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习近平为新时代文艺培根铸魂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24 12:36:23 0 文艺 总书记 人民

身在延安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相继收到请柬,于1942年5月齐聚杨家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一鲜明论断。

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了一座长12米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参会者大合影墙。黑白影像中,定格下当年一个个朴素而振奋的面庞。

毛泽东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向广大文艺战士发出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一个是欣欣向荣的新时代。

2014年10月15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群英荟萃、少长咸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文艺工作者中间,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同大家一起分析现状、交流思想,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座谈会上,总书记的一声声叮嘱振奋人心,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方向。

相隔72年,“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家国情怀一脉相承。新时代的光辉与延安文艺“灯塔之光”交相辉映,成为我国文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一个信念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有着自己的感悟。他不仅多次表达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还曾在多个重大场合强调文艺工作的重要性。

8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文艺工作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命题。

总书记谆谆叮嘱:“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人民作家柳青蹲点农村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的故事,让总书记印象深刻。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从此你会明白我的歌,为什么永远唱不完……”在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上,一支支乌兰牧骑以天作幕,以地当台,深入到各地农牧民群众中,为他们随时随地演起来。6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员们始终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总书记曾不止一次点赞乌兰牧骑,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8年6月6日,8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天之后,总书记给“新党员”牛犇写信。

“几十年来,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把为人民创作作为人生追求,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塑造了许多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总书记的肯定勉励了牛犇,也给全国文艺工作者带来巨大鼓舞。

2021年9月14日,在陕西考察的总书记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小院里,红红火火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喜气洋洋。总书记饶有兴致地观看,语重心长地叮嘱:“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

…………

“人民是文艺之母。”总书记要求,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百花齐放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艺术的回望与传承中,家国情怀的印记清晰可见。

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在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一系列促进文艺工作繁荣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艺新政激浊扬清,风清气正的文艺环境和行业生态加快形成。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用歌声凝聚力量,用舞姿传递真情,用画笔描绘美好,用相机定格感动,书写着人民的伟大实践,记录着时代的进步足音,开创着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一系列围绕党和国家重要节点举办的重大文艺活动,以爱国情怀、民族气概、英雄气节的强大正能量,奏响民族复兴路上一个又一个强音。

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大决战》《跨过鸭绿江》等打破了主旋律影视剧传播的“次元壁”,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舞剧《只此青绿》、昆曲《牡丹亭》等多部力作叫好叫座、一票难求……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广泛情感共鸣。

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幻化成“冰雪五环”;从寓意开放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文明与成就的“中国窗”;从19首世界名曲同中国大好河山的相互辉映,到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新意盎然、令人叹为观止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让世人领略了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到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气象。

精神如炬,信念如磐;岁月如歌,江山如画。

8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启了人民文艺发展的崭新纪元;复兴路上,“文艺为人民”的旗帜愈发鲜艳夺目!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珊珊 刘禛 田雨棣

校 对丨李丹 梁雅琴 陈延辉 宋春燕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唐炜妮】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840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