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11国80例猴痘患者,我国尚未出现,专家:加强人物检疫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21 15:03:23 0 病例 病毒 传染病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客户端消息,近一周以来,全球超11个国家报告发现猴痘病毒,5月21日,世卫组织召开技术咨询小组会议,公布目前全球约有80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50例待确认的病例。“目前尚未确认这些病例的感染源”对于各国出现的猴痘疫情,当地时间20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于当日就猴痘召开紧急会议。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多位感染科专家了解到,该病致死率低大部分患者可自愈、而且传播性小、大流行可能小。公众完全没有必要恐慌。面对猴痘,我们真正的隐忧,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图自华山感染。图自华山感染。

11个国家累计报告80例,我国尚未出现过病例

截至5月19日英国的猴痘疫情分布图截至5月19日英国的猴痘疫情分布图

5月6日,英国首先确诊今年以来首例猴痘病例,而在最先确诊的病例中,有国家流行史英国卫生安全局发表公报称,可能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 

截至5月18日,英国已累计报告猴痘病例9例。此外,全球各地相继报告猴痘病例,美国1例,葡萄牙5例,瑞典1例,意大利1例,澳大利亚1例,法国1例,加拿大2例,西班牙21例……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迄今为止,在11个国家报告的猴痘,都发生在非猴痘病毒流行的国家。 

因为猴痘本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地主要分布在西非、中非等非洲森林地区。“疫源地之外的人群往往接触病畜,如患病的宠物感染,人间传播较少,我们多年来也没有发现过病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徐小微主任医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而此次猴痘跨区域,传播到了欧洲各国、美国、甚至是澳大利亚,这才是引起我们关注与担忧的地方。 

天花病毒“近亲”,但并非烈性传染病大流行可能性小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科,其感染性和致病性弱于天花病毒,这也是为何引起人们警觉的因素之一。 

“大家都知道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很可怕,猴痘跟它有关是不是一样可怕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沈军告诉健康时报,天花是人类唯一消灭的传染病,但猴痘跟它不同,猴痘本身不是烈性传染病,也没有在我国出现过,也未纳入我国常规传染病监测报告中。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猴痘的传播途径很广泛,包括,人传人、物传人、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虽然传播途径很多,但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动物或者被动物咬伤。人与人之间的非常密切接触传染是存在的。”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任红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人际传播非常少,各国目前报道的病例主要是散发为主,还很难溯源。但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沈军介绍,猴痘病毒传染媒介主要是脓液、体液、血液、皮屑、痂皮等。猴痘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的啮齿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是猴痘病毒的贮存宿主。传播猴痘的啮齿动物除土拨鼠外,还有冈比亚硕鼠、树松鼠、条纹松鼠、条纹老鼠、兔、睡鼠和扫尾豪猪以及猴等灵长类动物。 

虽无特效药,但患者可自愈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感染猴痘的最初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乏力。患者有时也会出现皮疹,通常先发生在面部,然后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 

“目前猴痘没有特效药,就像新冠一样,很多病毒感染疾病都没有特效药。”沈军告诉记者,但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患者通过产生自身抗体会自愈,症状也会消息,临床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加强个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必要时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 

世卫组织公报信息显示,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可能为5至21天。这种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症状通常在14至21天内自行消失。 

华山感染微信号发文建议,临床医生(尤其是皮肤科、感染科医生)应将猴痘感染视为水疱疹的临床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并应联系疾病预防与控制或相关机构进行测序鉴定。公共卫生组织和社区组织应采取措施,提高人们对猴痘可能在社区传播的认识。 

外防输入,加强人与货检疫 

多位专家一致意见时,面对全球多国出现散发猴痘,我国一定要守住“国门”,外防输入很关键。 

沈军说,近期应禁止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动物(包括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以下简称相关动物)入境,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交通工具、人员和货物的检疫。 

“我国有严格的进口检验检疫制度,猴痘的症状之一是发热,2003年以来我国发热门诊均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承担,发挥了很好的传染病哨点作用。”徐小微认为,因此,在发现病畜和病例上报疫情方面,我们不必担心,一旦发现猴痘病畜和疑似病例,尽快实施隔离。 

“对于猴痘的威胁,其实不在眼下,而在未来。”沈军告诉记者,新冠病毒出现后,刷新了人类对于病毒的认识,猴痘此次跨区域传播,会不会不断变异,出现传播力增强、致死率升高的可能,这是我们担忧的重点。 

华山感染微信号公众号发文认为,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疫情,特别关注的是病毒有没有改变传播途径,就像当前疫情中可能发生的那样。这次在欧美多国的新暴发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该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只是一点点——并可能增加其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 

人类历史也是跟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因此,徐小微认为,面对猴痘的威胁,我们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同时要做好防治的战略储备,包括快速诊断、精准治疗的生物制剂和抗病毒药物以及疫苗等研发,有更多应对“武器”。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825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