府依法决策的水平,也会最大限度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而政府在主导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也该像晒“进度条”那样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2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