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王毅: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守护世界和平安宁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24 12:06:00 0 安全 中国 和平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关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这一重大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主席心系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国领袖风范,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深刻领会全球安全倡议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当前,人类还未走出疫情阴霾,乌克兰危机硝烟又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人类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安全,繁荣就是无本之木。全球安全倡议直面世界之变,回答时代之问,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供了新方向。

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当今世界正前所未有地面临分裂的危险。一些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借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借规则之名行“双标”之实,借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严重破坏国际安全秩序,加剧全球安全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真正多边主义理念,呼吁世界各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零和博弈、阵营对抗过时观念,倡导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响应了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疫后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通胀压力持续上升,金融、贸易、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各种危机接踵而至。少数国家大肆出台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别国经济科技发展进行打压遏制,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困难。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全球安全倡议与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呼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在国际社会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各国促民生、谋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二、准确把握全球安全倡议的逻辑体系与理论创新

全球安全倡议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成果,更是对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的扬弃超越。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等。“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理念指引。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亚信上海峰会首次提出新安全观以来,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已经成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破解安全难题的“金钥匙”。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战火阴云笼罩的今天,新安全观的意义更加凸显,将进一步推动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深植人心,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越走越宽。

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前提。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内政不容干涉,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必须得到维护。历史反复告诫我们,唯我独尊、以强凌弱是动荡之因,丛林法则、强权逻辑是战乱之源。面对剧烈变化的世界,我们要反对霸权侵犯主权,坚持主权独立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根本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承载着世界人民对两次世界大战惨痛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凝结了人类实现集体安全、永久和平的制度设计。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下,我们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摒弃单边主义和一切形式的伪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未经联合国授权、与联合国宪章精神相违背的家法帮规。

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重要原则。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也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的安全利益都是彼此平等的,也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国家的正当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不应被长期忽视和系统性侵犯。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长久之道在于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从而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必由之路。国际实践充分显示,战争和制裁都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之道,只有对话协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最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应旗帜鲜明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反对任何势力借机煽风拱火、阻挠破坏和谈,各方共同致力于降温灭火、维稳劝和,鼓励冲突各方谈起来、谈下去,以对话建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

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和领域更加宽广,呈现出更加突出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需要安全思维不断创新,安全合作与时俱进。面对地区争端、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不应让任何国家成为世界孤岛,各国必须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三、传承弘扬全球安全倡议所植根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

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来源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与智慧。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大国典范。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从来不搞代理人战争,不参加或组建任何军事集团,是全世界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目前,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也是五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始终做守护人类和平安宁的中坚力量。

中国始终坚持履行国际责任,坚定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历来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迄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已签署或加入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在内20多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合作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挑战,向国际社会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宣布“双碳”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坚持对话协商方式,坚定做热点问题的斡旋者。中国坚定站在和平对话一边、站在公道正义一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积极劝和促谈,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肯定。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先后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支持中东国家和人民团结协作解决自身安全问题,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积极推动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国坚持并行推进半岛和平机制和半岛无核化进程,均衡解决各方合理关切。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主动开展国际协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阿局势平稳过渡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全面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主张和政策目标

思想引领方向,行动成就未来。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繁荣。

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机构是践行多边主义的主要平台,也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基本框架。要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煽动对抗分裂,反对搞拉帮结派的“小圈子”,反对打着所谓“规则”的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反对将世界拖入“新冷战”的阴云下。

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大方向,共同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要加强国家间战略沟通,增进安全互信,化解矛盾,管控分歧,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积极探索国家间合作,扩大安全利益汇合点,构建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国际和区域安全格局。大国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负有特殊重要责任,要坚持公道,鼓励对话,根据当事国需要和愿望劝和促谈、斡旋调停,做和平的“稳定器”而非冲突的“鼓风机”。

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共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面对多样化的安全威胁,各国应团结合作而非单打独斗。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团结抗疫,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要携手应对恐怖主义这一人类的共同敌人,推进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推动完善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新疆域治理规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防范化解安全困境。

兼顾发展与安全,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复苏。更加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消除发展鸿沟,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坚决反对脱钩、断供,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突出位置,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努力搭建地区安全新架构,共同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亚洲是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应当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安全新架构。要根据亚洲国家发展程度、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打造相互尊重、开放共融的亚洲安全模式。坚决反对借“印太”战略分裂地区、制造“新冷战”,反对借军事同盟拼凑“亚太版北约”。坚定维护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中国愿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落实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开辟出迈向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康庄大道,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

(作者:王毅,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编辑:张燕玲】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86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