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应该做什么?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11 13:46:41 0 社会 校长 交大

“当年我上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榔头。多年过去,我已经从教41年。当我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的实践项目还是做那个小榔头”。2021年,西交大校长王树国做客央视时的这番话在网上轰动一时。作为西交大的“头牌网红”,王树国思路清晰,口才极佳,常常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公开场合发表脱稿演讲,并引发热议。

今年64岁的王树国可能是国内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学校长。2002年,年仅44岁的他放弃当副省长的机会,从黑龙江科技厅厅长任上回到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当时“C9联盟”(即第一批入选“985”工程的9所高校)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12年后,他又从东北来到同样地域不占优势的西北,执掌西交大。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常委、西交大校长王树国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在采访中,他表示,“当校长时间越长,对这一职位越敬畏,它太高深了。”他认为大学校长要职业化,要把做校长当成终身事业。长期执掌理工科院校的经历,让他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大学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他还提出了,“我们沉迷于大学排行榜”“大学与社会脱节”“对该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等问题。他有一种紧迫感,不希望中国高校错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大学校长要职业化

中国新闻周刊:你先后担任了两所C9高校的校长,经常提到“校长要职业化”。你到任后,西交大还出台过“约法十则”,提出“校领导的第一职责是推动学校发展,当管理和学术出现矛盾时,以管理为主”。你怎么理解校长的职业化,大学校长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人是好的大学校长?

王树国:大家把大学看成一个学术机构,首先要看校长是不是科学家。当然,当好大学校长的一个前提是懂科学,但他并不需要是某一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顶尖科学家未必能做一个好校长,二者的职业要求是不同的。

校长首先要懂社会,你要知道大学在社会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大学该怎样引领、支撑、服务社会,你得有相应策略。第二,你要懂科学,不光懂一门科学,你需要了解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虽然不是那么精,但是你大概要有一定了解,对未来行业走势、最新发展有预判。第三,你要有一定的行政工作能力,把大家组织起来。第四,你得敢于改革探索,大学随着形势发展,它不断变革,你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气魄。所以,大学校长就像企业家一样。

一个糟糕的校长能够三五年就把一所学校给毁了。毁掉一所大学损失有多大,再恢复起来,又要付出多大代价,你又耽误了多少孩子。此外,现在大家似乎觉得,大学是铁打的营盘,校长是流水的官。不当校长后,还能做什么,是不少校长会考虑的问题。其实,中国最缺的是一生奉献于大学校长这一岗位的教育家。这一岗位对教育的发展太重要了。我是把大学校长看成一份终身的事业,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大学校长应该是个教育家,兼管理者的角色,要有宏观视角,且不局限于自己所在学科,甚至还应和自己所在学科保持一定距离?

王树国:如果做一个只关注我自己所在学科的发展的校长,那这种校长好做。第一找钱,校长找钱还是很容易的。第二挖人,第三出文章。三五年之内学科排名这就上去了,这种点对点的很容易做。但对学校的伤害极大,方向错了,整个学术氛围糟糕,不能那么做。

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到西交大以后,我的学术研究就基本停了。原因是,第一,我不可能把哈工大的队伍带来,哈工大做机器人是全国做得最好的,有300多人的团队。作为原来哈工大校长,把队伍带走,这是不行的。第二,我也不该这么做,否则让西交大的老师怎么看?当校长后,啥也没干,先把自己的摊子撑起来了?到西交大后,我要把整个学校做起来,一定要让所有学科都发展,这是校长的首要职责。你自己有能力不叫能力,你真正要做的是把一批人都变成像你一样,甚至比你更好的人,这才是校长的能力。

重要的是下放办学自主权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到,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对此你怎么理解?

王树国:出发点很好,也很对,但只要你有计划,有“双一流”建设的文件,这个“帽子”就在,只不过是给谁戴的问题。至于叫不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种文字的变迁没有太大实际效果。真正重要的是下放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大学学科分类不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招数。从目标检验的角度,可以看其人才培养有什么亮点,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这比“帽子”更好。我们的评估太多了,几乎天天要应付检查、评估。其实更应引导大学去做符合社会需求的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引导大学去做符合社会需求的事情呢?

王树国:从目标管理角度,就是让老师们每年报贡献。我们叫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哪方面都可以。报完后,如果做得好,就会配给资源,在西交大叫“后配给”。

但现在国家都是先配给,还没干,就立项目、抢项目。但抢了项目后能不能干出来,没人管。这就导向到争资源上。比如说,评选50所、100所高校,入围了就有资源,多给钱,至少一个周期5年。如果没入围,这5年里,所有资源和你无关。这就导致大家一定要争名分,很糟糕。我还是主张让大学心无旁骛去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如果做出突出成果,就给其资源,这样就导向在干工作上,“双一流”高校身份色彩自然而然就淡化了。

现在的评价体系太泛,我主张将来向个性化发展。我们没必要局限于头衔或标签,不要把“帽子”看得过重,它只是一个岗位,这方面有很大改革空间。高校自主规划,给它一定空间,资源配置,要按贡献走。高校要改革的方面很多,如果把这几件主要的事情做下来,未来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基础资源配置要优先重点考虑西部

中国新闻周刊:学校在此前的发展报告中提到,因薪资、气候等原因,西交大吸引高层人才难度大。在C9高校中,西交大的拔尖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和哈工大相近,和其他高校有一定差距,你怎么看?

王树国:总体来讲有差距。因为地域环境和财力支撑不一样,必然会产生差距。但这一差距不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我曾担任校长的哈工大,诞生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他研究的是地波超视距雷达,这是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在资源并不充分的条件下,能不能做出别人无法做出的成果,育人环境极为重要。有了好人才未必能出好成果,好人才用好才能出好成果。

哈工大也好,西交大也好,都受地域环境限制。学生的录取分数和清华北大相比都有相当差距,和东部沿海高校相比也有差距。但现实中,不会因为这10分20分的差距,就注定一个学生未来成不了人才。作为一所学校你改变不了区域环境,我们能改变的是在这样一个不利背景下,如何把孩子们打造成卓越的人才。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教育部工作要点里也提到了,要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陕西也是一个教育大省,汇聚十余所知名高校。从国家和省市层面上,你最期待中西部高校得到怎样的支持?

王树国:这其实不是为了哪一所学校,而是为了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局。我们现在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教育资源和产业还不一样,对教育资源来说,公平一定要摆在首位。

比如说,西交大今年有一个核聚变的大科学装置落地。但整体来讲,在西部高校,能像西交大一样有一个大科学装置的太少了。大科学装置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对一个区域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长久支撑作用。就像建高速公路一样,基础性的设施应该同样在西部布局。

资源配置上,尤其涉及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上要优先考虑西部,甚至是加重一点,因为它欠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引人才。大科学装置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如果想在这一领域研究,就得到我这里来,这样就能弥合区域间教育资源差异,使科技资源均衡,对消除区域间经济不平衡带来潜在影响。这比简单地要求不许挖西部高校人才,总是堵的方式会更有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了欠发达地区一个后来者居上的机会。西部地区是国内能源的主要产地。如果能把这一块重视起来,西部就完全有可能产生不同于东部的发展模式,并率先发展起来。

对教育来说,不能总让西部孩子跑东部去,这既增加了不必要的消耗,也扩大了区域间差距。这种差距进而会带来生活和心理的不平衡,可能比经济不平衡对社会未来发展影响更大。就像当年美国西部开发一样,要真正把西部作为社会未来发展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尽全力去打造,进而消除区域不平衡。

大学要跟社会真正融合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说过,当下高等教育面临最主要矛盾是大学和社会脱节,出现这样脱节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交大被誉为“东方MIT”, 学校建立了各类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室,当年又为什么能做到与社会发展共振,与世界前沿接轨?

王树国:关于大学与社会脱节,这实际上涉及文化自信问题。交通大学在建校初期,从海外请了一批大师,他们将习得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那个时候是为了教育兴才。但战火的扰乱,使这一进程停滞。

改革开放后,我们发现了与国外高等教育的差距,它的正向激励是促使我们努力追赶,负面影响则是一切向西方看,形成一种惯性和不自信。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文化不自信比比皆是。

学者在不自信的情况下,没有自己的新思想,就在网上搜热词,看别人研究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了好发论文,评职称。我们在不自信的状态下形成了不自信的考核体制。数论文也是从西方学来的,我们很多时候模仿美国大学制度,甚至模仿过头了,背离了人家当初建立制度的原意,就走偏了。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防止大学与社会脱节,你在西交大有什么应对举措?

王树国:近代世界发展史和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密切相关。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高等教育变革。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前三次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全方位变革,一个显著特点是各个行业、领域间的融合。因此,高等教育也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形态。

原来是大学高高在上,引领社会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已变为了社会实践走在大学前面。因此,大学必须要主动置身社会中,把社会实践中的科学问题提炼出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引领社会发展。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应做的事情。

像以往一个专业与企业的融合只是当下社会快速融合中一小部分。如今高校发展要与社会全方位融合,直接对接。为此,我们在2017年开始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新校区。我们没有叫西交大新校区,而叫创新港,打破的不仅是物理围墙,更重要是意识到大学是社会一个组成部分。

像现在华为对5G的研发、投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哪是一所大学能比拟的。我再三强调,大学对知识的垄断已不复存在,我们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这是我们建立创新港的初衷。能不能走在社会前列,标志着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要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而去服务社会、支撑社会,实实在在对社会有贡献。我认为未来大学不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个体,那种孤芳自赏应该摒弃。

中国新闻周刊:要跟社会真正融合,创新港具体采取哪些举措?

王树国:从内部改革讲,创新港打破了学科之间界限。联合国对高等教育学科划分为20多个,美国高等教育一级学科在40个左右,而中国有110个。学科被切得碎而又碎,不符合时代需求。创新港共设立29个研究院,以社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比如,我们成立了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涵盖工科、文科、理科多个门类的学科,研究能源政策,研究中国在缺油少气背景下,未来该使用何种能源等具体问题。但坦率说,这样的设置也受制约。教育部一进行学科评估,就会把我们拉回老路。但我想,这一局面总会改变。

第二,我们提出“跑五”计划。即要求老师们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其所在学科领域发展最好、最具引领性的前五名是谁。你是否身在其中,如果没有,当作何解释?还要关注你所在领域服务行业的前五名是谁。这当中是否有你的贡献?

第三,从人才培养角度,以往那种先进行通识教育、再进入专业课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知识快速更替的发展需求。我们现在办了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面向所有学科学生。未来,本科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可能大二大三就会进入实践阶段,真刀真枪去磨练,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大量领先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会带着课题进入学校,对学生双导师制培养。企业带来的都是真问题,现在很多时候,高校培养学生的课题都是假问题,是老师拍脑袋想出来的。实践培养过程中,学生本身成为创新一部分,还可以了解行业、企业文化。

这样的培养模式并非我们首创,美国有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叫欧林工学院,成立于1997年。它采用“项目牵引”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的本科生质量目前在美国名列前茅。

西交大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储能专业,如果不深入企业调研,跟风在网上查热词,是提不出这样的思路来的。我们把创新港称为西交大的“二次创业”,未来挑战也来源于此,即思想解放与否,能不能提出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让企业知道你有可合作之处。

我再三呼吁,希望大家警觉起来。但大家还是沉迷于大学排行榜。我们太好面子了,好像排名上升一位就如何。对于好多该解决的问题,恰恰视而不见,这是我认为最可怕的。对未解问题的攻克未必出成果。哪怕失败了,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在实践中边干边学的培养模式,对老师也是极大考验。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8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71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