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国际锐评|中国空间站为何被联合国称为“伟大范例”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6 21:31:12 0 中国 空间站 神舟

4月16日上午十时,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在轨183天后返回地球,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世界为之瞩目。“祝贺摘星星的中国航天员!”伊朗驻华大使馆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文祝贺。对中国而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的这一刻,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推动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实现往前迈了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神舟十二号绕飞地球11圈、历时一天多才回家,神舟十三号绕飞地球5圈、仅用几小时就回到了家。这个时间甚至比地球上跨城市出差还要短,技术的创新突破令人惊艳。

值得称道的当然不只一项。过去半年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漂亮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三名航天员两次出舱、进行了众多科学技术试验、通过太空授课与国内外学习互动等,创造了多个“首次”,带给全球许多独特的太空新体验。

一周前,在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大使馆内,中国航天员与美国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老师进行了“天宫问答”活动。“在空间站怎么吃饭”“航天员的训练和娱乐方式都有哪些”……美国小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线参加了这次活动,他期待,“人类能够共同努力,在火星和其他星球上建立可自给自足的文明”。这份努力当然包括中国空间站的建设。

今天,当人们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欢呼时,更应铭记的是中国载人航天成就的来之不易。自1992年确立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与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际合作,一步一步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如今,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目标是自主建设一个常驻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数年之后它或许将成为在轨的唯一空间站。这不仅是中国人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也是全人类合作探索太空新阶段的开始。

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评价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此外,多名外国航天员也表达了到中国空间站工作的期待。德国航天员马蒂亚斯说,他已经学习了多年的中文,“就是期望有一天可以登上中国的空间站”。

外太空属于全人类。早在1985年,太空探索者协会执行理事长安迪·特纳奇就表示:“我们虽然没有共同的语言,却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探索太空并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同一个地球’。”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家”,见证中国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35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