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开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5 21:09:30 0 重庆市 烈士 小萝卜头

来源:重庆发布

王红旭: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儿童牺牲。

袁隆平:为了能够让老百姓吃饱饭,奋斗一生

芦振龙:以一敌七,勇斗歹徒,身中二十一刀牺牲。

宋振中:新中国年纪最小的烈士,牺牲时年仅8岁。

……

今日清明,他们!我们从未忘记。

缅怀!

用生命托举生命的人民教师

2021年6月1日下午,2名孩童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中交茄子溪港长江段突然溺水,大渡口区育才小学35岁体育老师王红旭“百米冲刺”跳入江中救援,还有其他热心市民紧随跳江,在他们身后,多名群众手拉着手站在湍急的江水中,搭建起 “救命人梯”。

王红旭老师生前照。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供图王红旭老师生前照。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供图

在众人齐心努力下,2名孩童成功获救,王红旭却被湍急的江水卷走,不幸遇难。


清明期间,很多市民自发来到重庆龙居山陵园祭奠王红旭烈士,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用生命托举生命的人民教师。

缅怀!王红旭烈士。

“稻”念!

他的雕像前,遍是鲜花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一生的夙愿,就是让老百姓能吃饱饭,他也为此奋斗了一生。

袁隆平(资料图)陆波岸 摄/新华社袁隆平(资料图)陆波岸 摄/新华社

袁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不仅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4月2日,在西南大学校内,袁隆平院士的雕像前,堆放了满满当当的鲜花。这是袁隆平院士过世后的第一个清明前夕,不少西南大学学生,自发来到雕像前献花悼念,寄托缅怀与追思。

 学生自发来到雕像前悼念。图:西南大学 学生自发来到雕像前悼念。图:西南大学 学生自发来到雕像前悼念。图:西南大学

一日三餐,永远怀念!

一首小诗

1999年5月27日,原重庆市高新区公安处(现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石桥铺派出所民警芦振龙依法传唤嫌疑人魏某,但魏某伙同6名歹徒手持刀具暴力抗法,芦振龙以一敌七倒在血泊,全身留下21处刀伤,多处静脉血管、肌腱、神经等被砍断,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5岁……

芦振龙烈士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芦振龙烈士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芦振龙烈士的灵车驶向殡仪馆途中,众多群众静穆地肃立在公路两旁,目送灵车经过。(资料图)图:上游新闻芦振龙烈士的灵车驶向殡仪馆途中,众多群众静穆地肃立在公路两旁,目送灵车经过。(资料图)图:上游新闻

又是一年清明时,苍松翠柏慰忠魂。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二郎派出所社区民警曹兵,给曾经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23年前牺牲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芦振龙烈士,写了一首小诗。

 曹兵写给芦振龙的一首小诗。(受访者供图) 曹兵写给芦振龙的一首小诗。(受访者供图)

“振龙请放心。”曹兵说,“我们怀念芦振龙,我们不想再有一个战友像他一样离开。”

新中国年纪最小的烈士

宋振中(1941-1949)宋绮云、徐林侠夫妇的幼子。8个月大时即与母亲同时入狱,因长期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小,被难友们昵称为“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  图:红岩联线“小萝卜头”  图:红岩联线

1949年9月6日深夜,与杨虎城及父、母等同时被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公祠”,年仅8岁,解放后被评为烈士,是新中国年纪最小的烈士。


视频:布·视觉/邹乐

清明期间, 不少市民来到重庆红岩魂陈列馆,寄托哀思,缅怀英烈。

这5148个名字

他们让生命“重生”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有墓穴,没有照片,甚至没有骨灰,石碑上只有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名字,他们就是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

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 图:上游新闻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 图:上游新闻

位于重庆市璧山区西郊福寿园内的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里,他们的纪念碑肃然挺立,碑文上5148个名字按年份整齐排列。

这里的每一个名字,一撇一捺,一笔一划,不仅仅是他们留给亲人最后的纪念,也镌刻着名字背后的灵魂对这人间最后的爱与奉献。

致敬!这5148个让生命“重生”的名字!

“你许我秋毫无犯

我守你百世流芳”

在重庆市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五位无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今年60岁的赵福乾,在这里讲述了一辈子的红军故事。


他和父亲已先后守护烈士墓30余年,如今即将退休的赵福乾把红军故事传给四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

这样的故事,会被这些年轻人继续讲述,伴着赵福乾和他父亲移栽入陵园的“千年草”,一直守护这些烈士们。


无独有偶,在重庆石桥铺·屏鼎山墓园,有网友扫墓时发现一座墓碑刻满了文字,一位重庆籍的老红军长眠于此。

向他们,致敬!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

家国清明,共寄哀思!

今天,我们缅怀

一切为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

做出贡献的人

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86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晋ICP备2022003293号-1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