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孤独的守墓人:用了10年,认全墓碑上的名字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03 16:37:07 0 墓园 老莫 墓碑

十年过去了,老莫还是在扫地,没有升职,没有降级,就是不断地扫地。 

老莫是守墓人,从事着这个世界上看似最“肤浅”的工作,却无意站在了生者与逝者中间——为生者照顾亡灵,为亡灵长眠守护。 

十年过去了,他和墓园发生了双生关系,这里两万多墓主的后人几乎都认识老莫,老莫也认全了墓碑上所有的名字,多少开始了解那些长眠的人的坎坷和艰辛。

慢慢地,老莫因为自己的职业而变得孤言寡语,他更在意倾听,感受落叶和风,语言对他来说似乎不再重要。

清明会过去,思念不会

3月18日,广州市满族墓园大门上贴上了一张新告示:从这一天起,墓园暂停对外开放,恢复时间将视疫情情况决定。

这一天距离清明还有半个多月,老莫对这样的告示习以为常了。在过去的两年里,每到清明前,都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关闭墓园。几年前墓园在清明的“热闹”景象慢慢在老莫心里淡去。

不过对故人的思念,并不只发生在清明节。老莫说,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总有逝者后人来扫墓。

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祭祀  图源:视觉中国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祭祀  图源:视觉中国

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时代周报记者走进墓园大门,一节上山的楼梯坡道,似乎是为了消耗吊唁者的精力,亦或是让造访的人平复内心躁动,以宁静平和的心情,穿过拱形门洞,便会被一片依山而建的墓园所震慑。庞大的墓群,密密麻麻的墓碑,从山脚延绵至山腰中的密林。

就当在惊叹与这一排排整齐的墓碑时,老莫推着三轮车,穿着雨靴从身旁经过,他微微笑一笑算是问好,便弓着腰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落叶,落叶一边扫,一边落。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三年间,清明祭扫活动的方式也从最初的一大家族聚集扫墓演变成如今的错峰祭扫。 

这一天,每块墓碑前都空空如也,没有祭品,没有灯油火蜡。老莫说,时候未到……

大多时候,他的言语总是如此精简,就像在刻意回避什么,就像人们对这个职业有种不自觉的避讳一样,与其让人感到不舒服,老莫选择提前关上心门。 

从工地到墓地

老莫是汉人,今年54岁,祖籍是广东清远,单调的人生经历,浓烈的粤语口音一点也没改掉。

在守墓以前,他在清远沙塘村的建筑工地里打工。那时候他40多岁,正是人生壮年,但要照顾老人,还有要读书的孩子,他只好选择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

“像我这样的人在工地里都是靠体力吃饭,平常就在工地里搅拌灰料、搬运砖石,偶尔会活水泥砌墙,后来年纪大干不动了,就找一些杂活做一做,给人跑腿送材料,虽然很辛苦,但有一份工资也都全都值了。” 

长期的风吹日晒,加上搬运重物,老莫身体渐渐吃不消。想着儿子已经进入职场,老莫就离开了工地。在工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这份守墓的工作。

一如人们死亡话题的回避,老莫没有说他家人是否支持他干这个,无论如何,这个男人对家庭做的已经足够。 

老莫守护的墓园  时代周报记者摄老莫守护的墓园  时代周报记者摄

但和现代商业社会里描述成功人士完全不同,老莫的付出是细水长流和小心翼翼的。为维持这份工作,他就在离墓园不远处租了一间四五百块钱的房间,一个人住。一个人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一个人安排自己的扫帚、簸箕和小推车——他的工作伙伴。 

刚开始接手守墓工作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做很久,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墓园,每天按时上班巡园、日常维护。日复一日,不管逝者的亲属来不来,或者什么时候来,他都在这里守着。

老莫说,除了逝者祭日和清明期间外,墓园都很清净。有时巡园过后,他会坐在门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感知大门外活生生的那个世界。 

渐渐地,他认识了越来越多前来祭祖的家属,家属也会常常跟他讲起关于自己祖先的故事,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他很高兴前来祭祖的家属和他谈心,那可以证明大家还是需要他的,不管是生者,还是逝者。 

如今,老莫在这片墓园里守了有十个年头,平日里前来祭拜的家属都亲切的称他为阿锋,他很喜欢这个称呼,觉得这个称呼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像是生者与亡灵的纽带,一方面守护逝者的安宁,另一方面承受生者的哀思,在墓园工作归属感越来越强,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长久的沉默与倾听,似乎养成了他拘谨和平静的生活习惯,他不会主动向别人诉说起自己的故事,但也不拒绝人们对他的工作报以的感谢。只是每次说完寥寥几句,他就会马上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对于看惯了生死离别、人来人往的人而言,人生与故事终究会淡去,不断飘落的树叶好像才是永恒。

守护这份安宁

每天清晨七点半,老莫会准时来到墓园,进入墓园后,就开始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巡园。

最初,这里只有300多个墓穴,曾经扩大过一次,如今占地1.3万平方米,共有1911个墓穴。巡园时老莫会一步步从山脚走向山顶,走过所有的墓碑面前,将墓园巡视一圈,检查这些墓碑是否安好,看到墓碑前的花倒了就会扶起来,墓碑脏了就用布擦干净,确保一切正常过后,才开始其它的清扫工作。 

老莫说刚来的时候,祭祀的家属几乎都烧纸钱、放鞭炮,可墓园里树多、风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火灾。后来,大家开始慢慢转变,文明祭祀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用鲜花和水果祭祀。 

老莫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每天看看那些鲜花和水果,枯萎和衰败了,就清理打扫干净。

清扫也是老莫一天里的重要工作   时代周报记者摄 清扫也是老莫一天里的重要工作   时代周报记者摄 

“我从来不算巡视一圈需要花多长时间,每天上上下下,就把它当做锻炼身体,有些时候走累了,我就会坐在墓碑旁看着逝者照片里的容颜,读读碑文,看着蓝天休息一会再去干活。”老莫说自己用了十年,把墓碑上的名字认全了。 

老莫说,在墓地的时间久了,也就看惯了生死离别,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令他揪心的故事。但每次还是会被悲伤的情绪所影响。“看到家属带着骨灰盒来,他们的哭声会让我很揪心,我能做的就只有看好墓园,守护逝者的安宁,抚慰家属,让他们放心。” 

他也会看到年迈的老人,独自来到墓园,静静地坐在某个墓碑前,双手反复抚摸碑面上的文字,一坐就是一下午,直到家人将他接走。 

对老莫而言,这份职业谈不上特殊,但是在传统观念里,死亡是最忌讳的事情,平时老莫难免还是得面对其他人对守墓职业的世俗偏见。遇到这种情况,老莫说他也只是挥挥手,不过多争论。 

但如何排解自己心里的情绪,没人知道。他说有时候,会在某个夜里,买瓶啤酒到公园里坐着,看看繁华世界里的活色生香。

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  时代周报记者摄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  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广州城里,这样的守墓人并不多,但他们几乎都有各自要守护的生者和亡灵,以及他们彼此的秘密。 

又是一年清明节,以守墓为生的中年人,也要开始他一年中最忙碌工作了。虽然现场祭扫暂停了,对于老莫来说,工作和还是和往年一样忙碌。清扫墓园、修剪花草,每一个墓碑,都要在清明前进行一次清洗。 

思念就像心里的杂草,割完一茬,又会长出来一茬。老莫说,今年大家没办法来祭扫,就只能帮他们把墓碑打扫得更干净一些,让逝者安宁,家属心里也会好过一些。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80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晋ICP备2022003293号-1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