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八大悬念——“长江口二号”古船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事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03 12:39:29 0 长江口 水下 沙船

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2日联合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船有望于今年内完成打捞、浮出水面,但围绕这艘沉船的考古工作还将持续多年。专家指出,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水底被厚厚的泥沙包裹,前期探摸所获得的线索非常有限。经过6年多水下考古探摸,初步确认其年代为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对于这艘与上海开埠几乎同龄的古船,至少有八大悬念待解。

悬念一: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2019年,克服重重困难,水下考古小组在“长江口二号”古船周边找到了其断裂的桅杆,长度逾9米,质地极其坚硬。潜水员努力从桅杆上切下一小片样本,经过分析,发现是产自东南亚的优质婆罗双木。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认为,这意味着“长江口二号”古船既有可能是在东南亚建造,也有可能是全球采购材料在国内打造。那么问题来了,这艘清代商船究竟是从哪里来,又要驶向何方?

悬念二:倾覆的原因,是超载还是遇险?

水下考古队员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水下的姿态是向左倾斜的,船尾略微下沉。

难能可贵的是,“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船身仍然保持完整。那么什么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恶劣天气,还是超载的货物?

悬念三:“消失”的沙船能否“返航”?

通过水下考古的前期探摸,考古工作者认为,“长江口二号”古船很可能是一艘沙船。

沙船是一种平底浅船,适宜长江航运。1990年,上海市以沙船的形象设计了市标。由此可见,沙船对“以水而兴”的上海意义非凡。

如今已经罕为人知的沙船,在上海开埠时期曾是黄浦江上繁忙航运贸易的主力。鼎盛时期,曾有数千艘沙船穿梭于黄浦江上,但目前已没有任何实体沙船存世。人们期待,此次打捞可以让“消失”的沙船“返航”。

悬念四:到底姓甚名谁?

2015年,它拥有了一个考古编号:“长江口二号”,多年来,打捞和考古人员虽然进行了大量探摸,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发现它的名字。

对于沉船考古而言,找到船名,至关重要。考古专家们非常期待“长江口二号”出水后,能从船身上找到与其“姓名”直接相关的信息,解开其身世之谜。

悬念五:装了多少文物?价值几何?

2016年,水下打捞员对被厚厚泥沙包裹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实行了小规模的抽沙作业,结果一无所获。正当水下考古陷入困境之时,潜水员突然摸到一件精美瓷器。以此为突破口,水下考古队一鼓作气,完成了全面探摸,最终发现船上有31个货舱,几乎都是满载状态。

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已从“长江口二号”古船内外提取出水439件瓷器。此外,还有紫砂器、墨书“时泰”木桶等物品。据统计,已经打开的4个舱室,每个舱室瓷器装载量估计在8000件左右,由此判断“长江口二号”古船应装载有数量庞大的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悬念六:一艘清代沉船周围,为什么还发现了越南和元代瓷器?

在“长江口二号”古船周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散落的越南瓷器,甚至还有一些保存较好的元代瓷器。

越南瓷器是船员使用的物品还是船上的货物?一艘清代沉船四周,为什么会有元代瓷器?是船上乘客的收藏还是另有出处?

悬念七:生活舱浓缩的是谁的生活?

“长江口二号”的文物价值,并不仅限于船上装载的货物,沉船本身的文物价值就难以估量。专家解读,“长江口二号”古船保存完整、船载丰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科技史、经济史、海洋交往、陶瓷制造等领域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与此同时,从水下考古经验来看,沉船的生活舱浓缩了当时的整个时代背景,那么,“长江口二号”的生活舱又将显示谁的信息?

悬念八:还会有“长江口三号”“长江口四号”吗?

上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之一,近代更是迅速崛起成为国际都会和世界大港。而上海所处的长江口,处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和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在这繁忙的航线上和复杂的水域里,埋藏有诸多水下遗珍。

2010年,在国家文物局整体部署下,上海启动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发现长江口水域近150条水下文物线索。上海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出水之后,上海水下考古队伍将继续搜寻更多富有价值的水下文物。 【编辑:张燕玲】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58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