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媒体:约定俗成的“儿童食品”亟待后置规范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9 06:04:29 0 儿童 食品 标准

时本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热衷于购买打上“儿童”标签的食品,推动“儿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多位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专家建议,“儿童食品”应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儿童药品一样建立科学的标准化认证制度,切实满足儿童阶段的身体、骨骼、大脑等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4月18日《法治日报》)

“儿童食品”虽非法定分类,但这个概念的出现有其合理性。服装有成衣和童装之分,药品有成人版和儿童版之别;奶粉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段,还有不同的段位。既然如此,针对儿童推出专属食品,看上去也理所应当。并且,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期,对营养成分有不同于大人的要求,对问题食品也更为敏感,让“儿童食品”成为一种类别,并赋予其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这样做既科学又契合社会期待。

当前,打着“儿童”标签的食品十分常见,不仅充满了食品货架,而且有不少超市还专设“儿童食品”专柜。“儿童食品”的市场普及率越来越高,这首先与商家生造概念、借机营销等因素有关。但商家营销也并非空穴来风,民众更加重视儿童食品安全、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承担更大的食品开支,这种普遍存在的消费心理,是推动“儿童食品”走红市场的原动力。再加上社会对于儿童有特殊关爱,认为“儿童食品”优于普通食品,也不是不能理解。

不管是否愿意,“儿童食品”已经成为客观存在,并且不仅存在于货架上,而且还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儿童食品”是一块难以割舍的市场蛋糕,商家当然不愿拱手相让,在标准与规范缺乏的背景下,商家只能自行其是,不仅自定标准,而且还将解释权掌握在手中。这样就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一旦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没有专门的标准来明确它差在哪里、该如何改进,对“儿童食品”的监督也容易成为一本糊涂账。

与“儿童食品”有关的一些乱象存在已久,除了因为商家不当营销和刻意炒作之外,没有纳入分类、定性不清、标准缺失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国内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要求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要做到少添加糖盐油。然而,目前类似的标准很少,而且也不具有强制性,难以对包括儿童零食在内的儿童食品进行有效规范。

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制定相应法规、推出行业标准和监督办法,按年龄段对儿童食品原料要求、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等提出具体要求,变商家说了算为法规和标准说了算,让儿童食品真正名副其实,能够满足儿童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也让“儿童食品”不再成为一个噱头,而是真正成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理想食品。

漫画/陈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47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