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0 10:17:11 0 疫情 农时 吉林市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同时也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春种才能秋收,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但是今年这个春天,疫情是一场特别大的”倒春寒“,对于吉林这个粮食大省来说,疫情的封控已经大面积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可是时间也到了四月快中旬,这是春耕的重要时节,一方面,粮食安全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吉林省的疫情得到了一定有效地控制,所以从本周开始,种地的农民要返乡回到土地的旁边。人怎么动?而种子化肥等物资又如何到位?如何不让土地撂荒?

简化办理流程助力农民朋友尽快返乡备耕


清明好时节,耕种正当时。一场由南到北的春耕生产环节已经逐渐拉开帷幕。对于正在经历新一轮疫情影响的产粮大省吉林来说,这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因当地的中高风险地区里面有不少都是在农村,城市内各区域也在进行着不同等级的封控管理。而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时不等人,怎么能让滞留在城里的这些农民尽快返乡种地,成了当务之急。

达屯村村民 杨雪丽:心里肯定是慌,在县城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回去种地,这都4月份了,在家里天天那么想,农民就以地为本,春天不种,秋天收啥。

来自吉林市永吉县达屯村的杨雪丽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为了孩子上学,早早来到县城生活陪读。但每当播种和秋收的季节他们都会返回村庄耕种,以维持一年里的基础菜物和家庭收入。这次农时到来,原本按照吉林市的封控要求他们需要被隔离到五月才能返乡,但在吉林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春耕返乡人员流动管理的相关通知后,他们的回家之路提上日程。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 耿建仁: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4月4日,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做了详细的规定。

可以返乡了,这对于很多因疫情滞留在长春市和吉林市无法返乡春耕的农民们来说,无疑是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根据方案规定,不管是封控区、管控区,还是防范区内,或者是在企业工地上闭环管理的农民工,只要符合相关核酸检测要求,都可以向所在地的社区提出返乡申请。

达屯村村民 杨雪丽:一听说可以返乡,就报上去了,两天就给我们来通知了,挺快的,我可高兴了,着急忙慌就下来了。

接到通知后,杨雪丽和丈夫驾驶私家车踏上回家的路。

针对一些疫情较重乡镇,吉林市采取了“四助四代”的方式,确保春耕生产能正常推进。作为已是低风险管控区的达屯村此次有返乡耕种意愿的人员有180多人,全部被批准返回。

吉林市永吉县达屯村党支部书记 高景和:到目前为止回来是78人,现在还有陆续往回返的,预计三天差不多全部返回。

杨雪丽夫妇回到村庄,经过登记后就可以回到家中。之前所处低风险防范区的他们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和为期七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便可以在村内自由出行。这七天内的生活基础所需则由邻里村民和村委会提供帮助。

目前已经返乡的杨雪丽,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她的几亩玉米地需要尽快准备种子化肥等大量农资,而更多像她一样滞留在吉林长春两市的农民,也在陆续踏上返乡春耕的路途,准备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刘长全:保春耕,它关系的可不仅仅是这一年的生产,是整个我们国家的这样一个食物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比传统意义上的“地误人一年”还要重要。

不误农时 不误农事保障农资运输绿色通道


在河北沧县,本周,许多农户开始对冬小麦进行浇水灌溉。春回大地,气候变暖,冬小麦经历了五个月的生长,进入拔节生长阶段,此时的麦苗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吃饱喝足以便快速成长。而偏偏在这个追水、追肥的关键时期,浇地和化肥的价格都有不小的上涨。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化肥价格普遍上涨。根据沧县农户提供的单据,一款40公斤一袋的氮肥,从去年3月的48元涨到今年3月的76元,上涨28元,涨幅高达58.3%。价格高涨再加上疫情下运输困难,导致一些农户买不到化肥。

沧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 王林清:在疫情发生之后运输不畅,小麦到这个季节应该准时追施尿素追施肥了,但肥料涨价涨得太厉害了,今年同期和去年比较一吨得超个三四百块钱,所以没有办法,合作社组织会员给小麦喷施叶面肥。

王林清的合作社有1300亩土地,假如全部使用尿素肥大约需要50多吨,按照现在2400元一吨的市场价,合作社得比去年多花将近2万块钱,况且也很难买到足量的化肥。为了不误农时,农户们采用叶面肥来替代化肥。

春耕时节,许多蔬菜瓜果也进入种植或施肥的季节。山东潍坊的菜农小益,在山东广饶和江苏宿迁新建了两个种植大姜的基地,姜种子已经在基地培育完毕,但是买好的化肥却因为疫情运送不过去。

山东潍坊菜农 小益:我们提前把生姜拉到广饶进行催芽,现在已经是超过28天,生姜应该是已经下地种植的一个过程,我们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定的潍坊的肥料,但是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物流车比较难找了,时间一拖,有一部分姜芽不能用了,每天都有损失。

姜种等不来底肥,就无法种植。为了将化肥尽快送往基地,小益不断咨询着疫情管控政策的变化,也不断寻找着能够配送的物流公司。

山东潍坊菜农 小益:挨个打物流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发,找了几十家物流车,问他们能不能到那个地方,中间转两三站,才能到。物流费涨价,基本上是之前的七八倍。

近日,黑龙江、吉林等多省下发关于农资运输保障的工作要求。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严禁随意堵路封路,保证公路网顺畅等。确保农资及时下摆到位,才能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防控、农时两手抓为农业销售保驾护航


嘉兴嘉善县姚庄镇,盛产番茄等农产品,是临近上海、江苏等地的菜篮子之一。400多农户管理着三千亩左右的番茄地,然而疫情袭来,三月中旬头茬番茄一上市便面临滞销,而当下日产量更是接近过百吨,一旦滞销,代价不可估量。

嘉善县姚庄镇副镇长 顾金海:我们姚庄没有深加工这一个步骤,都是时令的一些新鲜蔬菜,所以在保存上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疫情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也是感觉到有一点压力,如果是交通运输的渠道不畅,或者是销售量的一个急剧下滑,都会导致我们今年老百姓的一个收成问题。

这里的番茄很多曾被开进来的跨省车辆转卖掉,而截至本周,嘉兴依然有疫情,防疫要求人和物的流通变慢,车辆进不来,这些时令应季农产品销售慢一天都算晚。在本地保供内销、省内市县周转消耗之外,防疫下还是要让外省大客户开车进来。

只进不出,在姚庄镇成了可进可出,前提是省外低风险地区司机,要拿着健康绿码、不带星的行程码和核酸阴性报告,下车到高速卡口再做核酸和抗原检测,合格之后车身贴封条予以放行,开进交易场所。

嘉善县姚庄镇界泾港村党委副书记 沈冬明:从前一天办好通行证,有一个汇总给我们多少辆车来,先由农户把农产品运到我们临时交易的指定交易点外,再把车开进来进行消杀,消杀完后到指定的交易点外。我们装卸工人将番茄装运好之后,车子按原路返回,这个司机是全程不下车的。

政府制定标准化防疫策略,合法化外省车辆通行,并进行全流程防疫监管,而外省客户由县160多个农产品经纪人具体对接,保证每一个外省司机与农户农产品一一对应。在这样一个远离人口的露天交易所中,农户将农产品运进来之后便撤离,与外省车辆无接触,而第三方装卸工穿防护服,给外省车辆装货。疫情下,姚庄每天依然能保证七八辆外省车辆开进来,且并未发生一例感染。

保春耕,让人能回去,农资能下摆;保销售,让产品出去,农户除心病。在有疫情的春天里,保农时,保的是农民一年中的第一份收入,更是一年里种下的第一份希望。而各种形式的防控、农时两手都抓好的探索方案,就是努力方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00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