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没地儿停、胡乱停……地铁口停自行车是个难题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08-04 18:22:50 0 自行车 车架 车棚

随着骑行环境越来越好,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坐地铁成为许多通勤族的选择。然而,在地铁站附近却出现了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有的地方,找不到自行车棚,或车棚内“车位”紧张;有的地方,停放车辆没有遮挡、日晒雨淋……

现象1

车棚漏雨 车位难抢

地点 丰台南路地铁站

入汛以来,北京频降大雨,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出行,停放不便的问题更为突出。

7月27日晚高峰,丰台南路地铁站口,一些乘客趁着雨势稍缓,穿上雨衣、卷起裤腿,跑向路边凌乱停放的一堆自行车。家住西洪泰庄的曹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从事店铺装修工作的他,每天都骑车到丰台南路站换乘地铁。刚淋过瓢泼大雨,曹先生的电动自行车已经湿透,被薄塑料袋罩住的电瓶也没能幸免。

“电动自行车不能淋雨,但附近自行车棚不够用。”曹先生无奈地说,自行车棚车位紧张,早上7点来就没空位了。记者在现场看到,丰台南路站A1口外有一个不大的自行车停车棚,没有人管理,此时满满当当地停了近50辆车,远远超出了承载能力。车棚上方雨棚已经锈迹斑斑,还在不停地漏雨。

家在离地铁站一公里远的韩先生,也从未成功将车停进过车棚里。他抱怨道,“我感觉这里面永远都有车,早上8点多来,一准儿没位置;晚上10点多回来,这里面还有不少车,有的车一放就是好几星期不挪地儿。”

现象2

无序停放 阻碍通行

地点 沙河地铁站

沙河地铁站早晚高峰通勤客流很大,站外同样有大批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无序存放的现象。

记者在站外看到,乘客进出站通道两侧就是成片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密密麻麻且无遮无挡。在一块写有“地铁运营设施 禁止停靠自行车”的蓝色牌子旁,也有好多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倚靠着铁栏杆停放。地铁站不远处的路口,许多自行车甚至停到了机动车道上。

在百沙路南侧,地铁旁的路段尚未开通,已然停放了千余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私家车,严重阻碍了行人正常通行。附近居民告诉记者,由于这条路一直没通车,已经被“征用”为停车场,当然也没有人维护管理。

“停车需求过大,而空间有限,这里经常是车挤车,想要穿行非常困难,有时候勉强通过还会把衣服蹭脏。”市民王女士说,此处是小区居民到超市购物的最短路线,如果在超市买了菜,拎着袋子通过很不方便,只得绕路回家。

记者亲身体验发现,被自行车大军“征用”后,这条路上最窄的地方只能一人侧身而过,雨后路面上积水遍地,通行更加不便。

现象3

收费停车 服务缺位

地点 中关村地铁站

记者探访中发现,一些地铁站外设置了非机动车收费停车场,但由于管理服务跟不上,或者位置稍远,仍有市民宁愿将车停放在路边。

下午6时,中关村地铁站迎来下班高峰期。该站共有7个出入口,C3口位于中关村家乐福一侧,门前便道上密密麻麻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几个外卖小哥在便道上找不到车位,竟将车停在了机动车道上。中关村地铁站A1口的天桥边,一块写着“地铁口严禁停放自行车”的蓝色标牌正对着地铁口,旁边竟然也停放了几辆电动自行车。

位于中关村科贸中心北侧的B口,有一处收费车棚,根据收费标准,7时至22时自行车一次0.5元,电动自行车一次1元。记者走进车棚看到,这里“上座率”并不高,二层立体车架基本都闲置着,一些车架已经锈蚀。多处雨棚顶上破了大洞。管理员告诉记者:“已经安排修缮了,停车的人不是太多,特别是雨棚破了洞之后。”

“花钱停车,就是希望能有个遮挡,下雨天不会淋湿电动自行车。”李先生并没把电动自行车停进车棚,而是停在人行便道上。“收费车棚管理服务跟不上,还不如停路边更方便,走的路更少。”他说道。

范本

管理得当 利用率高

地点 龙泽地铁站

设置在地铁站外的立体车架,如果管理得当、利用率高,也能满足大量停放需求。

周一早高峰,记者在龙泽地铁站外看到,许多市民骑着自行车赶来,熟练地将车放进双层立体车架的卡槽中。“坐地铁进城上班,每天都骑车从家过来,下班出地铁骑回家,特别方便。”从事IT行业的刘蕊家距龙泽站两公里,比起早上抢共享单车,她认为骑自己的车更踏实。

“前面车位已经满了,您停这儿吧!”一组车架前,一位管理人员正在引导市民,将车停在距离地铁站口稍远一点的车架上。记者注意到,由于大家都想停得近一点,地铁站口的车架是最先饱和的。放眼望去,成片的自行车架上,车辆越码越多,早高峰快结束时车架已经满满当当了。记者注意到,一些车架巧妙地设置在自行车专用路高架桥下方,避免了停放车辆经受日晒雨淋。

“龙泽地铁站外19组车架,共能容纳近两千辆自行车,目前平均利用率可达到近八成。”昌平区城管委聘请的第三方永松工程公司负责人刘长忠介绍,为了确保停放秩序,有一支36人团队倒班上岗,负责这些车架的运维。高峰期,这些管理人员迅速将一层车架上的车升至二层,方便后来的市民更快速停车。遇到车架螺丝松动等故障,也会有专人及时维修。

刘长忠告诉记者,这些车架是2019年5月随着自行车专用路一同启用的,极大缓解了自行车停放矛盾,过去自行车无序占据非机动车道、步道停放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

专家观点

枢纽配套自行车停车场应扩容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随着北京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绿色出行、倡导骑行理念深入人心,一些交通枢纽、换乘站周边也确实考虑了自行车停放问题,设置了自行车停车场。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少枢纽配套的自行车停车位“数量级”以及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大部分骑行人的需求。

“从数量上来看,有的大型枢纽周边规划配套数千辆自行车露天停车位,就觉得够了,但是现场调研可以看到,周边停放的自行车数量可能要以万辆为单位。”杨新苗说,倡导慢行,无论从道路通行环境,还是从停车服务上都要进行提升,“要先解决基本停放问题,有地儿停了还要提升服务水平。”

杨新苗特别指出,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很多人只知道不能淋雨,其实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在露天环境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容易发生电池起火和爆炸。

对此,杨新苗建议,大型地铁枢纽周边应该结合通勤需求,对自行车停车场进行扩容,有条件的设置自行车地下停车场或者车库,空间有限的也可以考虑灵活设置车棚、机械式立体车架等方式,增加停放空间。他举了个例子,荷兰在2019年建成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库,能在室内停放12000多辆自行车,荷兰轨道公司是主要投资建设者,这个自行车库位于地下,地上空间则是商业空间,完备的自行车停车服务也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客流。

“当然,实现有序高效停放的前提,还是加强管理服务水平、运维水平,不能让好的服务设施闲置。”杨新苗说。本报记者 孙宏阳 实习生 吴楠 魏羽辰 【编辑:张楷欣】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1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