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上观新闻:很多和上海疫情有关的谣言,是这样诞生的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0 10:20:31 0 谣言 上海 居民

任翀/上观新闻

近日,上海辟谣平台每天都能收到网友提供的辟谣线索。很多网友说,有些信息看起来不像真的,但又找不到权威解释,希望上海辟谣平台核实澄清。上海辟谣平台在查证的同时,也在分析这些谣言的诞生传播过程。

“只是猜测”断章取义

不难发现,群聊的截屏只能表示聊天内容的一部分,这就给了极少数好事之徒断章取义的机会。网友们在发布信息时,尤其是猜测事情缘由时,也应当更加谨慎一些,避免被人利用。

上海辟谣平台发现,随意发布猜测消息是引发谣言的原因之一。

4月6日和7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4月6日,记者所在的小区正进行核酸检测。在三分之二的小区居民完成检测后,居民群里突然出现物业的通知,“今日核酸检测结束,医生刚刚接到通知,全部暂停,没下楼的居民不用再下楼了。”这下,居民群里疑问丛生,但对于大家的这些问题,物业和业委会都答不上来。

此时,有居民突然称:“因为××中心医院的医护集体感染了,所以医生被紧急撤回。”这一结论立刻引发其他居民担心。但官方渠道没有发布以上信息,当天为小区服务的也不是××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

接着,有居民在了解情况后表示,不少地区都有分批检测的情况,可能与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物业和业委会也随即安抚居民,表示没有医护人员集体感染的情况,并将及时通报后续安排。此时,那名表示“医护集体感染”的居民才表示,这只是他猜测的结果。

从上海辟谣平台近日澄清的谣言看,不少谣言正是来自猜测,尤其是群聊中的猜测。例如,此前有谣言称“‘大白’驻守上海某小区两棵树”。后经查证,谣言缘自小区某业主将个人猜测发入了聊天群,然后被截屏传播。

“善意提醒”难说善意

“合理想象”“善意提醒”“热心帮助”等都不能成为造谣或传谣的理由。在传播或转发提醒类、求助类信息时,建议了解一下前因后果,避免在无意中成为造谣者或传谣者。

还有一些谣言与“合理想象”有关。

某食品企业最近就被卷入一则因“合理想象”而产生的谣言:这家企业为保供开通了团购服务,一位团购业务联系人为了提高与小区“团长”对接效率,取消了私聊,将“团长”添加入群聊。此后,就出现了一张“团长转账后被拉黑”的聊天记录截屏。有网友在转发这张截屏时,加入了类似“已经报案了,骗了不止一个小区”的评论,引发市民关注。

在上海辟谣平台澄清事实后,添加“已经报案了,骗了不止一个小区”等评论的转发者也主动进行了解释。他们表示,添加这些内容的本意是想提醒别人注意团购渠道,而不是攻击相关企业。可是,很多网友指出,这类带有评判性质的“提醒”并不客观,不仅不能发挥提醒作用,反而引发误解,催生谣言。

事实上,在非常时期,不少“善意”都可能被误读。

有一个案例:有读者告诉上海辟谣平台,在小区群中看到居民反映,小区内一名独居老人与基层干部、志愿者产生纠纷,强烈表示要出门买菜。居民们觉得老人可能不会线上“抢”菜,决定发起关爱独居老人行动。这时,有了解实情的人告诉居民,小区内所有的独居老人都已由居委会登记,安排专人或志愿者对接服务,那名吵着要出去买菜的老人不是因为买不到菜,而是不放心别人帮忙采购,坚持要自己出门。那名读者说,幸好小区邻里之间关系一直和睦,而且有人说明了情况,否则,如果有人拍下老人与基层干部、志愿者发生争执的视频,再加上类似“独居老人不会抢菜求助无门,帮帮他”的文字说明,是不是也传播了谣言?

“亲密关系”博取信赖

很多网友都倾向于相信各种自称来自亲密关系的传言。究其根本,是因为造谣者也知道“亲密关系”更容易博取人们的信赖。

还有一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谣言,出自各种经不起推敲的“亲密关系”。

近日与“我妹妹的朋友”有关的两条谣言就颇为典型:一条称“我妹妹的朋友因接受不了孩子独自隔离治疗,自杀了”;另一条称“我妹妹的朋友因孩子高烧死亡,自杀了”。经过核查,两条消息均为谣言。其中的第一条是网友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造成“朋友的事情”与姐姐分享,又被姐姐以“我妹妹的朋友的经历”加以传播。这两名网友已被警方批评教育。而后一条谣言则将姐妹俩的对话再加工,成为一段新谣言。

虽然以上谣言已被澄清,但上海辟谣平台在梳理谣言线索时发现,很多网友都倾向于相信各种自称来自亲密关系的传言。例如,有一则并不可靠的“防疫提醒”谣言,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就以“亲戚的孩子”“同学的亲外甥”“邻居的医生朋友”等发布者身份,在圈群传播,但传播内容基本一致,而且每次都被辟谣。

类似的情况在最近出现的上海涉疫谣言中不罕见,尤其是近日与各社区是否解封相关的谣言频繁出现,发布者大多是“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乃至发布者本人。从调查看,有相当一部分造谣者只是为了出于博关注、博眼球,甚至炫耀自己的原因而胡编乱造。

“移花接木”惯用手段

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现象在视频谣言中颇为普遍。这类视频的发布者并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我在现场”“由我拍摄”的证据。网友看到这类视频,需多留一个心眼,查看一下发布渠道,避免被误导。

在核查、求证的过程中,上海辟谣平台也遇到很多有正义感的市民,主动提供谣言线索,并通过投诉、举报发布者、发布平台的方式,向谣言说“不”。

例如,上海一小区居民向上海辟谣平台提供了一个案例:他们在进行核酸检测筛查时,注意到志愿者清早就上岗服务。小区居民拍摄了相关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同时还注上了向志愿者表示感谢的文字。没想到,有自媒体将小区居民拍摄的视频与警方通报的“一男子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与人发生肢体冲突”的信息嫁接在一起。小区居民非常愤慨:“我们小区的‘大白’很认真,居民很配合,检测秩序很好,而且我们发布的视频写清了感谢之意,为什么要盗用曲解?”他们还发现,视频被自媒体嫁接使用后,又被进一步扩散,所以向上海辟谣平台求助,并向发布平台举报。目前,上海辟谣平台已督促相关平台删除视频。

上海辟谣平台发现,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现象在视频谣言中颇为普遍。这类视频的发布者并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我在现场”“由我拍摄”的证据;相反,相关视频的清晰度、完整性都与正常拍摄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建议网友在看到视频类信息时,多留一个心眼,查看一下发布渠道,避免被误导。

抗疫初期,社会就有共识,要谨防谣言造成的“次生疫情”,不能让谣言破坏防控大局。

4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中号召:“我们的党员同志要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对干扰和破坏抗疫大局的各种行为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各种噪音、杂音特别是谣言要主动发声、澄清是非,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上海辟谣平台呼吁,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市民不要随意猜测、不要随意转发,避免为谣言滋生提供机会;党员更要带头,多关注权威平台、权威信息,对已经澄清的谣言要主动向身边人说明、及时举报,为战疫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01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