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太空最大相机!中国巡天望远镜将于明年发射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13 15:00:16 0 望远镜 中国 宇宙

浩渺宇宙、无垠星空,探索的征程充满未知,而太空望远镜,则是人类望向深空的眼睛。中国人为了把星辰大海看得更广、更深、更清晰,计划明年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未来它将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打造中国的“深空之眼”,带来全景式宇宙高清图,成为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艺术构想图

中国的“深空之眼”视力有多好?

2021年12月25日,哈勃望远镜继任者、新一代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前往探索更遥远的宇宙深空。我国无数天文学家翘首以盼:何时我们也会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空间望远镜,用属于中国的深空之眼探视宇宙?这个日子很快就要到来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将于2022年完成,而在2023年,将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刘继峰表示,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口径为两米,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而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数据责任科学家李然介绍,哈勃望远镜相机的探测器有手掌般大小,而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模块的主焦面是由三十块探测器拼起来的,每一块都比哈勃的探测器大,也具有更多的像素数,运行后,它将成为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哈勃望远镜的视野大概是我们手伸直后一个指甲盖大小的1/100,它已观测宇宙30年,但它所有的数据只占夜空中很小的一部分。”李然说,“这就好比山上有一群羊,哈勃望远镜能看到其中一只羊,而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可以把成千上万只羊都拍下来,而且每一只都和哈勃望远镜看到的一样清楚。”

“我们的望远镜非常适于巡天,可以比较快地完成大范围宇宙观测。”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最初是被设计放在中国空间站上,但这样观测会受到限制,最终采取的方案是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它自身携带燃料,需要时可与空间站对接进行补给、维修和设备更新换代。它规划的任务寿命是10年,但通过维修,可以不断延长其寿命。

将观测超10亿个星系,揭示宇宙演化奥秘

作为我国最昂贵的空间天文设施,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答宇宙最基本的问题,比如暗物质、暗能量是什么,星系如何演化,以帮助人类理解宇宙。它会给超过40%的夜空区域拍照,相当于把宇宙的一块切回来放到地球上,这些图像会被数字化,产生非常大的数据量,全球科学家都可以用这些信息开展研究。

“目前中国虽已是航天大国,但空间天文发展还相对滞后,这台望远镜对于中国科学家是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希望它能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实现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突破。”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采用离轴光学系统,安装了5台第一代观测仪器,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等,将帮助天文学家观测超过10亿个星系,确定这些星系的位置、形态、亮度,并绘制出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从目前全球规划看,在2025年至2035年间,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在其工作的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内,可能是能力最强的太空巡天望远镜,其设计指标很多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是膨胀的,也可以测出当前的膨胀速率。但宇宙膨胀速率是不是变化的?到底是什么支撑宇宙的膨胀?这是当今物理学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天文学家将通过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研究宇宙中物质的演化,去测量宇宙的膨胀历史,这有望揭开新物理学边疆的面纱。”李然说,它能帮助天文学家绘制接近100亿光年的暗物质地图,以推测暗物质是什么,去解答宇宙的另一基本问题。

“它还可以观察太阳系中的大行星。比如天王星还没有轨道探测器去观测过,它的轨道周期为80多年,哈勃望远镜已经监测了很多年,等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升空后,哈勃望远镜可能不再工作,所以人类要想知道天王星在一个完整轨道周期里是怎样的,中国可以贡献这部分知识。”李然表示。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还能做很多非常有趣的观测研究,比如它可以绘制出精确的银河系尘埃地图,观测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吞噬物质,通过高对比度直接成像,拍摄研究暗弱的系外行星,有可能发现新的特殊天体。

也有人会问:中国不是有天眼FAST吗?为啥还要发射巡天望远镜?据介绍,两种望远镜性质是不一样的,中国天眼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大锅”主要接收宇宙中的无线电波,从而研究宇宙当中的致密天体,如脉冲星以及无线电波段的天体,这些天体在可见光波段是看不见的。而巡天望远镜属于光学望远镜,它将帮助天文学家观测超过10亿个星系。

为什么要把望远镜放到太空?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让人们第一次看清了地球附近的天体。自此人类的目光正式投向浩瀚星空。这种光学望远镜针对的是可见光频段。但是,地球的浓厚大气、电离层、臭氧层和地磁场等“联合”起来,阻挡了宇宙中绝大部分高能粒子和电磁波抵达地表,让人类“失明”“失聪”。

很多人小时候都唱过一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星星之所以会一闪一闪的,就是由于大气端流的遮挡。由于大气的存在,即使在地球上最优的观测点,望远镜在光学波段的分辨能力也很难持续超过0.7角秒。而宇宙中大多数星系只有几个角秒大小,很多遥远的星系在地面望远镜上根本分辨不出任何结构。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就是为了屏蔽大气污染、光污染等因素的干扰,进行更为清晰的观测。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送到距地面约6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自此,人类有了第一颗太空之眼。自升空以来,哈勃望远镜已拍摄了30000多个天体的照片,建立了50多万个影像档案,曾观测到星云、黑洞等多种宇宙奇观。

2021年12月25日晚,历时25年研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升空,奔向离地球150万公里外的地方,它是史上第一款超级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口径达到6.5米,太空观测能力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100倍,不仅为了仰望星空,更是为了探究神秘宇宙与人类文明的本质连接。

我国的巡天望远镜升空后,将能精细观察成千上万的星系,“它会带来非常精美的宇宙图片,让普通人真切地感受、理解宇宙。”李然表示,按照计划,“巡天”望远镜工作前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将致力于通过对天空的广泛观察,来了解宇宙的历史和演化。未来,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将成为旗舰级空间天文设施,为人类带来对宇宙的革命性认知。

【编辑:刘欢】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793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