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16年创作300多首诗 一位老兵的诗与“远方”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8-15 18:11:02 0 界碑 哨所 连队

梦里,他独自一人走在阿尔泰山深谷,风雪模糊了双眼,眼前的山不像山,反而像是一道墙。远处传来母亲的声音,“涛儿”——母亲唤着舒涛的乳名,仿佛一瞬间,雪野出现一道光。循着光,他顶着风雪向前探路,直到一片草原铺满视线。

38岁的舒涛,新疆军区扎玛纳什边防连最老的兵。

连队位于阿尔泰山深处,来到这儿之前的头一天,舒涛才头一次听说“扎玛纳什”这个名字,还听说连队守防条件异常艰苦,但他却没想到,这儿的雪野竟是如此浩瀚、山路竟是如此崎岖、达坂竟是如此耸峙。

16年,足以让一个人熟悉一个地方,也足以改变一个人。对舒涛来说,16年是他的奋斗青春,也是他的光辉岁月,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摸爬滚打,这段日子经历的每一瞬已然刻进生命的年轮,如星辰一般夺目。

翻开舒涛的诗集,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诗:“在扎玛纳什/不止有秋风瘦马/更有诗与远方。”

遇见

“是你/为了这一生的春夏秋冬/默默于平凡中无悔/微笑于平淡中安宁”

舒涛创作的300多首诗中,他最满意的是这首《为了这一生的风景》。回首16年军旅岁月,他说,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自己却很“知足”。

16年前来到军营,舒涛第一次读懂了父辈。“是父亲把我送到军营,还教我打背包。”忆及入伍之初的情景,舒涛脸上挂着笑容。

舒涛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军的家庭。爷爷在抗美援朝战场英勇作战;20多年后,父亲驻守大西北保家卫国;时光车轮再次转动,年轻的舒涛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走进边关军营戍边守防。

在这个离家很远的远方,舒涛遇见大山,遇见父辈,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舒涛刚到3号界标哨所那年,艰苦环境让他一度想“回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网,煮饭靠烧柴火,照明靠油灯,遇到恶劣天气补给中断,大家只能挖野菜充饥……”

哨所附近一片山石上,镌刻着“乐守边关”几个大字。驻哨第一天,舒涛曾感到疑惑,守边防,有何“乐”可言?后来,在和哨所战友的朝夕相处中,舒涛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这里的兵特别喜欢笑。

舒涛记得,第一次和班长去搬马料,空气中弥漫着类似于煤灰的灰尘,即便戴了口罩,还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每个人都变得灰头土脸。但干完活儿,摘掉口罩,大家却都咧着嘴笑起来。

雪山映衬下,舒涛注意到战友的笑脸,就像融化冰雪的阳光,纯粹而质朴。

舒涛被这笑容深深感染了,从那以后,也开始变得爱笑,变得乐观起来。

哨所星空浩瀚,美不胜收。这里远离繁华,远离亲友,日复一日生活平淡枯燥。舒涛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翻来覆去,内心郁结着莫名的焦虑。

在时任指导员党金洲眼中,舒涛思维敏捷,人很活跃,缺点就是情绪不太稳定。他给舒涛一个建议: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舒涛开始学着读书。哨所收藏的书籍中,他最喜欢看人物传记和诗歌散文,几本唐诗宋词,几乎被他翻烂了。每次读书,舒涛觉得,书里的情节好像电影一般在脑海展开。

渐渐地,舒涛开始喜欢沉浸在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洗礼当中。“阅读的过程也是沉淀的过程。”舒涛的内心渐渐褪去烦躁,变得成熟起来。

“孤寂的岁月,是阅读拯救了我。”舒涛说,我的第一身份是战士,然后是读者。他觉得,阅读的过程就是“遇见”的过程。戍边16载,几乎每一个寂静夜晚,他遇见李白,遇见辛弃疾,也遇到雪莱,遇到泰戈尔……

在阅读中,舒涛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理想、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理解,他开始尝试把心里的话写下来。“最初的诗,只是一些心里话。我只是想要尝试去记录,但也正是这些文字,让我的守防生活越来越有方向。”

有了目标,舒涛决定开始新的尝试。

高中毕业的舒涛,起初最头疼的就是韵律。拿起笔,他将心中情感倾注纸上;为了解决押韵问题,他不仅读诗而且背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些文字的气息像墨迹一样,渗透到了舒涛身上。再次提笔、落笔,他感到从容了许多。

写诗,成了舒涛心灵的寄托。白天,他策马巡逻边境线;深夜,他一边学习一边尝试创作。舒涛发现,他的内心迸发的情怀,大多是在草原上纵马巡逻时收获的。在他看来,像古人一样戍守塞外,本身就是一件富有诗意的事。

在舒涛的笔下,边关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了他诗词里的素材。写熟悉的人,写陌生的物。舒涛说,时间再久,心也不会孤独;距离再远,天边也是归宿,“乱石滩上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顽强的生命穿过重重阻碍/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最终向阳生长。”

深恋

“时间啊/你能不能轻轻地留下/听一听恋人对相思的倾诉/听一听老兵对雪山的眷恋”

“这首诗是我写给妻子的。”舒涛翻开自己的诗集,黝黑的脸庞写满了幸福。

2011年,休假在家的舒涛和王芸经人介绍相识,不久舒涛返回连队,再一次进驻前哨,热恋中的两人第一次断了联系。

有人说,带给诗人最初灵感的不是远方,而是离别。直到今天,舒涛常常感慨,一个人想家时心里感触最多。舒涛清晰地记得那天天高云淡,微风不燥,远处草原,羊群安静地觅食,舒涛和战友们骑上战马,前往某点位巡逻。

眼前景色美不胜收,对恋人的思念也涌上心头:“三月菜花黄菲菲/春风蝶舞伴君行/从此种得芸香草/一页诗书一页情。”

巡逻归来,舒涛决定把思念写进诗里,鸿雁传递到恋人的身边。

这些年驻守哨所,他前前后后写的300多首诗里,字里行间有边关晓月的凄美,有马蹄声碎的壮阔,也有对远方妻儿的思念。

聊到妻子,舒涛眼中闪着光:“是她的守护,支撑着我的守护。”那年,妻子瞒着他到连队探亲。“她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心疼。”舒涛说,一路上妻子换乘倒车的艰辛,他能想象得出来。

“见到你所有辛苦都值了……”妻子笑着,风风火火地从包里拿出亲手做的腊肠腊肉,让舒涛和战友们分享。

傍晚,舒涛上哨了,寒风袭来,天上开始飘落雪花。站在哨位上,舒涛看着雪花飞舞。模糊的视线中,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好好站岗。”妻子裹着大衣,一步也不愿远离舒涛,执拗地站在离爱人不远的地方陪着他一起站哨。

那段时光,妻子就是舒涛的灵感源泉,“时间很短/一个月的时光悄然飞度/三公里的风雪也经不起迈步/那随着寒风渐渐远去的身影/留下一种颜色/是雪的白/更是白的雪。”

妻子到了返家的时间,舒涛给她做了一个相册,把夫妻二人在连队一起度过的时光珍藏其中。返程大巴上,妻子翻开相册,看着扉页上丈夫亲笔写的一首诗《雪山之恋》,泪水夺眶而出。

“看见了吗/那挥舞着手依依不舍的天空/和那雪山之巅一抹绽放的晨光/是啊/万物有情雪山有爱/爱上了这片土地/便是一生的相恋。”

妻子是倔强的,就像那次默默在风雪中陪伴着舒涛站哨一样,十几年来,舒涛每次面临进退走留的人生选择时,她都会在背后默默给予支持。

坐在大巴车内,望着窗外的雪山渐行渐远,王芸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她与舒涛的情意,这座雪山都记得。

舒涛同样相信,他对边防线的眷恋,雪山都记得。“等儿子长大后,我会和他讲讲雪山巡逻的故事。”舒涛觉得,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传承。

“纵马擎枪白云间/遥望蜀中龙泉山/待得小儿披甲日/与我同骑守边关。”这是舒涛写给儿子天天的诗。再过不久,就是小家伙6岁生日,舒涛打算将这首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

天天生日那天,正值前哨官兵每周与家人的通话时间。舒涛和战友骑着军马一路翻山越岭,赶到10多公里外的科克崖顶峰——这里,是哨所附近唯一有信号的地方。

思念之切,官兵跨上马出发。蹚过绝望坡,来到科克崖山顶。拿出手机接通视频,电话那头,儿子从妈妈手里抢过手机:“爸爸,爸爸……”听着儿子稚嫩的童音,舒涛幸福极了,他对着手机镜头,念出了他为儿子写的诗。

诗里的“龙泉山”是舒涛家乡的一座山,写下这首诗时,他刚刚结束一次边境潜伏任务。舒涛对儿子的期盼很简单,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当一名边防军人,来到父辈守望的雪山。

萌芽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界碑的温度/听到了界碑的呼吸”

“边关诗人”舒涛在连队出了名,喜欢他的战友还通过微信和他添加了好友。每次遇到这样的事,舒涛都会诚惶诚恐,“内心盛不下这么多东西”。

2019年,首都北京迎来国庆70周年阅兵,那一天,舒涛乘坐雪地巡逻车归来,看着电视里天安门前令人激动的场景,他的心跟随着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

“昨天我还在您的怀抱中成长/今天我已守护着您的边防线/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您的战士不会忘记守望的初心/您的战士紧握钢枪……”台灯下,舒涛在笔记本上写道。

连队的14号界碑,是防区最难走的一个巡逻点位,往返一趟要一整天。下连5个月、19岁的列兵韩永田兴奋地踏上这条路,但他的“兴奋点”不仅是即将到来的上哨初体验,还因为“师傅”舒涛将全程参与这趟巡逻。

新兵刚到连队,第一课就听舒涛分享自己的故事。当晚,韩永田就把舒涛的诗集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湍急的河流、吞噬生命的沼泽……巡边守防,真的像舒涛诗集中写得那样“不易”吗?

下连后,韩永田被分配到舒涛所在班。一个傍晚,舒涛在学习室伏案写作,韩永田凑上前、眼睛盯着他“嚓嚓”书写的笔尖,逐字逐句地读着:“星辰唯暗时/执勤不敢眠……”

军人的责任感开始在韩永田心间升腾。“班长的诗,有担当,也有嘱托。”山里天气多变,这一路晴雨不定,舒涛、韩永田和几名第一次上哨的新战友一路跋涉,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界碑近在眼前,翻身下马,韩永田学着舒涛班长的样子,一手搂着界碑,将额头轻轻靠在界碑顶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界碑的温度,听到了界碑的呼吸”。

每一座界碑都有生命。这一幕,让舒涛深受感动。透过这些稚嫩的面庞,舒涛总会想起自己第一次踏上巡逻路时,班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当你爬上这座山,你才有勇气征服下一座。”

返营的路上,舒涛和韩永田交流,才知道他是个大学生士兵,上学时也非常喜欢写诗。后来,舒涛提议开办了“理想书社”,吸纳热爱读书、写诗的战士参与到创作队伍中。

记者走近执勤点前哨,看到木头打造的“营房”上镌刻着不少边关诗和楹联。“这些年,上级不断投入经费,极大地改善了包括文化设施在内的哨所执勤条件。”舒涛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临近退伍的老兵,在离队前申请再来这里,重温守防青春。

这次入驻执勤点,舒涛除了带教新战士执勤,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把自己的阅读书单介绍给战友们。

“何不在‘界碑哨所’搞一个读书分享会?”为这件事,他专门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得到多数官兵的赞同和支持。

很长时间没人来过这个执勤点,驻勤板房里的书柜落了一层灰。舒涛把上次驻哨用军马驮过来的书籍,一一擦拭干净。夜幕降临,大家围坐一圈开始了读书分享会,舒涛做“开幕发言”——《写诗真的很治愈》。

他以亲身体验告诉大家,在这个深山执勤点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和这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创作诗歌就是要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走出囿于眼前的安逸。心里有希望,守在天边的心才不会荒芜。”

舒涛说,把书社起名“理想书社”,是因为对青春来说,理想万岁,“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属于理想的山谷。守好这个山谷,就是守好我们的青春。”

记者看到,读书室的墙壁上贴着很多诗,作者有韩永田、雷晋轩、江智建……舒涛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今年新加入书社的战士写的诗。

坚守在远方,更多诗意的种子,正在萌芽。

诗里有一群人的故事,也有一个时代的印记

■本报记者 李 蕾 特约记者 刘郑伊

记者:你如何理解驻守边关的苦与乐?

舒涛:守防最苦的就是守护驻哨点。刚到哨所,我曾担心自己能不能待得住。守在这里,我发现这里很美,战友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这里离家很远,骑马走在边防线上,用手触摸界碑,站在山顶眺望,我感觉自己被祖国注视、被家人牵挂,而我所热爱的一切就在身边,为国守防的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满足。

记者:你为什么喜欢写诗?

舒涛:哨所与世隔绝,空闲的时候我就读书,读得多了便想写一些日常感受,父母的期盼、爱人的守望、战友的关心、边关的壮美……这些都赋予了我写诗的灵感,我在写作时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成长,也在我创作的诗中,读懂使命职责,读懂时代。

记者:你希望大家从你写的诗中读出什么?

舒涛:读出责任与情怀,每首诗都饱含我的热爱。戍边16载,是热爱让我来到远方,是责任让我留在远方。诗里有我的青春、有我驻守的地方,能将个人梦想汇聚到强军兴军主业之中,我感到自豪。

记者:写诗的意义是什么?

舒涛:一首诗,是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首诗带来的影响又何止一群人、一个时代。如今,写诗已成为连队传统,一首首诗就是连队生活的缩影,我们在战备训练、巡逻执勤时的感悟,都能在诗里找到对应。诗是军人的心声,也是我们对祖国最质朴的告白。我期待边防一线涌现更多诗人,以笔言心,以诗言志,创作更多属于边防军人的时代诗篇。

(本报特约记者 刘郑伊 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王 杰) 【编辑:房家梁】

厦门警方:两名游泳馆教练不配合疫情防控 被行拘

上海开启“炙烤”模式 记者直击高温下的封控社区

直击义乌疫情:病毒隐匿性更强 一县支援一镇保供

四川彭州山洪灾害搜救排查工作接近尾声 已致7死8伤

独家对话航司:滞留三亚旅客离岛航班何种条件可起飞

天气炎热 但别用生命和安全为清凉和玩耍打卡

最具发展潜力的全民健身活动?飞盘掀起新户外运动热

电影节有何文化意涵?

泡泡玛特市值较高点跌八成 盲盒经济退潮?

卖鸡蛋的盲人张喜平:几十春秋坎坷 从容应对苦难人生

隐藏机密文件、违反《间谍法》?特朗普会面临牢狱之灾吗?

31省份7月CPI出炉:8地物价涨幅收窄,有你家乡吗

反腐风暴持续 河南金融监管系统1个月内7人被查

抛开年龄“枷锁” 中国涌现“逆社会时钟”人群

走出大凉山的大学新生:我们不完全是“小镇做题家”

91岁默多克又双叒离婚,百亿身家会被分走多少?

100天后开幕的世界杯上,你会看到这些“新玩意”

大凉山深处的“造梦人”:托举“雏鹰”振翅翱翔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7596.html

上一篇:呼叫“1081”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