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会说话的文物”助力重庆旧城改造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5 22:32:14 0 重庆 风貌 渝中区

新华社重庆4月4日电 题:“会说话的文物”助力重庆旧城改造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伍鲲鹏

自长江北滨拾阶而上,踏过百年前的老城垣,沿解放东路西行至白象街,一座座精美建筑,讲述着重庆老城的繁华往事。走在重庆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古朴典雅的重庆老城铺展在眼前。

这里曾是重庆最繁华的街道,也是不少“老重庆”想“逃离”的地方。

脏乱差、棚户区、交通拥堵,回忆起多年前的南纪门街道,住户尹长华摇了摇头说:“那时,这一片都是矮房子、破房子。”商圈的高楼大厦与这里的棚户区形成鲜明对比,众多建筑文物隐藏在棚户区中,无人问津。

南纪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军说,南纪门街道地处重庆“母城”下半城,是渝中区最小的街道,面积仅0.65平方公里,却拥有19处文物和博物馆单位。

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让文物“开口”,创新讲述重庆“母城”记忆,成为渝中区旧城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走进位于白象街传统风貌区的重庆药材公会大楼旧址,凝聚了中西方特色的阁楼精致典雅,罗马柱上的浮雕样式全部取材于中药材。早在明末清初,药材公会大楼所在的储奇门片区就是重庆著名的山货药材集散地,成为鄂、湘、赣、粤连接西南各省的中转站。作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药材公会大楼见证了重庆药材市场的百年辉煌。

姜军说,对于传统风貌建筑,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重在保护、活化与传承,在保留历史文化风貌和原生态建筑肌理基础上,拓展公共空间、植入现代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与居民生活相融合。

如今,以药材公会大楼旧址为核心,正加快打造医药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布局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现场体验馆、药膳餐饮等业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周边传统风貌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努力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附加展示、旅游、购物、餐饮、体验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产业。

“近年来,我们集中对山城巷、十八梯、白象街三大传统风貌区进行产业升级,在风貌区引入一批具有山城特色、人文底蕴的商业业态,提升了风貌区的人气。”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迪兵说。

去年以来,山城巷全面改造,“棚户区”变人气“打卡地”;十八梯更新归来,城市文脉在发展中延续;白象街提档升级,唤醒重庆开埠文化的商机活力……

与此同时,南纪门街道已投入2.1亿元改造16个老旧小区住宅93万平方米、环境配套整治提升2.53万平方米,生态空间不断优化;推进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摆专项整治;对于影响街道形象的劳务市场、旧家具市场等,根据市场的功能作用和特点逐渐关闭,并加快重点区域环境提档升级、业态结构升级。

街道美了、文物“活”了、产业兴了,记忆中的“烟火重庆”重现。古厝城楼、特色民居、店铺作坊……传统风貌建筑以鲜明的地方元素讲述着重庆故事,承载着重庆人最浓郁的乡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87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晋ICP备2022003293号-1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