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清明,一首关于“归”的诗歌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5 20:42:24 0 清明 春雨 祖母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对春日最早的文学印象

来自陆游的一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早春雨后,空气清新,放翁客宿京华,适逢春雨,闻卖花声阵阵,叹世事之奇妙与无常。

“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即是春季的开始。”虽然气象学家如是定义道,可人们大街小巷的“寻春”都藏在生活的不经意间。有人说“春在卖花声里”,有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有人说“春在梨花”,而有的人更是偏爱楼底小学斑驳围栏上的迎春,它们都是春的使节,经过文学艺术的反复歌咏,成为镌刻在血脉中的经验,成为载体长期积累形成的自然和文化意象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文明。

在所有关于春的作品里,那一纸清明总在默默地唱着一首关于“归”的诗歌。取自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现代的清明节,融古时上巳、寒食、清明三节于一体,具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农耕底蕴。《岁时百问》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北半球日照明显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上升到12℃以上。清明前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谷纳新,是为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农田中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清明三候分别为“初侯,桐粘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因其深厚的农耕与文化底蕴,清明的食俗亦风味别具,馓子、发糕、麻糍、碧螺春等都是清明前后特有的美食,但我的最爱却是祖母的青团。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描述道:“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祖母的几十年都面朝着黄土,只上过村里的小学,没读过《随园食单》,不过她从祖辈那儿继承了异曲同工的制作方法: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再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将其揉入糯米粉中,做成碧绿色的面胚。随后将面胚分成数个大小均匀的面团,搓成圆润的碗装,包入豆沙馅和糖猪油丁,再搓成圆球。在蒸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20分钟即可出笼。

在人生的前十几年的清明节,我最爱的不是踏青扫墓,不是蹴鞠秋千,而是窝在这一方烟气缭绕的小小天地里,瞧着一个个翠绿可爱的小球儿从祖母粗糙而灵巧的指尖逐步成形、出锅、进入嘴中,有些温热,满口清香。到而今,嚼着外头买来的青团子,多了点油味儿和清明节的味道。

清明的雨,清明的烟,是悲伤,是哀恸,更是思念。因为懂爱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人,因为有了谁,条条道路都通向家的方向。如同归燕,南也是归,北也是归,无论秋天南飞还是春日北归,灵魂里,无非一个家在唤。陆游在诗的最后写到:“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我只想剪一段谁的思念当月光,伴着清明春雨落在家的屋檐上。

文字 | 植物实验191  程宇馨

图片 | 全媒体中心 蒋程 陈明菲

编辑 | 郭嘉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85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晋ICP备2022003293号-1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