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城里寻不着爱、返乡相不中亲 打工男青年何处觅良缘?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2-25 06:54:17 0 农民工 婚恋 彩礼

春节假期,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再次陷入“被催婚”高峰期。记者采访发现,受制于高额彩礼、“婚姻梯度”等多重因素,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在婚恋市场上愈发居于劣势。他们在城市择偶的机会有限,不得不回归传统婚恋圈,而返乡相亲的竞争同样渐趋激烈。专家建议,扫清其择偶路上仍存的制度障碍,同时为他们提供婚恋平台和时间。

“10天安排了8场相亲,初六那天见了3位女孩。”今年春节,28岁的山东小伙王振东忙坏了。在天津打工11年,他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女孩,父母发动亲朋在家乡牵线搭桥,却也屡屡碰壁。王振东很无奈,“很多老乡情况类似,我们的幸福到底在何方?”

记者采访发现,受制于高额彩礼、“婚姻梯度”等多重因素,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在婚恋市场上愈发居于劣势。他们在城市择偶的机会有限,不得不回归传统婚恋圈,而返乡相亲的竞争同样渐趋激烈。很多青年徘徊于城乡之间,最终陷入“无妻可娶”的尴尬境地。

进城:自由恋爱机会寥寥

“2月14日那天,我派送了9单鲜花。”作为一名外卖骑手,穿梭在浪漫的氛围中,王振东却难掩落寞,“我家境一般,只有初中学历,城里姑娘看不上我,农村姑娘也把我当备选。”

与父辈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以未婚状态进入城市,也跃入了更大的婚恋圈。在“男高女低”的梯度婚姻模式下,女青年借由务工获得了更大选择权,男青年则因此陷入更严峻的择偶困境。

王振东经历过两场失败的恋爱,女方给出的分手理由很一致,“你赚得太少,我们没有未来”。而光是谈恋爱的花销已让他囊中羞涩,每次约会,王振东都会下意识在心里掂量费用,“一杯奶茶20元,要送1小时外卖,一场电影60元,要送3小时外卖……”

在杭州一家餐厅做服务员的乔玲玲,刚拒绝了一位农村小伙的表白:“我想在杭州扎根,而不是只度过人生的上半场”。作为农民工子女,乔玲玲也深知留守的滋味,不愿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虽说进了城,圈子却比以前还小。”湖北小伙沈维安今年31岁,在北京做家具安装,他把自己的单身归因于工作。“初来乍到时换工作很频繁,周边的异性不固定,也没底气谈恋爱。现在这行全是男生,工作脏、苦、累,吃住都在公司,很少有闲暇时间,又根本接触不到女孩。”

沈维安跟同村的老乡交流过,他们普遍从事快递、建筑等“同性聚集”的行业,很多人都和他有一样的困惑。

返乡:相亲择偶困难重重

男青年无法在城市找到爱情,只能将目光重新转向农村,返乡择偶成为主流选择。然而,竞争者众多和高涨的彩礼堪称两大“拦路虎”。

今年大年初五,江苏徐州邳城河一相亲大会现场,百余位男士排起长队,而女士则只有5人。沈维安对这种景象并不陌生,“同龄女生基本都结婚了,还有不少人远嫁外地,男生则剩下一大堆,每次回家相亲,只有任人挑选的份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靳永爱分析称,在农村,出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加之“传宗接代”等观念的影响,适婚男青年数量众多。

由此,女性掌握了婚姻市场的主动权,男性的结婚成本也一路攀升。去年刚结婚的河南小伙张涛,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被朋友调侃“因婚致贫”。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县城买房子花了48万元,媳妇家要了16万元彩礼,再加上定亲、办酒席,从相亲到领证期间去丈人家走动,总共花了近75万元。”

这笔巨款令王振东感到无望,同样让他心生抵触的,还有相亲这种模式本身。“两个人见几次面就定亲,然后便各奔东西,每逢节假日才能短暂相处,到结婚那天都不熟悉,更谈不上情投意合。”

对女青年来说,城市婚恋风气的影响还表现为:不婚主义者日益增多,这也加重了适婚女性的“供不应求”。浙江宁波去年发布的《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报告》显示,仅有59.85%的女性认为婚姻“非常必要”,低于男性22.5个百分点,“不想结婚”已成为农村适龄女青年未婚的重要原因。

解局:创造更好婚育条件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实现婚姻突围的前提是,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进一步淡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区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享有平等权益,扫清择偶路上仍存的制度障碍。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齐嘉楠认为,在社会层面,应破除天价彩礼、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倡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姻观,不以金钱为标准衡量人际、婚姻与家庭关系的轻与重;拓展公共活动空间,让年轻人的交往约会不再局限于各类消费场所,纠正“恋爱就是花钱”等消极想法,创建开放、积极的社会生活环境。

“要为农民工择偶提供平台和时间。”靳永爱认为,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和扶持公共服务机构,为青年群体搭建信息互通的交友平台,企业之间也可以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拓宽他们的社交网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保障农民工合法的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经营生活和爱情。

在第二次人口转变的大背景下,部分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再认为婚育是生命的必经之路。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社会在尊重多元化选择、给予年轻人更多空间的同时,也要加以正确引导,在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21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