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打枪最准的卫生员,在战场上救下65位战友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8-01 17:56:48 0 卫生员 伤员 炮弹

7月26日,江苏南京,于仁祥。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于仁祥

1931年出生,1947年8月入伍,1949年2月入党。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5次,四等功3次,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功章各1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现为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于仁祥总共救出了65位战友。

那时,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的一名卫生员。炮火常常就在身边不远处落下,坚硬的冻土被掀上天,他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从弹坑里背出战友,扛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给伤员治病、换药、做手术。

告别战场后,他数十年坚守在医疗一线,扎实的经验“质变”成数项发明,造福无数患者。如今,91岁的他,不用助听器,不戴老花眼镜,记忆力好,语速也快,讲起话来像鞭炮炸开,掷地有声。

目光拂过一枚枚军功章,于仁祥抿起嘴角,眼神变得沉甸甸的。“人生旅途中,可以说‘处处有战场’,在身陷困境时,我都会用战争年代里坚定的胜利意志、旺盛的斗争精神来面对,始终相信‘困难只有一个,而解决的方法有千百个’。”

“打枪最准的卫生员”

1931年,于仁祥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现烟台市蓬莱区)莲花泊村。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是敌占区,五里路外就有一座日军的炮楼。他当上了附近三个村的儿童团长,给八路军站岗放哨,还为共产党做宣传。

那时,小小的他会自编自演舞台剧目,讲儿童团怎么救治八路军伤员。后来,长大参军的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卫生员。

1947年,于仁祥入伍,在27军80师医疗队学习外科知识,此后被分配到80师239团三营机炮连当卫生员。适逢解放战争时期,战斗惨烈,连队里已经牺牲了四个卫生员。

一个老兵告诉于仁祥,“射击技术高了,就不会怕。”他让于仁祥天天练习射击,“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可以打得非常准。他听进去了。他不配枪,就帮别人背着枪,自己偷偷去练,休息日也练。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打枪最准的卫生员”,包括当时的连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连长被炮弹打中头部,牺牲前,他含着最后一口气,嘱咐忙着给他包扎伤口的于仁祥,“你好好练,练的水平越高,你就越安全。”

于仁祥说,那之后,他就一点儿都不害怕上战场了。

年轻的时候,于仁祥的视力在1.2以上,眼睛好,打得准,甚至不需要瞄准镜。在战场上,他心里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打敌军的指挥员、炮兵、重机枪手,但不打卫生兵。“把这些人打掉,既是啃掉对方的‘硬骨头’,也可以在抢救伤员时安全一些。”

“知识是最好的武器”

在战场的每一个来回,都是生与死的考验。于仁祥说,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根本没想到还能回来。

第五次战役时,于仁祥随部队抵达麟蹄江边,准备由南向北渡江,回到“三八线”以北。

但就在这里,敌军用猛烈的战火拉出一条致命的封锁线。时至今日,于仁祥仍清晰地记得那惨烈的场景:炮弹从南向北扫来,岸上、沙滩上满是战友们残缺的肢体,有的整个人被水冲走,江水泛起刺目的红色。

“该怎么办?”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躲在岸边观察,通过脉搏数据计算炮弹从南到北的发射时间,以及敌机往返的时差间隔。最终,他发现炮弹总是二十分钟打一次,而根据时间和大致速度推算,一千多米宽的江面,渡江大约需要25分钟。

“全师的医疗器械都在上面,这是我们的任务。”于仁祥计算着新一发炮弹的时间,拉上马,呈S形斜着往前跑,并逮着炮弹间隙上了岸。“我们不能死,死不得,死不起,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能莽撞。”

在残酷的战场上,一个认知日渐清晰——多一项技能就多一分机会。正因为如此,即使在最特殊的时刻,于仁祥也对知识如饥似渴。

他学朝鲜语,跟战友学,也跟当地人讲,进度特别快,半年就能正常交流了。

而这个战斗之外的“插曲”,也的确救了他的命。当时,于仁祥和三位战友牵着两匹马,带着整个师的医疗药品器械,在过封锁线时迎面遇上了南朝鲜军队。

“干什么的?”对方提问。

“我们是盟军。”于仁祥面不改色地用朝鲜语回答。

“有什么证明?”

“你眼睛瞎呀,马屁股上都烙着‘USA’的字样,我能变出来吗?”

原来,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于仁祥所在的27军80师曾与国民党黄百韬兵团正面激战。黄百韬兵团拥有众多美式精良装备,这两匹马就是当时缴获的。对方仔细查看了马身上烙印的“USA”字样,“还真是。”

靠着头脑,他们最终顺利通过敌军封锁线。“知识是最好的武器。”于仁祥感慨。

“最可爱的人”

于仁祥曾执行过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穿过敌军封锁线,到42公里外的一个无名村庄,解救81师的数十名伤员,“这些伤员都是战斗英雄,必须在第二天中午以前将他们寻回。”

带上4颗手榴弹、1支枪以及200发子弹,于仁祥出发了。沿途可能埋有地雷,他就顺着沟走,不敢有片刻休息,及时发现幸存的伤员位置后,他又徒步返回通知担架队来营救。“我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他们都救出去。”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于仁祥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从战场归来,于仁祥进入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他常常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暗下决心,要全力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线”。

行医数十年,他发明过硅塑料、硅橡胶静脉导管及腔静脉射管针头,达成世界首创的完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他发明聚氯乙烯双套管进行腹腔感染引流,在治疗腹膜炎过程中“百分之百有效”。

在于仁祥家中,有一对满是坑洼的搪瓷缸,上面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那是当年抗美援朝时,慰问团到朝鲜演出时给战士们送去的。

“杯底漏了,就去补一补,杯口锈了,就去磨一磨,但总也舍不得扔。”摩挲着杯壁的斑痕,于仁祥轻轻地笑了,“在旁人眼里,它们只是破旧的口杯。但在我心里,这是最大的肯定,是最独特的军功章。”

人生旅途中,可以说“处处有战场”,在身陷人生困境时,我都会用战争年代里坚定的胜利意志、旺盛的斗争精神来面对,始终相信困难只有一个,而解决的方法有千百个。——于仁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杨

【编辑:叶攀】

对话丨中国男排队长江川:我为何选择去日本打球

短评:“握手”何以成为“友好”的世界通用语?

高温之下,何处乘荫?

吉林“瑜伽大爷”刻苦训练二十载:变身“最酷大爷”

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涉论文抄袭 台大学生真实反应……

四川天全:管护站工作人员偶遇野生大熊猫 连连惊叹

苹果CEO库克回应在中国打折:与清理库存无关

国足选拔队28日返回国内 按规定进行集中隔离

教育部等五部门部署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这些“大猫”也需要爱猫人士的关注

猴痘病例不断增加 美国旧金山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完成重要试验 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街拍为何愈发惹人厌?未经同意街拍涉嫌侵权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保交楼”,楼市下半年怎么干?

注意,你的住房公积金可能涨了!

三四线楼市现新变化,要回老家买房吗?

美联储承认或将放缓加息,为何强硬不起来了?

多地查处公务员考试违纪行为,这些人禁考五年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64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