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台籍人大代表廖海鹰的“两个身份”和“三个40年”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04 19:05:10 0 台湾 台胞 他的

中新社石家庄3月4日电 题:台籍人大代表廖海鹰的“两个身份”和“三个40年”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医者、台胞服务者,是全国人大代表廖海鹰被人熟知的两个“身份”。他自喻为“手术台工匠”和“义工”,这两个标签,陪伴他已近40年。

祖籍在台湾、生活于大陆的廖海鹰,是定居大陆的台胞第二代。1946年,他的父亲从台湾到澳门求学,此后与亲人分别数十载,经历着“骨肉分离”。

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启了交流交往。后来他的父亲再回台湾时,“我爷爷已经没了,未能养老送终,这也成了父亲终身的遗憾”。说起父亲这段经历时,“云”采访的那一边,这位目睹过太多悲喜的外科专家,已是泣不成声。

62岁的廖海鹰,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也是河北省知名的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疑难重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医近40年,相比个人成绩,作为团队“带头人”和硕士生导师的廖海鹰,更愿意谈及人才培养。治病救人同时,他希望能带出更多优秀的“年轻工匠”。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甲状腺、乳腺肿瘤及晚期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已走在全国前列。

1983年,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廖海鹰,就作为优秀台胞代表,参加了第一次河北省台胞代表大会。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服务好“台湾的乡亲”,当好一名“义工”,并认为这也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

忆及服务台胞近40年的时间,已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理事、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的廖海鹰,有些欣慰地笑了。他先是说起了自己的变化——“当时我还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变化的并不只有他的年龄和容颜,还有服务台胞的态度,“也从热情到了深情”。

廖海鹰是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的13名代表之一。他说,他们中有党政机关官员,也有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大家一直在为台胞发声、为台湾人民发声。此间,大陆也在持续出台保障台商投资、便利台胞往来及鼓励台青就读、创业等诸多政策措施。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近10年来,廖海鹰每年都会提交经过广泛调研、走访后形成的建议。其中,有关增进两岸融合和涉及当下社会热点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今年,他在关注增进两岸民间互动交流的同时,依然“聚焦”了社会养老、生育率下降等热点。

借助采访,他再次呼吁,希望台湾有更多年轻人到大陆来走一走,看一看,“眼见为实”。这也是他受访时,希望媒体多报道的内容。在他看来,有“这么大市场和机会”的大陆,包容性更强,“总有一款适合台湾的年轻人”。

廖海鹰也希望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给更多台湾的年轻人。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说自己是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台湾的年轻人,走上这片持续发展的热土,实现梦想。(完) 【编辑:王祎】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69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