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澎湃新闻:滥用“第一时间”,也是一种形式主义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11 15:05:37 0 第一时间 受众 形式主义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萌娇递交了关于规范使用“第一时间”的提案。

她提到,近年来,“第一时间”几乎被运用到政府等相关部门重要工作汇报、重大事件报道、突发事件解决等各方面;“第一时间”的滥用,是否被用于掩盖政府涉事部门或者领导对于时效落后、处事落后的“不作为”?

稍微了解点物理知识,我们都知道“宇宙第一速度”是7.9km/s,但是“第一时间”如果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它的具体数值是多少?没人能答上来,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是一个非自谦的术语。

类似术语在现实语言的应用中,往往是充满悖论的。如果真的存在“第一时间”,那么为什么我们从未见过“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第一时间,那么这又有什么好强调的呢?当大家都如此,“第一时间”也就不稀罕,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一个词汇变得近乎无意义,沦为形式主义;甚至让受众一看到,不是生出敬畏和赞同,而是生出一种抵触情绪来。

其实,“第一时间”有很多令受众更能接受的替代说法。比如,描述一场行动是如何迅速,完全可以给受众呈现事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具体到几点几分,然后说明行动是几点几分进行的,就可以了。

信息发布者要相信受众有最基本的算数能力和阅读能力。相反,如果公众能够自行看到或者推算出事发和行动的时间差,那么“第一时间”的强调不仅无意义,还很容易适得其反。

类似的弊病,在公文通报中还有很多,比如前些年就被大众质疑、屡屡被主流媒体批判的“家属情绪稳定”。这样的表述也是多余的,事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造成了多大损失和伤害,公众自然有眼睛去看,也有能力去感受,不需要刻意告知。

整体来说,一份合格的信息公开,或者说官方通报,只需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和怎么办说清楚,客观回应公众的关心、质疑和期待就可。它不需要那么多的定语或形容词,越白描越好;也不需要玩一些务虚不务实的文字游戏,越真诚越好。

正如李萌娇委员认为的,规范使用“第一时间”,绝不仅仅是个措辞的纠正问题,而是对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作风是否落实、工作态度是否实事求是、工作部署是否客观准确、更关系到工作瞒报是否得到及时揭露和处置拖延是否得到严厉查处的监督。

很多时候,形式主义之所以为形式主义,就是因为它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却又不被身处其中的当事人所察觉。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已经习惯了,认为本该如此。扭转这种思想认知,才是更为关键的,也是较为长期的工作,不妨就从规范使用“第一时间”开始。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72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