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制作“木偶机” 让李占龙走出了抑郁症的阴霾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12-25 06:46:33 0 作品 木偶 他的

制作木偶机,帮李占龙走出抑郁症的阴霾并找到人生的方向后,他立志,要让更多人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快乐。

“人生前30年,就像都在为这件事做准备一样”,李占龙这样形容自己对木质机械装置的“一见钟情”。1988年出生的他,是一个木质机械装置制作者。

他给自己取名字叫“向木而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木工,李占龙的作品是以木头作为载体,将天马行空的场景表达和逻辑缜密的机械设计融为一体,属于情感化的木偶机。

两年前,李占龙的作品在B站火起来。新近完成的作品“移动森林”,在B站的播放量达130多万次。此前不久,他的另一个作品“天空梦想家”登上微博热搜,媒体采访纷至沓来,作为创作者的他也一炮而红。

“火,不是最初的目的,自我救赎,同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实现社会意义,才是创作的初心。”李占龙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不被定义,向木而生

李占龙制作的“天空梦想家”“灯笼鱼”“初夏”等10余件作品在重庆展出时,吸引了很多木偶机爱好者。“目前,国内专职创作木偶机的非常少,我算是较早进入职业化的,想通过展览把爱好者聚集起来,共同学习。”

“天空梦想家”是他在2020年年底制作出的一个大型木偶机,创意灵感来源于电影《天空之城》。

一位大胡子老人,带着一条狗,坐在一艘鱼形大飞船上,摇动底座的手柄后,整个装置会规律地运转起来。上百个零部件之间巧妙衔接、环环相扣,小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大齿轮运转,船身、木偶也都随之“活”起来。

“天空梦想家”目前已经入围第二届“国际科普作品大赛”。“我希望自己能像宫崎骏老爷爷一样,为这个世界创作出带有情感温度,充满思想和趣味的作品。”李占龙说。

大学毕业后,李占龙在职场上屡屡受挫,曾一度深陷抑郁症的折磨。木偶机制作让他走出了那段困难的时光,也让他找到人生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位置。

从小到大,他喜欢画画、去树林里观察自然、拆卸维修各种电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出于对律师职业的向往,李占龙大学选了法律专业,但还没毕业他就放弃了对律师工作的设想。

“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当过销售员、快递员,开过服装店、网上打印店,在接触木工后,先后尝试了木条拼画、木雕、传统木作等,但都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那时候的他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是很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也从未放弃寻找和尝试。

直到5年前,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弹珠轨道装置”的视频。“当时就被深深触动了,这种装置艺术可以说完美地融合了我身上所有的爱好和特长,我没有理由不去做它,就觉得自己人生的前30年都在为它做准备。”

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向木的众多作品中,“掩”和“迷”是主题最明确、与创作者心路历程最接近的两件作品。“人都是在悲伤中成长的,这两件作品是用木偶抽象的肢体语言,去展现人生某一阶段的低谷状态,引导观者去反思。”

“掩”呈现的是,一个低头静坐的木偶,缓慢摘掉脸上的“微笑面具”,它仿佛沉浸在悲伤情绪中,徐徐抬起左手,想要抱头哭泣,却接着又将面具重新罩在脸上,似乎想掩饰真实的自己。“迷”的主体也只有一个木偶,它双手向前触摸,不停地行走,像是在寻找方向。

这两件作品是李占龙曾经的真实写照,他也承认自己看哭了好几次。2014年,他的网店生意迎来红火期,但随之而来的是抑郁症。当精神上的折磨达到极限时,他把网上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一个人徒步去了西藏。

幸运的是,多番尝试后,他终于找到了真正能让自己沉下心去做的事情——木偶机制作。“就像救命药一样,两年时间就专心研究这种装置,感觉找到自己的归宿了,每天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走出了那个抑郁状态。”

在这两年时间里,李占龙通过反复研究,整理归纳出木质机械的教程,以及木质机械制作的历史和鉴赏素材。期间,他创作完成的几十个作品,在网络上大受欢迎,也受到了国内外专业机构的认可。

你快乐了,也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也许是自己经历过痛苦,所以李占龙更想让自己的作品给别人带来快乐,他也开始在记忆库中寻找过往生活中快乐的片段,并融入作品。

“我的童年大部分夏日时光在小树林里度过,甲壳虫、蝴蝶、知了、蜜蜂、蜗牛、狗、青蛙……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小时候还一直梦想能有一个树屋,所以我把这些元素都加入作品中。”李占龙希望把自己的快乐记忆传递给更多人。

他用了整整1个月时间构思“移动森林”,又用了50多天制作完成。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这件作品唤醒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很温暖,李占龙觉得这就是自己创作的价值。“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鸟还是鱼,不知道应该在天上飞,还是在水里游,我很幸运,在30岁时,知道了自己后半辈子要做什么,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再回过头看,李占龙认为是时代赋予了他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也立志要反哺这个时代,让更多人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快乐,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03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