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哈尔滨新区:勇担使命,在改革创新开放中超速奔跑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26 09:08:15 0 哈尔滨 新区 五年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作为我国最北国家级新区,五年来,哈尔滨新区坚持高位谋划、勇担使命、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建起一座新城,创造一个奇迹。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全市,多项指标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晋位提升,对省市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勇担使命有高度改革创新有深度

扬帆启航,方向至关重要。

作为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被国家赋予“三区一极”的战略定位,被省市赋予“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发展定位。

2019年,随着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设立,哈尔滨新区成为东北三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新区、自贸区、高新区、经开区、行政区于一体的“五区叠加”的改革创新实验田。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将国家战略、省市定位,以及“五区叠加”体制机制优势,具化为“引领龙江改革开放”“重构哈尔滨城市架构”“重塑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三大使命,对标浦东、复制深圳,全力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围绕“三大使命”,哈尔滨新区改革创新,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哈尔滨新区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突破。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梯次推进各类改革创新项目553项,其中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22项,深哈“飞地经济”模式等3项改革举措得到中央深改办高度认可。

重点改革领域亮点纷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领先,在全省率先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照为主、承诺代证”等系列改革,行政审批集中度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首创“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的综合执法治理模式;民生领域改革大胆探索,深入实施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教育综合改革,获批“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现教育事业弯道超车。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206项,“带土移植”深圳特区经验45项,推出105项制度创新案例。

哈尔滨新区通过改革创新带动各类要素高度集聚、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汇聚各类人才33.5万人,集聚金融类机构495家、各类投资基金115只,主板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13家,新增市场主体4.4万户。

抓产业重科技有“长度”更有“黏度”

“企业是衣食父母,产业是立身之本”,这是五年来哈尔滨新区上下形成的共识,也是新区的强区之本、富区之道。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大气魄、大手笔推出一批重磅惠企利企政策。相继推出“黄金30条”“新驱25条”“助企上市10条”等系列“政策组合拳”,并向全社会承诺:“其他地区有的政策,新区都可以有;其他地区没有的政策,新区都可以谈。”

五年来,新区累计兑现政策资金22.6亿元,惠及企业近千家。

充分释放的政策红利,吸引363个产业项目落户,协议引资额4623亿元,7个世界500强企业扎根新区,9个超百亿项目落地开工。累计推进省市重点产业项目132个,完成投资573.8亿元;打造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5个,新规划建设产业园区8个。深圳经验+新区速度,让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迅速崛起,一期科创总部项目提前投入使用。以利民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主体,助推全市成功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区为牵引,推动全市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386家,同比增长77%;净增292家,占全省净增数的37%。总量达到670家,占全市的40%以上,占全省的25%。专精特新企业51家,占全市的30%,全省的15%。隐形冠军企业7家,占全省五分之一。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9%,远超全省(1.26%)和全市(2.29%)平均水平。全区现有各类孵化器54家,孵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2268家。

对外开放有广度对内合作有宽度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着力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始终“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坚持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创新设立了法人机构性质的自贸区管理局,实现“三局、一中心”合署办公。总体方案实施率达到100%。自贸试验区法庭、检察室获批成立。与黑河、绥芬河等片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了与哈综保区、冰城海关的联动合作。

对俄合作主题愈加彰显,金融合作拓展至资金清算、外汇交易等11个领域,对俄金融结算中心在新区挂牌。成功引进俄运通、龙链通、万科中俄产业园、中俄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落户片区。启动建设了B型保税物流中心、对俄科技离岸孵化基地,推动哈尔滨全球商品贸易港、对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投入使用。

深哈合作成为区域协作典范,实施合作项目37个,哈尔滨新区深圳展示服务中心和招商代表处启动运行,高标准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7.4亿元,科创总部项目建成并全面启动招商,累计注册企业339家,注册资本达到105.8亿元,华为鲲鹏、华付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国际人才工作站、深圳国际仲裁院等机构投入运营,特别是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带土移植”深圳特区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成为龙粤对接、深哈合作的“新标杆”。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企业数量分别增长33倍、26倍,进出口国家增至73个,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外资企业增长53.8%。

民生有“厚度”民心有“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用“钉钉子”精神,大力补齐民生短板,让民生更有“厚度”,民心自然有了“温度”。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新建道路四通八达,大型综合医院相继开工建设,各大名校争相落户、名师纷至沓来。

据统计,五年来,哈尔滨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280.8亿元,撬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千亿元。新增道路134条段、129.4公里,直通利民开发区的阳明滩大桥北部连接线正式通车,滨北公铁两用桥建成投用,贯穿江南江北公交线路达到61条,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五年来,哈尔滨新区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194.3亿元,与上一个5年同比增长131.9%。开发就业岗位5.2万余个,安置就业4.5万人次,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年工程”圆满收官,118件惠民实事如期兑现,脱贫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五年来,哈尔滨启动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增公办幼儿园12所,引进14所优质名校入驻,提供优质学位4.1万个,吸引名师、名校长、名校毕业生545人来新区从教,基础教育生源年均增长8%以上。

五年来,新区二级以上医院达到10所,全区各类医疗机构增至286家。一次性引进3家三甲医院。

宜居宜游宜业的新环境,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新区。到目前,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共有常住人口80万,比新区获批之初增长近60%。

历经五年深耕,哈尔滨新区已经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

“当好全市全省改革开放‘试验田’、高质量发展的‘丰产田’,力争在贯彻‘五个率先’要求上当尖兵、作示范,在实现‘七大都市’目标中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贡献。”这是哈尔滨新区设定的下一个新目标。

未来,一座宜业宜居宜游、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区,将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松江北岸徐徐展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99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