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中国这十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与成就,这场发布会说清楚了!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8-16 15:03:30 0 人民政协 委员 民主党派

2022年8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邹加怡介绍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成就,并答记者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敬安、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桑福华。发布会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主持。

首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邹加怡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

陈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上个月底,7月29-30日,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十二个必须”,其中就包括了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顺应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提出要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各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多党合作制度、怎样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等重大问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方向明确,已经成为行稳致远的好制度。

二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框架体系更加健全。围绕着做好政治协商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问题,党中央研究制定专门的党内法规和多部重要文件,并支持、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就组织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内部监督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宪法为基础、以党内法规和文件为主体、以相关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制度框架体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良好,已经成为系统完备的好制度。

三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共识更加巩固。我们支持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等系列主题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惧风险挑战,始终团结奋斗,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好制度。

四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更加充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职责,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课题提出真知灼见,围绕脱贫攻坚、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认真开展民主监督,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智慧力量,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坚强领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集智聚力,已经成为独具魅力的好制度。

综上所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全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底蕴的好制度,将会展现更加超凡的制度优势,迈出更加坚实的发展步伐!谢谢大家。

邹加怡: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我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作为和新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推进人民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2019年召开了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着力重点,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明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人民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使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二是有效服务国家治理,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实践创新。专门协商机构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十三届全国政协将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十年来,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召开18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0次专题协商会、1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6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51次专家协商会,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不断创新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创设的,主要是大大增加了协商频次,使得一些重要议题能够及时充分进行协商。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创设了远程协商会和专家协商会,进一步拓展了协商的深度和广度。远程协商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把协商从空间上延伸到企业、校园、社区、村寨等等。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协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视频直接连线了青藏高原现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一目了然。专家协商会针对一些重大复杂问题进行范围比较小的前瞻性研究,邀请一些委员和专家就一个问题反复深度讨论,可能不是开一次会,是开多次会,通过深度协商,为党和政府决策提出真知灼见。这几种协商形式已经成为全国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工作品牌。同时,人民政协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民主监督。

三是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促进人民政协制度创新。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政协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强化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十年来,全国政协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等,研究制定协商工作规则等百余项工作制度,构建了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政协工作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最近,我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不久前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

四是广泛深入凝聚共识,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全国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健全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注重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引领共识,深入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活动。注重在协商中凝聚共识,把增进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会议等履职活动中,强化互动交流。注重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增进共识,创设与委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和面向全体委员的读书平台,连续3年组织覆盖34个界别的委员专题视察。注重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创设委员讲堂、委员宣讲团等形式载体,积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

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发布会解答了哪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能不能请各位嘉宾给我们介绍一下发布这个《条例》的目的和这个《条例》的主要内容?另外,再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这个《条例》将对多党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人民政协如何按照《条例》要求组织开展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

陈旭:

感谢您的提问,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首先,要说一说什么是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开展的协商。因此,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党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协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好爱国统一战线。今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政治协商工作作出了全面的规范。内容上《条例》共八章31条,第一章是总则,共5条,主要是明确《条例》制定的目的和依据,政治协商的定义和地位作用、基本方式,政治协商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等。第二章是组织领导和职责,共4条,主要是明确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统战部、政协党组在政治协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第三章是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对象,共4条,主要是规范政治协商的一些实体性内容。第四至七章分别是政治协商的活动筹备、活动开展、成果运用和反馈、保障机制,共16条,主要是规范政治协商的程序性内容。第八章是附则,共2条,主要就《条例》的最终解释权和施行日期作出规定。

《条例》是党中央专门规范政治协商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关于《条例》对多党合作的作用和影响,《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加强党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好发挥多党合作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党外人士咨政建言、凝聚共识、发挥才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大概就说这些,谢谢。

邹加怡:

我来回答您提出的第二部分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开展的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多次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全国政协的联组会,同委员们共商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譬如说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还有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这样一些论述,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共商国是的时候提出来的,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实践的一个生动体现。人民政协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认真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按照《条例》要求的程序和方式来组织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治协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一是认真落实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的重要举措,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问题,围绕有关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等等,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年度协商议题安排,形成年度协商计划草案,报党委常委会会议确定之后,按照程序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创新调查形式,改进调研方法,积极推进专题调研、联合调研、视频调研、自主调研、委托调研等,深化调研成果,为高质量开展政治协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有效运用协商形式。把握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等不同协商形式的特点,按照形式和内容相匹配的要求,采取相应方式,优化组织方式,提升政治协商效能。

四是着力凝聚和增进共识。就是要真协商,深入互动交流,更好深化认识、增进共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五是做好成果运用和反馈工作。及时梳理形成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成果,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参考。

谢谢。

天目新闻记者: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提出了要求,请问目前配备党外干部的情况如何?他们真的有职有权吗?谢谢。

陈旭: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来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党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支持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中的党外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的有19人,比如:黄润秋,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是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担任正职的党外干部;陶凯元,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甘霖,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高鸿钧,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截止到2021年6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的党外干部共有29人,担任地市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有380人;担任省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副检察长的有45人,担任地市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和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有345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按照相关规定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党外干部真正做到了有职有责有权。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近几年,全国政协在加强凝聚共识工作中采取了不少务实举措,比如组织委员读书活动、委员宣讲、委员讲堂等,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邹加怡:

谢谢您的提问,看来您对我们政协工作还是比较熟悉的。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需要共识,民主增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近几年来,人民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建机制、搭平台,不断增强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我们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这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启动两年多来,委员读书活动把有组织的读书和个人读书、委员读书和履职实践、线上读书和线上交流、成果转化应用和社会溢出效应有机结合,建成委员读书智能平台和全国政协书院。全国政协书院是一个很有书卷气的地方,每周我们都要在那里开展“周周论学”的线下活动。同时,在读书智能平台这个线上APP,我们开设了中共党史、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文明溯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129个主题读书群,深入开展读书交流。委员们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参与率达到98%,发言58万余条,既通过读书学习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又注重在协商交流当中不断增进共识,实现委员自我教育提高和带动界别群众相促进。我们的委员读书活动还邀请了社会公众参与,以“书香政协”建设助推“书香社会”建设。

再比如,我们还综合运用委员讲堂、委员宣讲、“委员说”微视频等这样一些凝聚共识的平台载体。当前,全国政协正在开展“奋进新时代,百名委员说”活动,以广泛凝心聚力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批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有影响的政协委员踊跃参与这项活动,他们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履职实践,来讲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这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故事,也讲述他们作为政协委员为国建言、为民尽责的履职故事,起到了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坚定信心的积极作用。

前不久,全国政协举行了“奋进新时代,百名委员说”的首场宣讲活动。在这次宣讲活动上,有几位委员都分别讲述了很好的故事。杨长风委员讲了我们国家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的故事;李成贵委员讲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刘炳江委员讲了中国如何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程红委员回顾了北京承办冬奥会的成功与精彩;陈志列委员讲述了民营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情怀,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百名委员说”宣讲活动还要举行第二场、第三场,我在这里也为宣讲活动打个广告,委员们的宣讲确实非常精彩,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能够来听一听。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提案工作社会关注度很高,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在加强提案工作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张敬安:

谢谢你的提问。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经常性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高提案工作质量。十年来,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58000多件,经审查立案47000多件。这些凝聚着委员智慧和心血的提案,经过认真办理,一大批意见建议被采纳,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提案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委员的责任担当和履职作为。新时代我们做好提案工作的举措主要有四条:

第一,更加重视提案质量。制定了《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强调质量是提案的生命,“提案不在多而在精”。引导委员坚持不调查研究就不提提案的原则,提倡委员每年集中精力提一至两件高质量的提案。我们还严格提案的立案标准,要求提案所提的意见建议要明确、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可行性。通过建立提案质量评价机制和优秀提案评选表彰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深化提案办理协商。刚才邹秘书长也讲过,协商就是真协商,切实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无论是在提案的提出、立案审查、提案的交办、重点提案督办、成果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具体的协商办法,特别提到承办单位要把协商作为必经环节,通过协商推动问题解决,通过协商增进共识。

第三,强化重点提案督办。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每年研究确定重点提案,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较强的提案,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力的提案,主席会议成员都牵头督办。我举个例子,汪洋主席连续四年督办重点提案,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大主题,以实地调研、现场协商会等方式,为提案者和提案承办单位搭建协商平台,助推相关问题的解决。

第四,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提案工作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以提案工作条例为主干、若干专项规定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了定期走访民主党派、走访提案承办单位的系列举措,更好发挥提案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请问这些年民主党派是否有效实行了民主监督?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谢谢。

桑福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多党合作的关心关注。民主监督这个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很关注,下面我结合你的问题,简要作一些介绍。

大家知道,在多党合作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就是民主监督。什么是民主监督呢?按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规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政治协商、调研考察、参与党和国家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执行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还有受党委委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等,在这些工作中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

至于你刚才提到的民主党派是不是有效地实行了民主监督,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切实有效的,也是务实管用的。举一个例子,2016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对口中西部地区八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区,围绕着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摘帽、资金项目管理使用等六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了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这项工作也是各民主党派第一次就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专项监督。五年间,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向对口的八个省区的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批评性意见和建议2400多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专项监督报告80余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完成之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点就转移到了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的健康状况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影响是很重大的。从2021年开始,同样是受中共中央委托,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又开启了同样是五年的专项民主监督,主要围绕水体修复和保护、船舶港口污染防控等八个方面进行专项监督。2021年是第一年,这一年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组织各种形式的实地监督调研45次,向对口省区党委政府共反馈意见和建议250多件,而且通过“直通车”等形式,向中共中央报送专报6份。

我们相信,随着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的开展,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新时代展示新优势、展现新作为。谢谢。

新华社记者:

中国共产党正在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请问人民政协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哪些优势?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谢谢。

邹加怡:

谢谢您刚才的提问。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中国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样一个重大理念并且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反映人民的愿望。人民政协是怎么践行这个理念的?简单地说,主要是通过协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集思广益促进决策优化,汇聚共识助力决策实施,同时开展民主监督推进决策落地见效,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我举一个例子,“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大家知道,“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关乎全局的一件大事,规划编制之前,全国政协通过协商议政活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主题议政群等不同形式,把各界代表人士的智慧汇聚起来,为“十四五”规划出主意、提建议,不少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全国政协安排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十四五”规划建议,深化认识,并且通过视察调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持续建言资政。同时,全国政协也通过委员讲堂、委员宣讲团、委员读书活动等平台来宣介“十四五”规划,凝聚和传播共识。在规划实施的过程当中,全国政协按照计划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就是10个专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在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选择一个角度持续跟踪监督。人民政协的履职贯穿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也生动体现了中国式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谢谢。

陈旭:

下面我接着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关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刚才我们介绍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这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已经成为一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从我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再比如,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当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效避免了要么是一党缺乏监督,要么是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还比如,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或集团利益而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等。

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政党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制度安排,发挥了畅通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广集民智、广求良策,帮助执政党改进工作的作用。二是讲求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发挥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的作用。三是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发挥了减少社会内耗、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作用。所以总结起来,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团结的重要功能,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请问,近年来在应对重大挑战和困难面前,民主党派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桑福华: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紧紧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一些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并肩、共克时艰,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在很短时间内凝聚起了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体现了参政党在关键时刻的责任和担当。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总共有6万多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围绕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建议近4000件。同时,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还积极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超过51亿元。这期间,有的民主党派医务工作者牺牲在了抗疫第一线。

第二个例子,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各民主党派积极推动和实施智力支边,还有温暖工程、思源工程等,积极推动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这里举一个帮扶贵州毕节试验区的具体例子。贵州毕节试验区建立于1988年,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也包括工商联,三十年如一日倾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他们先后实施了“六大行动”,分别是产业、教育、医疗、智力、消费、公益。截至目前,共协调帮扶资金23亿多元,推动落实帮扶项目3115个,培训各类人才31.9万多人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毕节试验区16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毕节为中国的减贫实践献上了它自己的精彩答案,毕节试验区也成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发布词中介绍全国政协在增强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张敬安: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优势在委员、潜力在委员、活力在委员。全国政协34个界别现有委员2160名,他们都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人民政协切实加强委员的队伍建设和履职管理,着力强化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意识、担当和能力,引导委员以模范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责任委员的风采,委员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着力强化委员的政治责任担当。制定实施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等,教育引导委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责任担当的首要任务,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是努力提高委员履职本领。加强和改进委员学习培训,有计划、多批次、设专题、重实效,每位委员届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三是积极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条件。完善多层次联络服务委员的机制,建立委员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组织视察调研活动的时候,我们也注重吸收驻当地的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活动。另外,每年组织港澳委员到内地考察,定期传达常委会会议精神等。我们还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更加便利的履职渠道。比如,我们开发的委员履职平台应用程序,在手机上、电脑上使用非常方便。优化综合服务功能,建立了贯通31个省级政协、联通全体全国政协委员的网络渠道,委员履职的参与面和便利度都大大提高。

四是建立委员履职规范。制定实施委员工作规则,建立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履职情况统计、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党员常委履职点评等制度,引导委员做好责任委员,交好履职答卷,并设立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对履职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委员进行表彰。同时,根据政协章程等有关规定,我们还加强对委员的履职管理。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十年人民政协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形成了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请问,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情况?谢谢。

邹加怡: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牢牢把握作为政治组织的根本属性,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把加强政协党的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制定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察机制,完善常委会工作报告、年度协商计划、政治决议等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召开政协党建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深入研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政协党组提出建立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八项重点任务,成立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重中之重,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运用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形式,坚持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促进学习与履职相结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立足政协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委员在体验式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携手前进。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机制、重引导、强管理等举措,激励和支持党员委员做好党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讲政治、勤履职、勇担当、作表率。比如,建立以党组成员自主调研、引领委员自主调研、党员常委履职点评等制度,引导党员委员在政治引领、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合作共事、廉洁奉公等方面起好带头作用。近年来,一大批党员委员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科技自立自强等工作中既建言资政、贡献智慧,也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委员的模范作用和责任担当。

谢谢。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

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频发,还有很多全球性问题加剧,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西方有些学者提出来,要向东方来学习政治智慧。我的问题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哪些启示?谢谢。

陈旭: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您的提问。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底蕴,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引起世界的关注,是因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为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是对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丰富,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缺乏民主的一党制、相互竞争的多党制,也不是所谓的多党联合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奋斗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政治团结和有序参与的扩大,形成了一党领导而不专制、多党合作而不对抗、互相监督而不掣肘的独特优势,保证了多党合作的正确方向和旺盛活力。

二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关系。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种合作与和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参政创造条件,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积极协助执政党更好兴国为民;执政党和参政党互相监督而不是彼此倾轧,作为挚友和诤友,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建议。正是这种和谐的政党关系,形成了执政党一心一意谋发展、参政党同心协力助发展的政治局面。

三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支持各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充分发挥界别特色、人才优势,广泛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帮助中国共产党更好执政。在多党合作制度中,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实践证明,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独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在世界政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是中国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我们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我就说这些,谢谢。

(来源:国新网图文实录)

【编辑:房家梁】

山西临汾男子离世 生命在3个陌生人身上延续

打拐一线的“无名英雄”:用爱与坚持铺就团圆路

30万元可“买”人才身份?杭州回应将依法处理

佛教中国化是佛教的世俗化吗?

厦门警方:两名游泳馆教练不配合疫情防控 被行拘

上海开启“炙烤”模式 记者直击高温下的封控社区

直击义乌疫情:病毒隐匿性更强 一县支援一镇保供

四川彭州山洪灾害搜救排查工作接近尾声 已致7死8伤

独家对话航司:滞留三亚旅客离岛航班何种条件可起飞

天气炎热 但别用生命和安全为清凉和玩耍打卡

最具发展潜力的全民健身活动?飞盘掀起新户外运动热

电影节有何文化意涵?

泡泡玛特市值较高点跌八成 盲盒经济退潮?

卖鸡蛋的盲人张喜平:几十春秋坎坷 从容应对苦难人生

隐藏机密文件、违反《间谍法》?特朗普会面临牢狱之灾吗?

31省份7月CPI出炉:8地物价涨幅收窄,有你家乡吗

反腐风暴持续 河南金融监管系统1个月内7人被查

抛开年龄“枷锁” 中国涌现“逆社会时钟”人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776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