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助力互联互通 惠及当地民生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7-14 12:57:23 0 肯尼亚 铁路 内罗毕

助力互联互通  惠及当地民生(新时代中非合作)

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的模拟驾驶舱内,中国工程师张程(左)指导莎珑进行模拟驾驶操作。

本报记者 闫韫明摄

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日前迎来通车运营5周年。蒙内铁路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确定的“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成果、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截至6月30日,全长约480公里的蒙内铁路已安全运营1857天,累计发送旅客794.5万人次,发送集装箱181.7万标箱,发送货物2029.3万吨。

5年来,“连接国家,走向繁荣”——蒙内铁路列车上的这句标语正逐步成为现实。这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加快了肯尼亚的现代化步伐,不仅推动了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东非的交通和经贸发展。中方通过蒙内铁路项目加速推动当地人才培养与技术转移合作,为当地交通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方便多了”

早晨7时刚过,位于肯尼亚首都的内罗毕终点站逐渐热闹起来。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从城市各处赶到这里,准备搭乘即将出发的N2次列车,沿蒙内铁路前往东南方向的沃伊、蒙巴萨等城镇。

8时整,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N2次列车缓缓启动。车窗外,天空湛蓝,东非大草原一望无际,零星的村落沿线点缀,在部分路段还能见到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轨道附近觅食嬉戏。

在几乎座无虚席的车厢内,记者结识了丹麦游客索伦森一家,他们计划前往海滨旅游城市蒙巴萨度假。“列车很准时,车厢内非常干净,设施齐全,我们感觉很舒服。”索伦森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蒙内铁路列车,体验“超出预期”。

家住蒙巴萨的居民卡胡拉则对这一切习以为常。5年来,因为要做生意,他已搭乘200多次蒙内铁路列车。年近花甲的卡胡拉常年频繁往返于蒙巴萨和内罗毕之间,以前都是坐大巴车,单程就要10个小时,“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要花上一整天时间”。他告诉记者:“乘坐火车省时、安全,还便宜,单程只要1000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57元),在车上还能随时处理业务。我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方便多了。”

下午2时,火车准点驶入蒙巴萨终点站。下车的乘客很快便融入匆匆人群中。车站大厅里,等待乘坐回程列车的乘客已排起长队。

从蒙巴萨火车站驱车不到1小时,便能到达白沙细腻的宽阔海滩。紧邻海滩的一家度假酒店内,礼宾部经理瑞卜曼正忙着为络绎不绝的宾客办理入住手续,他在这家酒店工作已有11年。“蒙内铁路为旅客提供了快捷、实惠的交通方式,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客人。”瑞卜曼说,一到周末,很多住在内罗毕和其他沿线城市的居民到蒙巴萨度假,还有一些公司组织员工来开展集体活动。由于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他的工资从5年前的2万多肯尼亚先令涨到了近5万,“感谢蒙内铁路给我带来了好生活”。

据了解,目前蒙内铁路日均开行3对(6列)旅客列车,平均上座率在9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发送旅客112.6万人次。负责运营的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总经理李久平说,蒙内铁路旅客发送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客流旺季和节假日还会增开客运列车。当前客运运力已突破日均1万人次,客运高峰时期,更是一票难求。今年预计全年发送旅客230万人次。

“节省了大量运输时间和成本”

作为东非第一大港,繁忙的蒙巴萨港拥有17条国际航线,与全球约80个港口有业务往来,东非地区的大部分货物都从这里进出。

从欧洲、美洲等地驶来的满载小麦的货轮靠泊在繁忙的蒙巴萨港港口。码头传输带不停作业,源源不断地将小麦转运至蒙内铁路上的港支线16道,装入在那里等候的铁路货车。不到10个小时,这些小麦便将运抵内罗毕,再通过货运被送往邻近城市及周边国家。

当地一家粮食运输公司的负责人欧内斯特介绍,在蒙内铁路建成前,公司曾使用米轨铁路和公路运输小麦等粮食。米轨铁路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平均时速只有22公里,从蒙巴萨到内罗毕要走20多个小时。再加上列车运行极不稳定,脱轨等事故屡见不鲜。而通过公路运输,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现在好了,以前需要几百辆货车运完的粮食,如今只需两三趟列车就能拉走。蒙内铁路为我们节省了大量运输时间和成本。”欧内斯特说,蒙内铁路以准时闻名,公司从未因运输延误而支付额外费用,这条运输线“每年至少可以帮助客户减少数十万美元的损失”。据肯尼亚谷物加工协会数据,肯尼亚小麦年消费量平均为90万吨,而本国产量仅约35万吨,严重依赖进口。欧内斯特认为,蒙内铁路“为保障肯尼亚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蒙内铁路还为白糖、水泥、化肥、钢材等各种生产生活物资提供了运输便利。距蒙巴萨港约560公里处,一座内陆港口也在忙碌作业,起重机在集装箱间灵活穿梭。这是2020年5月正式建成的奈瓦沙集装箱内陆港,也是蒙内铁路延长线——内罗毕—马拉巴标轨铁路(内马铁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内马铁路一期内罗毕至奈瓦沙段全长约120公里,于2019年10月正式开通旅客列车,同年12月开通货物列车。

奈瓦沙是肯尼亚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今年1月开始,作为肯尼亚重要外汇收入来源的茶叶出口开始转向蒙内铁路,再经蒙巴萨港出口至世界各地。记者在港口作业区看到,一家物流公司正在为本地茶商的茶叶打包,准备运往蒙巴萨港。“蒙内铁路和内马铁路连接起内陆与港口城市,从奈瓦沙到蒙巴萨的运输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几小时,极大提高了供应链效率,为本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运输商爱德华说。

2022年上半年,蒙内铁路日均开行17列货物列车,发送货物307.2万吨,预计全年将发送货物600万吨。肯尼亚铁路公司商业运营专家团队负责人詹姆斯·塞莱介绍,奈瓦沙地处东非腹地,从蒙巴萨前往肯尼亚西部地区和乌干达、卢旺达、南苏丹等邻国的货物都需经由该集装箱内陆港,以进一步运输至目的地,蒙内铁路等非中基建合作成果“为推进东非国家互联互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今年2月23日,蒙内铁路开行首列由肯方机车乘务班组独立值乘的旅客列车,标志着中方推进肯方机车乘务员属地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29岁的莎珑在电脑前忙碌着。6年前,大学毕业两年的莎珑经过层层选拔,成为蒙内铁路首批招募的8名女司机之一。如今,因表现出色,莎珑已晋升为公司管理团队的一员。“蒙内铁路培养了我,让我迅速成长。”曾在山东师范大学留学的莎珑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中国求学时,我常乘坐火车出行。那时我就想,中国的火车怎么这么平稳又快速?如果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火车就好了。如今,我的梦想早已变成现实,我也成为这个美好现实的一部分。”

2017年1月,莎珑和其他几名肯尼亚姑娘一起前往中国,在陕西宝鸡铁路技师学院接受为期50天的培训,熟悉并掌握了中国生产的内燃机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蒙内铁路开通当天,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亲自试乘列车,并称赞莎珑她们是“国家骄傲”。回想第一次真正驾驶列车的一刻,莎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的惶恐:“火车头这么大,我怎么能控制住它?”如今,莎珑已经开始负责统筹肯方司机的日常培训。在模拟驾驶舱内,莎珑沉着地应对着风雨雷电、动物横穿轨道等复杂路况,技术娴熟。

“感谢中国师傅对我们的培训。他们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我们,一步步培养我们直至能独立作业。在中国师傅教导下,我们牢牢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也提高了解决困难的能力。”莎珑介绍,几年来,中方人才培养工作持续不断,至今每周还为全体司机提供常规培训,一起学习规章制度,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这样的技术交流至关重要”。

除了学习到专业技能,这份工作也为莎珑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强烈的自豪感,“感谢蒙内铁路,它为我们年轻人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在了解中国高铁发展后,莎珑又有了新的梦想,“希望肯尼亚铁路也能像中国高铁一样更加现代化”。

离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不远,便是内罗毕终点站。负责3号车厢的列车员特蕾西亚身着一身漂亮的紫色制服,为迎接即将上车的旅客做着各项准备。

特蕾西亚也是从铁路开通时就在这里工作。2019年,在公司安排下,特蕾西亚远赴中国,第一次乘坐京广高铁,亲身体验了中国列车员的优质服务,也有机会对照了自己的服务水平,“中国朋友让我们的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得到提升,掌握了实用技能”。

几年来,蒙内铁路为肯尼亚累计培养了17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塞莱表示,中方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让肯尼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肯尼亚交通与基础设施部部长詹姆斯·马查里亚表示,蒙内铁路对改善肯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地民众来说,蒙内铁路的运营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以及学习技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帮助肯尼亚解决了制约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为肯尼亚旅游、农业和制造业等产业注入了新动力。”

(本报内罗毕电)

【编辑:苑菁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39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