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最美同行者 共画“同心圆”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12 15:17:47 0 山西 山西省 统战部

本报记者 杨杰英/文

山西省“三晋巧姐”赴新疆开展手工技能培训。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供图

搭建晋疆互利共赢平台

放大产业援疆效应

十年援疆路,浓浓晋疆情。10年来,山西省坚持人文相亲、心手相连,把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搭建晋疆两地互利共赢平台,放大产业援疆效应,晋疆共画“同心圆”。

2015年以来,山西省总工会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被吸纳为省委、省政府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会组织,针对新疆三个受援单位工作实际和受援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高层次谋划,重点突破,推动援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在对接机制、援助方式、援助项目和实施效果上的4个“突破”。

山西省总工会援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从设施援疆、文化援疆、民生援疆、人才援疆、产业援疆等各方面统筹着力,援疆工作硕果累累。

2017-2021年,全省工会累计向援助的三个单位——新疆昌吉州阜康市总工会、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和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总工会及所属团场(乡镇)工会投入援助资金4065.872万元人民币;完成对口援助项目167项;晋疆两地工会职工交流155批3875人次,工会干部培训34批615人;职工技能培训5050人。晋阜职工服务中心、“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职工书屋、职工之家、职工转型双创基地等一批项目和设施的建成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受援地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并连续5年在全国工会援疆援藏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

在文化援疆方面,依托山西的深厚文化底蕴“送文化”,在受援地举办“山西省工会文化援疆职工优秀摄影作品展”;举办“书画名家走天山”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全省当代书画、摄影艺术名家,走进新疆“送资金、送文化、看成果、进社区、走边防”,开展“文化援疆小分队赴受援地培训交流”活动。为受援地的团场、乡镇(街道)工会全部建立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得到受援地各族职工群众的高度赞誉,新湖农场等单位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

李安平带领企业积极投身到脱贫事业,为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供图

晋商李安平:

用实际行动诠释民企责任与担当

“穷则思变,艰苦创业;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作为新一代晋商典范,山西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身上有着传统的晋商精神。

李安平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瘠、落后的农村。早日改变家乡面貌成为他最大的梦想。在1993年创业之初,李安平就确定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并将此作为毕生的使命与追求。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李安平和他的振东集团,围绕中药材产业,以“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高管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责任到人,实现了产业振兴与富民同步。

振东集团已在全国6个省和山西19个县发展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80多万亩,带动了22万农户稳定增收。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了全国扶贫十大案例,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李安平看来,振东不仅是振东人的企业,更是社会的企业。振东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慈善和产业扶贫事业。振东集团专门设置“扶贫办”,形成了“二日一天使”法定公益模式,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达7.23亿元。

目前,振东集团拥有“山西最早进入全国500强的非资源型民营企业”“山西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等多项荣誉。

李安平则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进个人”“202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医生赵爱斌: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在患者眼中,他是个好医生、救命恩人;在同事眼中,他是榜样、良师益友……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爱斌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赵爱斌,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重症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甲流等公卫传染病危重症救治工作,2009年参与了国内年龄最小H5N1禽流感患者的成功救治和山西省历次重大疫情危重症的救治。他积极探索推进国内“结核病学”和“重症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机融合,提出了救治“重症结核性肠梗阻”的“太原方案”。

疫情防控期间,赵爱斌为新冠肺炎山西省救治专家组成员,担任太原市救治专家组组长、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负压一病区主任,负责集中救治全省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长期忘我持续坚守在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救治一线,随时处于工作状态,每日工作超过十几个小时。

他带领团队坚持“以拖带变”“防患于未然”的新冠肺炎救治战略,并结合国家动态更新的救治指南,形成了一整套有山西特色的救治理论和救治经验,成功救治24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为保障全省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山西省卫健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赵爱斌被农工党山西省委会授予“重大贡献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山西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良杰为果农讲解种植技术。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供图

果农致富的领路人杨良杰:

三十年坚守农技推广第一线

“我是农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农民增收,过上好日子。”近30年来,杨良杰带领团队,扎根农村基层,坚守在农业科技服务第一线,专注做好一件事:帮果农产好果,卖好价,早致富。

杨良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运城市委会副主委、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获得“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众多荣誉。

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的杨良杰,通过“傻瓜式”果业技术创新和“保姆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带领中农乐“乡土能人”讲师团队每年平均开展五六千场次的新技术培训,受惠农户数百万人次。

从2004年开始,杨良杰创立了中农乐果业专业合作社,并办了一份专门服务果农的《果业科技与信息》,用“接地气”的文字图片指导果农搞生产,还把苹果、桃、梨、杏、葡萄、樱桃等北方各类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绘制成彩色挂图,把专家在园里的具体操作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果农。

他和中农乐团队共编辑出版了400多期1400万字的技术手册,赠送技术挂图800多万张、技术光盘68万套、技术手册86万册。这些“技术明白纸”被农户张贴在炕头或果园看护房内,成为农户名副其实的“致富宝”。

2014年,杨良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开发出了“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目前,这款APP下载注册用户超过40万户,实现了农户学技术完全无障碍。通过这个平台,全国8200个农户的果园已经完全实现果品追溯到户,形成了“有身份证的水果”品牌,比当地的其他农户收入高出15%-30%。通过这个果品溯源体系进入市场的“有身份证的苹果”累计销售达10万吨,涉及农户7000余户,平均销售价格比一般农户高出21%。

杨良杰带领中农乐技术团队,在全国果区建立了四千多个果品示范园,带动当地果农跟着榜样干,普遍实现提质增效。他建设十大果业示范基地,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的发展新路径,形成了帮助贫困户有效脱贫和持续增收的“中农乐产业扶贫模式”。

这种靠技术精准扶贫的做法,不但把贫困户“扶了起来”,更让他们“立得住”“站得稳”,使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有机衔接。

近30年来,杨良杰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与农业有关,都与农民有关。“在农业创新之路上,我会继续发扬三牛精神,埋头苦干,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力量。”杨良杰说。

常明昌教授 受访者供图

“田间教授”常明昌:

科技扶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很开心!祝贺中阳县黑木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常明昌的微信朋友圈里,难掩喜悦之情。在他的心中,利用科技带动农民致富是其毕生的追求。

常明昌,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奠基人”。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37年来,常明昌在80多个县进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帮助建立山西最大的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北冬虫夏草基地,带动4万多农户脱贫致富,产生经济效益累计达到42亿元以上。

位于吕梁山的中阳县,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县。作为九三学社成员的常明昌,受邀带领团队为中阳当地制定木耳发展规划,并指导农民栽种木耳。

2020年3月,常明昌担任中阳县食用菌产业顾问,手把手指导农民种菇。他的微信里有几十个食用菌栽培群,每个群有上百人,他经常往群里发栽培的注意事项,又跑到田间地头教农民。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和团队在中阳县首创了黄土高原“夏栽”木耳新模式,帮扶该县打造了可年产5000多万袋的华北最大的现代化黑木耳基地。

长期以来,常明昌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发表论文238篇,出版著作15部,培育新品种2个,授权专利6件,创立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新模式,完成技术标准19项,建立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承担28项国家省级项目,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探索出从庭院技术到产业化技术再到工厂化技术的产业扶贫模式,仅香菇栽培技术推广就在临县、广灵县等形成5个产值过亿元的基地县。他的先进事迹入选科技部汇编出版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制订完成了“香菇工厂化发菌周年出菇技术规程”,在山西7个地级市推广实施,带来经济效益5.78亿元,孵化出了临县、交口、广灵、万荣和高平5个产值过亿的基地县市,对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借助山西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常明昌和他的团队帮助31家企业建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推动山西食用菌产业,由2009年的总产量9万吨、产值5亿元,发展到了2021年的41万吨、产值逾33亿元,使山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一跃走到全国前列。

常明昌先后被授予“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全国食用菌产业科技扶贫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成果播在大地上,受益农民千万家。为了做好科技扶贫这篇久久为功的大文章,常明昌现如今仍奋战在一线。

【编辑:唐炜妮】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788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