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上海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郑军华:老人和儿童感染风险高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9 20:49:30 0 感染者 上海 疫苗

在4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透露了一组数据:自3月1日至4月7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3152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27131例、确诊病例4393例。

从上述数据来看,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过了96%。而面对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的现状,我们是否就可以以“躺平”的心态来面对呢?

4月8日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连线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总指挥、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他坦言,当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我们的态度必须坚决果断,行动必须更加迅速,这是基于对当前疫情形势、病毒特点、救治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科学决策。

郑军华具体指出两点原因: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传染性、隐匿性极强,社区传播仍有发生,且呈聚集性特征,这一病毒对我们人群所造成的影响并非像社会上议论的那么简单。

“从之前的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到现在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我们医疗队接诊的2万余名感染者情况来看,不少为老人和儿童感染,而这两类人群的感染者的存在,提示了这一病毒的危险性很大。”郑军华进一步解释,拿儿童人群来说,如果本身具有过敏性疾病、哮喘等基础性疾病,那么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这些疾病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生长发育方面也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一些变化。

郑军华还提到,上海是一个深度老龄化城市,拿老年人群来说,这部分人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尤其高,一旦感染新冠,极有可能会造成这些基础性疾病、慢性病病情加重的情况,如果选择“躺平”,无论是对于老年人还是儿童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另外郑军华也指出:病毒传播呈现聚集性特征,“在我们2个方舱医院接诊到的阳性感染者中,不少为家庭感染,除了夫妻双方一同感染,有些家庭的孩子也受到了感染,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取‘躺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导致传染的范围不断扩大,那么将有可能会带来很多社会性的问题。”

郑军华特别强调,当前,人类对于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科学的循证数据还不够完善,有必要本着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四大原则,第一时间找出传染源、感染源,第一时间收治、隔离,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管控,阻断传播源、传染源,切断传播链。

而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的情况,郑军华也强调,即使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同样会有很强的传染力,同时无症状感染者又具有隐匿性,一旦没有及时隔离,将有可能造成感染人数的几何倍增长。同时在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中,也有一部分会转为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临床上也仍然把他们当作确诊病例来看待。

郑军华坦言,目前吉林市已经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的目标,这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目前,国家给予了上海很多支持去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总共超过了3.8万人,在我所在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就有来自天津、湖北、江西的医疗队员超过了3500人。”郑军华说。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同时作为一名曾经援鄂的医疗队领队,郑军华认为,疫情的发生也在考验着城市的决策能力,尤其是医疗界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上海作为国际现代化城市,在迎接这场考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医疗服务能力、生活保障能力等,相信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最终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

相关新闻

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想想自己的父母亲人!RNA病毒专家这样说

浦东、浦西相继实行封控管理已有一段时间,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何时“解封”仍未可知。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东方网联系到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作为一名长期从事RNA病毒及神经疾病研究的医学专家,郑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

“第一点,中国14亿多人口虽然大部分人都接种了疫苗,但还有6000万到8000万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郑加麟教授例举了自家情况,“像我在外地的父亲80岁,他接种了第一针,我的母亲并没有接种。我的岳父岳母都是90岁,他们也还没有打第一针疫苗,这里面都有多种原因。”

在上海,大部分接种疫苗者集中在相对年轻群体,很多疫苗的研究数据也是在年轻群体之中。“目前的感染者大多是轻症或者无症状,如果老人没有接种疫苗,他们被感染的情况怎么样,我们没办法倒过来追踪(新冠)对老人带来的呼吸道以及重症的可能性。这也需要尽快给老人们接种上疫苗。”郑加麟教授表示,“这是我个人认为,从科学上来讲主要的原因。”

上海是一座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以虹口区为例,60岁以上的上海户籍人口占到40%左右。“确实是没有办法让老人,尤其是那些没有打过第两针、第三针的老人去做这样一个临床试验,对这些老人来讲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第三个原因是像新冠病毒这样的RNA病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老龄化社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长期的临床实验。2020年,《JAMA Neurology》杂志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华中科技大学胡波等团队对214位武汉感染新冠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88位(41.1%)为重度患者,有126位(58.9%)为非重度患者。研究发现,严重的新冠患者通常具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和骨骼肌症状。因此,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研究指出医生还应密切注意任何神经系统表现。“200多位病人里,有40%左右的病人感染新冠以后有神经精神系统的症状,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新的新冠病毒(Omicron)究竟对老年人今后可能带来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有怎样的长期影响,还需要去研究。“在这种情况之下,在这么多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或没有接种第二、第三针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在现阶段去坚持动态清零。”郑加麟教授说,“当然,这个代价是很大的。我们要加快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应该能探索出更优化的防控措施和替代办法。”

对老龄化的上海,应该更加谨慎地进行长期考量。郑加麟教授坦言:“这件事在科学界、医疗界,在各个阶层都有不同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存在,我的不成熟观点也是仅供大家探讨。大家可以多想一想,站在长三角、整个中国社会的角度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角度,可能会考虑得更多一点。”郑加麟教授表示,“去想一想自己家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能会更理解现阶段(为什么要)动态清零。”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96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