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黄河流域国家级保护区管理成效优良率超九成,保护成效明显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9 21:01:28 0 黄河流域 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的《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研究报告》对外发布,项目组对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保障、管理措施、管理成效、亮点工作与特色经验、负面影响等5个方面26项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总体优良率达91.5%。

此次评估对象为黄河流域所在省区(不包含四川)的8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7省区所有国家级保护区(不包含纳入国家公园试点范围的保护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范围内的国家级保护区。

总体来看,2016年以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保护成效明显。在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规章制度建立、资源本底调查、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恢复或维持稳定、自然资源本底和权属基本清晰、科研监测体系初步建立。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全社会提供了重要优质的生态产品与服务,对保障和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估结果显示,黄河流域97.6%的保护区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建立了较全面的规章制度,23.2%的保护区开展了一区一法建设。近年来保护经费投入逐年稳步增加,92.7%的保护区已建立了标桩标识、保护站、巡护道路、林火及病虫害预警网络、野生动物救助等基础设施。89%的保护区建立了长期固定监测样地并定期复查,98.8%的保护区近10年内开展过科学考察或专项调查,39%的保护区在近5年内积极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等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8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评估区域国土面积的3%,但覆盖了全国陆地26%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14%的重点保护植物物种。评估期内,40.2%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状况改善较为明显,中华秋沙鸭、细鳞鲑等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雪豹、林麝、华北豹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活动范围有所扩大,遗鸥、东方白鹳等指示性物种重新回归保护区并繁衍。8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了区域32%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以及青海湖、黄河三角洲等6处国际重要湿地,占评估区域国际重要湿地的50%。评估期内,黄河流域超89%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盖度保持稳定或有所提升,5年内平均植被盖度增加了2.7个百分点。

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碳固定能力分别为区域平均水平的1.6倍和1.7倍。评估期内,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固定等生态功能稳步提升,黄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得以巩固,下游湿地萎缩现象整体有所减弱。

评估同时发现,区域国家级自然区管理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不足,生态系统质量及功能易受人类干扰,社区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强化提升。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97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