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特色产业铺就海口施茶村乡村振兴“幸福路”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6-23 15:05:57 0 石斛 火山 乡村

“瞧,这就是用火山石斛做的茶,长在火山石上的石斛。”5月26日上午,刚从大巴车上下来,来自外省的游客就冲进海口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展示大厅,一通“买买买”。

看着这一幕,一旁的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党委书记洪义乾笑着对记者说:“过去我们是‘因石致贫’,现在我们是‘因石致富’。去年光这些石斛产品就卖了300多万。”

2018年4月13日接近正午时分,习近平总书记顶着骄阳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看望农民群众,考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和乡村都要发展好。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

2018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4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考察时,同闻讯前来的村民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总书记的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4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党建‘领航出海’,产业‘点石成金’。”洪义乾说,如今的施茶村不仅继续扩大火山特色石斛产业,还引进了无核荔枝,发展起党员培训产业,现在更是在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项目。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大家正全力打造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村”,干劲十足!

从“因石致贫”到“因石致富”

施茶村坐落在琼北最高的火山脚下,万年前的火山爆发,给这里留下了遍地的火山石。“土少石头多,荒山堆乱石”是昔日施茶村的真实写照,火山石一度是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石头地缺水、不宜耕种,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刨食”。

“先辈们种地都是把石头垒成堆,挤在巴掌大的地方种点口粮。”洪义乾回忆,2013年的时候,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仅3600余元,“施茶村”在当地就是“贫穷”的代名词。

施茶村不产茶,因明代大学士丘濬在此设茶亭为来往行人无偿提供喝茶休息之地而得名,足以说明当地民风淳朴。“我们不笨、不懒,但就是穷,就因为我们的地里都是火山石。”20多年前就当上村支书的洪义乾不甘心,下决心要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他深知火山石上种不出粮食来,就先后从外地引进白鸽养殖业、荔枝种植业和椰子种植业,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想要带领乡亲致富的理想从未破灭。

2015年,一次外出考察石斛产业时让洪义乾意识到,村里满地的“绊脚石”或许可以转变为让村民致富的“点金石”。回村后,他号召大家在火山石上种石斛,可是由于前几次的失败,村民们颇为犹豫。洪义乾便把自己的土地全部投入合作社,同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加入。第一年,海口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收入数十万。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翠绿的石斛栽到黑硬的火山石上,致富的希望种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我们村是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因为2016年我们就整村脱贫了。”说这话的时候,洪义乾脸上满是骄傲。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石板路步行进施茶村火山石斛园,边走边听村党支部书记洪义乾介绍石斛规模化种植、智能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行情况。“总书记来的时候我们的种植面积才200亩,现在已经扩大到800亩了,预计到6月底,我们施茶村就可以种到1000亩石斛。”洪义乾兴奋地说。

在施茶村的村志馆广场一块近3米高的黑色火山石上,铭刻着5行红色大字: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考察施茶村时留下的嘱托。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施茶村在不断扩大火山石斛种植产业的同时,引进了无核荔枝产业。“现在无核荔枝也差不多1000亩了,上面是无核荔枝,下面是火山石斛,我们就是要做好特色产业这篇文章。”洪义乾说。

从“村党支部”到“村党委”

“这就是当年给总书记演示智能喷灌系统的小伙子。”在石斛园,洪义乾指着一名正在接待游客的年轻人说。

年轻人叫吴清伟,土生土长的施茶村人。2012年在海口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到三亚酒店打工。2016年回到村里并在石斛园担任技术员。“在外打工挣的钱不多,家里有就业机会当然会选择回来。”吴清伟告诉记者,2018年4月13日当天,他正在石斛园工作,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向自己走来时,他十分激动,“当时我向总书记演示了我们石斛园的智能喷灌系统。”

当年的技术员,如今已经成长为海口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主任,在去年基层换届选举中,吴清伟又成功当选施茶村村委会吴洪村小组组长。

“记得那天总书记说,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就是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办。”洪义乾说,4年来,施茶村始终坚持建设让群众信服的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吸纳年轻有为、文化水平高、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党员队伍中。“我们现在有102名党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高中以上学历超过80%。”洪义乾介绍,党组织一直把“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利”放在首位。

2020年11月27日,中共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施茶村党群活动中心举行,标志着海口首家村级党委正式挂牌成立。“村党委的成立可以推动施茶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共享发展成果。”洪义乾说,他们在施茶8个自然村以及入驻的农业、旅游企业都设立党支部,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党建做得好,也是可以带动施茶发展的。2020年开办的“施茶人才培训学校”不仅成为海南基层干部重要的培训场所,也为施茶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培训学校就在我们村委会,根据培训主题,我们会邀请党校老师来授课,学员吃住都在村里,这块收入都归村集体。”洪义乾说,去年一年,施茶人才培训学校培训各类人才1.8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182万元。如今,他们还计划在村里建设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召开全国性的乡村振兴论坛,让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做得好的村子都来交流经验。“现在规划正在批,到时候党建培训将成为施茶村另一张名片。”

从“看天吃饭”到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间”

3600元、2.4万元、3.2万元,这分别是施茶村2013年、2019年和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的背后,是施茶人在党建引领下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努力和付出。

“总书记嘱咐我们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洪义乾告诉记者,施茶村背靠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如何把众多游客留下,让施茶村村民更好地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成为村党委当前思考的重要课题。

其实,一张蓝图早已在洪义乾脑海中形成——“我们打造了一条20公里的火山特色旅游道路,将施茶8个自然村、5个火山口、9个溶洞串起来。”让洪义乾如此有底气的是,施茶村下辖的8个自然村,已经全部成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村里的6间特色民宿可提供500多个床位,8家独具火山口味的农家乐,也会让来这里的游客大饱口福。

“到时候让大家来到施茶村能骑行、能爬山、能观景、能采摘。”洪义乾向记者介绍,发展“火山石上的经济”,不仅让施茶村彻底摆脱了贫困,还让村子更美了、游客更多了、村民的收入更高了。

党建引领,产业支持,创新发展,让施茶这个以前“靠天吃饭”的贫穷村庄,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典型样本,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以十足的底气,创建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间”。(毛雷)

【编辑:李岩】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083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