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瞧,我们的地球同居伙伴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12-29 06:38:20 0 野猪 一只 动物

瞧,我们的地球同居伙伴

我没有见过在哪一年,动物受到的关注这么多。

7月,一只本应坐上飞机和主人在老家相聚的金毛犬,在托运服务商的货车里中暑死亡。这一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宠物托运只是庞大宠物市场的一角。今年,一名90后男生成为“职业找宠人”已经3年,他曾一天帮助宠物主人找回5只猫,找到了职业成就感,月薪上万元。同时,消费主义也催生了一些畸形的创新。从“宠物盲盒”,到9.9元一天的“共享猫咪”,前者造成了大量幼年猫犬的死亡,后者刺痛了消费者的心。

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二年,特殊时期,对待宠物,许多人还没有达成共识。1月,石家庄农村地区遭遇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动物”是不少当地居民的“全部家当”。3个村庄村民养殖的3万多畜禽,在疫情来临之际,被政府帮忙“代养”。

9月,哈尔滨确诊病例家3只宠物猫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后,被安乐死。这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直到11月,江西上饶暴发疫情之后,防疫人员在没有提前告知及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进入隔离人员的家中,扑杀了她的柯基犬。

人们对待动物的方式,背后有经济、效率的考量,也有格外真诚的爱。

今年,人们报道一群大象,几乎用尽了我所知道的所有媒体呈现方式。

在玉米和香蕉成熟的时节,15头亚洲象结伴出走,它们一路上熟练地挖开井盖和鱼塘,寻找鲜嫩的玉米。大街小巷都留下它们破坏的痕迹和证据。一只小狗见过大象后,几天拒绝进食。

媒体纷纷跟进直播它们的轨迹。一幅小象挤在大象中间睡觉的图片,在微博上获得了2.3亿的阅读量。就进食这一项活动,就引发网友上万条对它们吃东西“可爱”“讲究”的讨论。大家甚至可能忽视了,为了保护人与象的安全,超过2.5万工作人员24小时轮番上阵,一边疏散转移了15万居民,一边要继续投放180吨象食喂它们。

全世界都在夸赞中国对待动物的态度。也有学者指出,大象出走的本质上“对于大象是悲剧,对没日没夜守着大象的人来说也是悲剧。自然界中,没有一个物种想毅然决然地离开故土”。

有些学者推测,对西双版纳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导致大象可采食的植物减少;也有学者认为植被覆盖率增加的背后,是橡胶和茶园面积的增加,而不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

人们还在努力保护动物。在一些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地方,三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来北京通州区的田地上过冬,现场的地铁施工立刻暂停,又飞来了一只。一只名为“完达山1号”的老虎在袭击村民和汽车之后,被放归自然。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野生东北虎。长江10年禁渔之后,有了初步成效,一些罕见的动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总数量也增加了。

有媒体警示,数量增加不一定是好事,生物多样性更重要。

保护野猪20年之后的今年,野猪已经被网友调侃成南京城的新市民。的确,他们在闹市区闲逛、马路上遛达,没事还去玄武湖景区散步、游泳,在高速公路上疯跑。和普通市民一样,它们还喜欢转进居民楼、地铁和商场的奶茶店。

在村庄里,人与野猪今年的关系僵到了极点。

河南省南阳市一对夫妇今年3个月猎杀了8头野猪,丈夫在庭审中称,“野猪给地里庄稼糟蹋得非常严重,才灭了它。麦子损失了30多亩,吃得也没啥了,100多亩玉米也被吃得70多亩绝收。”南阳市林业局的官方网站今年7月刊登的数据中可以佐证,仅全市受野猪危害的乡镇达到37个,受灾农田面积达20509亩,经济损失达2285万元。

野猪泛滥成灾早已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人在与野猪的战斗中,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在12月18日,5个人在捕猎野猪时,将草丛里一位女士误认为野猪,开枪将其误杀。直接被野猪伤害的老百姓也不少,10月,黑龙江伊春市的一对夫妇,在地里劳作时被一只400多斤的野猪袭击,及时送医救治才保住性命。

今年对于一个新闻行业的人而言,最有趣的动物新闻莫过于,狗咬人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成为新闻——公职人员家人遛狗咬伤老人,面对监控事实不认账,气哭主持人,公职人员丢了饭碗,还牵扯出一起诈骗案。

我没养宠物,不看《动物世界》节目,成年后只去过一次动物园。但今年,我参加了一只狗的葬礼。我25岁,此前既没亲历过死亡,也没参加过葬礼。

那是一场极其简陋的葬礼。几个年轻人,偷偷在成都一家宠物救助中心后山的小树林里,选了一块被阳光照耀的土地,将被两层纱布包裹着的已经逝去的小狗,埋进刚费力挖好的坑里,淋上消毒水,在它身旁堆满零食,再用土重新掩盖。

死亡的小狗不足3个月大,没有名字,没有主人。离开的时候也不会有专业的宠物殡葬师为它擦净身体。

在死前,它和不少同伴被关进了一个个“盲盒”,当作商品,在密不透风的货车和快递盒里,一路上不吃不喝地运输几十个小时,到达买家手里。

写下这篇文章的最后时,我用一个女孩作为结尾。她体会过失去宠物的痛苦之后,鼓起勇气向一只小黑狗承诺,只要它坚持下来,就带它回家。这个承诺永远不能被兑现了。我写完也抑制不住地流泪,这是今年工作中唯一一次。

那个名为“抵制宠物活体盲盒”的微信群依然每天在我的列表里活跃,这群人还在不停地为更多的动物奔波着,每一个与动物有关的热门事件,都被转载到群里。只是这批被营救的超过160只的幼年猫犬,目前存活不到10只。

寒冬已经过半。2021年一开始,北京曾迎来本世纪最冷的一天。人们想方设法避寒,就连动物也受益,北京动物园里有电加热的石头、浴霸、暖风和恒温的泡澡池,帮助我们的地球同居者抵抗寒潮。

毕竟在自然伟力面前,我们同样渺小,共存共荣。就像13年前,汶川地震的现场,人类不会放弃废墟下一只求生的猪,让它自然地老去,自然地在今年离开我们。

龚阿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海峰】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08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