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共饮一江水!云南日报联动7省市党报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11 15:38:34 0 长江 文化 国家

来源:云南发布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流淌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长河。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我国启动的第五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等。全国两会期间,云南日报携手四川日报、重庆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党报,推出“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联动报道,邀请滇川渝鄂湘苏浙7省市代表委员为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 郭大进——坚持规划引领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大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资料图 陈飞 摄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资料图 陈飞 摄

“昭通具有良好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正全力争取和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表示,希望通过片区建设,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推动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助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力度。杨峥 摄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力度。杨峥 摄

历史上的昭通,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促进;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县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如今的昭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链接点,以及内地通过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双向大走廊。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力度。杨峥 摄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力度。杨峥 摄

郭大进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建设将充分彰显昭通特色,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生态筑底、文化塑魂,突出做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文章。

在文化传承方面,深入挖掘以金沙江、赤水河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凝练文化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全力推进水富市“港园城”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昭通片区的重要节点,着力打造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观光带、赤水河流域红色旅游等一批特色景区景点和旅游品牌,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度融合,讲述好新时代昭通发展故事。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示范,扎实推进金沙江、乌江等绿色生态带建设,深入实施绿美昭通三年行动,推动长江“十年禁渔”落实见效,着力推动乌蒙群山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在绿色发展方面,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竹还果等工程,推动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修复,同时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以竹产品等深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努力实现流域发展与保护和谐共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 郑晓幸——设立“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 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品牌

郑晓幸郑晓幸

四川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区域,今年两会,来自四川代表团的代表郑晓幸也带来了一份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他建议,参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做法,设立并召开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品牌。

长江四川省宜宾段沿线。叶昌荣 摄长江四川省宜宾段沿线。叶昌荣 摄

郑晓幸认为,设立并召开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挖掘和核理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有利于盘活长江流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长江文化公园、甚至“一带一路”同步建设,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推动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

长江四川省泸州段。泸州市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尚威 摄长江四川省泸州段。泸州市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尚威 摄

郑晓幸认为,举办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应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办会”的宗旨,构建企业出资、公益参与的运作模式,围绕打造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坚持品牌化、社会化、融合化发展。他建议,应由国家部委牵头组开展前期调研、成立国家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论坛筹备组,由国家相关部委、长江流域地方政府共同主办,邀请国际知名人士参会,拓展国际视野。论坛举办期间,可同步召开长江沿线省市及部分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发展长江经济带文化联盟成员单位,推动长江文化整体联动、协调发展,探索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新模式。

郑晓幸还建议,应尽快开展长江文化资源普查,建立长江文化数据库,为社会各界参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学术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利用国家社科基金、文保基金、艺术基金等资源设立长江文化研究系列课题,加强长江流域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强长江流域城市的艺术创作生产,探索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曹清尧——将重庆段打造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

曹清尧 资料图曹清尧 资料图

今年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明确指出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清尧近来一直在精心准备代表建议,建议将重庆段纳入重点建设范围,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

重庆主城第一峡长江铜锣峡,整个峡江呈现出绿水青山生态路的美丽景观。特约摄影 钟志兵 视觉重庆

曹清尧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区市,其中长江重庆段达691公里,占长江总里程的11%。重庆的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璀璨多姿,三峡历史名人名篇闻名于世,珍贵文物不可多得,自然风光旖旎多彩,三峡水库世界奇迹……重庆拥有与长江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全市长江干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5155处,拥有重要文化资源124处,长江三峡重庆境内共有核心旅游资源246个,在长江干流全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代表性。重庆段理应成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主战场”。

曹清尧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自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就放在重庆,从此确定了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近年来,重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强力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长江重庆段水质常年为优,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上游责任”。

2022年2月23日,重庆广阳岛,夕阳下的油菜花田,吸引不少市民预约上岛欣赏美景。记者 谢智强 摄 视觉重庆

曹清尧在调研中了解到,重庆以三峡文物为重点,加强长江文化资源和长江文物保护利用,已完成《长江三峡文化发展研究》等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出版《近代川江航运史》《千古三峡丛书》等学术专著60余部,推出《长江文明展》等展览,着力阐释长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区域特征及价值理念,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

曹清尧认为,长江重庆段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基础扎实、重点项目成熟,最具备条件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推动文旅融合示范江段”。他呼吁国家相关部委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上予以重庆适当倾斜,特别是在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大对重庆三峡文物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合理统筹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将重庆段作为建设重点,建设长江文化公园示范区。同时,整合相邻省份和地区资源,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时代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 熊召政——“把一整条长江放在心里”

三峡大坝泄洪的壮观景象。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曙松 摄三峡大坝泄洪的壮观景象。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曙松 摄

“长江没有哪一段‘更重要’,只有整个长江‘都重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把一整条长江放在心里’。”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沿江各省纷纷筹划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势喜人,但我们不能认为哪个江段“更重要”,要注重长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从而统筹协调、协同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去年全国两会上,熊召政向全国政协提案建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研究,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进一步发挥生态、文化、旅游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形成“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动能。熊召政的建议,是首个见诸提案的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纳。

葛洲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葛洲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因为我是长江边上的人,我更多地以一种眷念的感情来述说我的家乡。”多年来,作为著名作家和文化学者的熊召政,醉心研究长江文化。他走过长江各江段,从长江源头一直走到长江出海口。

今年1月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熊召政非常高兴和欣慰。他表示,中央批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立项和建设,是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他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必将成为强化国家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必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与迈向未来重要的文化资源。

长江西陵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长江西陵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如何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熊召政认为,沿江各地既要注重彰显特色,也要注重整体把握。所谓彰显特色,就是沿江各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省长江文化资源,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在本省的项目设置和景区设置。所谓整体把握,就是在指导思想上不要说长江哪一段“更重要”,因为每一段“都重要”。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要从整条江来宏观把握,还要从气候、地质、水文、生态、人文各个方面综合研究长江保护和文化开发。

长江宜昌段。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曙松 摄长江宜昌段。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曙松 摄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如何传承和发扬长江文化?熊召政表示,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在挖掘各自江段优势和特色时,必须紧扣“文化”二字。他认为,长江文化包括两类,即生态与人文,这两方面都是文化,都要着力。例如保护白鳍豚,是长江生态文化,保护白鳍豚就是保护长江文化。所以,长江生态的保护和长江文化的发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要认真、都要做好。熊召政非常关注长江生态保护,去年他就长江生态保护提出过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改善长江水质问题的提案,另一个是关于洪湖综合治理的提案,均受到重视。而在长江文化的研究方面,他撰写过大量研究文章。他说,长江文化具有多元性,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三种文化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对这三种文化,各地都要认认真真地挖掘研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加以发扬光大。

熊召政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一定能建设好,一定能成为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的文化空间载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 鄢福初——彰显长江文化的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

鄢福初鄢福初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既要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的精髓,彰显文化自信,也要结合现代理念和时代特点,弘扬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在接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要从长江文化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征程上转化为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不竭动力。

位于长江沿岸的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一望无际的芦苇“绿海”随风起伏,与一江碧水相映成趣。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从历史中走来的长江,不仅有一汪碧水,更是一条文化的脉络。“长江历史文化资源深厚,湖南湘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鄢福初说,从屈贾开始的楚汉文化,到经世致用的湖湘理学文化,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孕育和诞生了屈原“上下求索”、杜甫心系民苦、范仲淹“先忧后乐”等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改造一新的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该公园以湖边绿道为主线,拥有1200余米洞庭湖岸线,通过景观重现昔日港口建设记忆,重塑那些逐渐消失的文化符号,注入新的洞庭文化内涵。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从当代文化资源来看,鄢福初表示,随着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也是长江生态带、长江文化带,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格局。

改造一新的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改造一新的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今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部署启动,湖南岳阳163公里长江岸线位列其中。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绘就了水天一色的巴陵胜状,“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为崭新名片。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或在水中游弋,或在空中翱翔,蔚为壮观。周洋 摄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或在水中游弋,或在空中翱翔,蔚为壮观。周洋 摄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在鄢福初看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仅只是基础设施建设,还要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经典文化公园,讲好长江沿线的文化故事,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千年文脉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岳阳市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的城陵矶港,长江流域首个巨型“胶囊”形散货仓库坐落于此,让这个老码头现代感十足。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目前,岳阳市围绕创建世界滨水公园城市、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最美长江岸线生态绿道、沿江环湖生态旅游廊道、长江生态文化展示基地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并率先启动湖南长江沿线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将“讲好长江故事”提上重要日程,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头麋鹿在觅食。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典波 摄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头麋鹿在觅食。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典波 摄

“这对于延续我国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鄢福初表示,文化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扛起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时代责任,为奋进新征程注入湖湘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推动长江文化资源在更高层面上联动共享

贺云翱 余萍 摄贺云翱 余萍 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贺云翱就十分关注长江文化研究,走遍了青海到上海的长江沿线。在研究和调查中,贺云翱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长江流域各省(市)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为保护利用长江文化遗产做过大量的工作,但这些保护利用工作还缺乏全流域的协同和整体性长江文化的观照,“国家文化公园的启动建设后,将从国家层面推动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站在国家、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去思考,视野和格局超越了现有的任何一个省级行政区划。”贺云翱表示,如何呈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的长江文化,还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问题。

长江南京段的江心洲和潜洲。贺云翱 供图长江南京段的江心洲和潜洲。贺云翱 供图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深刻把握长江文化的内涵体系。贺云翱建议,开展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科学研究,建立长江文旅资源数据库,加快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性规划,构建长江文化保护利用实践体系,推动长江文化资源在更高、更广阔的层面上整合、联动、共享。要在沿江城市选择建设若干“长江文化地标”,以点带面,形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

在推动长江文化公园建设中,各地要对区域内长江文化资源、特点和价值系统有充分的认知。贺云翱说,以江苏为例,江苏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区,也是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及江海文化的交汇地,在长江文化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京长江大桥。贺云翱 供图南京长江大桥。贺云翱 供图

江苏的沿江先民在历史上创造的史前考古学文化、长江古都文化、江南文化、维扬文化、江海文化、治水文化、海丝文化、城乡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孕育的长江文化精神等,在长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贺云翱建议,建立长江文化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持续研究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问题,包括对长江文化的内涵以及长江考古、长江文物、长江文化遗产的研究;对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融合的研究;对长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问题的研究等,使之成为助力省委及各地方党委政府落实总书记指示的智库平台。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规划,分门别类地对长江文化的研究与践行等做出规划,以便全省城乡建设部门及社科理论界、宣传部门、文旅部门等明确方向、责任和实践要求,不负总书记的嘱托,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真正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落到实处。

南京长江大桥。贺云翱 供图南京长江大桥。贺云翱 供图

“长江经济带建设离不开长江文化带的建设,各地要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推进长江流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贺云翱说,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对于解决中、东、西部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不同地区的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做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各地要建设文旅地标、品牌,提升长江文化影响力度,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融入人民生活和地方现代化发展进程,推进历史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文旅交融合、文化与生态结合、文创产业、工业设计、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宜居环境、数字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等事业相结合,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造福现代与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 许江——以“大文化”价值观统筹引领

许江许江

亘古千年的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一条流域长达7000公里的大江公园应该怎么建?值得关注的“一个期待”是,它能否在推动流域整体发展、文化迈向高质量方面做出好文章。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大运河音乐公园  记者 俞碧寅 摄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大运河音乐公园  记者 俞碧寅 摄

 “大国的文化治理就是大江大河的文化治理。”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看来,长江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价值观的活写照,对于浙江乃至整个流域的省市来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就是要以千年传承的“大文化”来统筹引领,避免“一个城市起一个炉灶”。

浙江省杭州市,京杭大运河从拱宸桥下穿行而过。记者 俞碧寅 摄浙江省杭州市,京杭大运河从拱宸桥下穿行而过。记者 俞碧寅 摄

当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限于区域特点、经济活力等等原因,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动力、有条件在这方面实现真正的“破题”。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朝霞下的农房、鱼塘及东苕溪,描绘出一幅江南特色美卷。倪立芳 姜睿 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朝霞下的农房、鱼塘及东苕溪,描绘出一幅江南特色美卷。倪立芳 姜睿 摄

许江认为,中国文化的忠信始于山水的忠信、历史的忠信、人文的忠信。了解长江,就是了解母亲河、了解乡土中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正是培育全流域人民忠信善德的有利路径”。因此他建议,要根据长江的千里生态,建立一张全流域的特色规划图——长江万里百景规划。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建设环太湖生态环境。陈海伟 夏廷行 摄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建设环太湖生态环境。陈海伟 夏廷行 摄

“氤氲千年的江南文气,与自然共同造就了西湖十景。”他说,“我们的大文化要依托历史文脉,追寻大江的性格与气质,让江水在心中永远流淌。” 

文化为长江永续发展加注了活力。无论是荆楚吴越等地域文化,还是陶瓷漆器等器物文化,无尽的文化宝藏等待挖掘。只有充分涵养长江历史文化根脉,才能让包括浙江在内的沿线13个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枝繁叶茂。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素有“东方小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黄金水道、西苕溪穿境而过,一派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扑面而来。谭云俸 摄

许江告诉记者,打造文化长江,须打好文化产业特色牌,“能不能谋划长江文化节,由全流域的各个大城市轮流主办,传播长江情,厚积江山美?”

撰文:张寅 郭静雯 罗静雯 王亚同  杨宏斌  肖迪 刘燕娟 杨频萍 何冬健

来源:云报客户端

编辑:李茜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73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