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强:让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沿线“经济大动脉”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02 15:31:02 0 北部湾 通道 广西

南宁3月2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李延强:让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沿线“经济大动脉”

记者 杨陈

“近年来,我参与和见证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道畅起来、强起来、实起来,真正成为贯通南北、衔接陆海、协同沿线的经济大动脉。”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延强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自1998年起,李延强开始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历任广西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及北海、防城港两市主官,与这个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部湾港虽然是中国西南、中南地区货物往东盟最近的出海口,但在2017年以前,由于港口能力不足,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西部大部分货物并不走这里。”李延强说,新通道的萌芽就始于北部湾港为建设集装箱干线港,却苦于没有货源这个困局。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延强。 陈冠言 摄

为进一步吸引西部货物走北部湾港,2017年4月,重庆、广西和新加坡共同推动开行“渝桂新”班列。随后,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地政府签约共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由此形成了“一干多支”的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西部货物汇聚到北部湾港,南向通道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通道又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到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印发,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再次升级。

这条由中国西部省区与新加坡合作打造的陆海贸易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使中国西部省区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世界各地。而以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组成的北部湾港,则逐渐迈向国际门户港行列,成为撬动中国西部和中南部发展的战略支点,联接起了中国东盟双市场。

经过沿线省市区的共同努力,如今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条物流通道,而是西部经济的大动脉。2021年4月28日,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突破10000列,比中欧班列突破10000列少用了四年时间。班列已覆盖中国13省47市92站点,在通道沿线建设和运营了12个无水港。

“通道促进了物流,而物流带动了贸易,贸易又繁荣了产业,产业拉动了经济。”李延强称。

以重庆为例,2021年重庆方向班列开行1829列,对东盟进出口实现1292.3亿元人民币,带动了当地汽摩、轻工业、食品等产业发展。

在李延强看来,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中国西部和东盟市场,带动贸易增量、繁荣产业发展经济的局面已经形成。“正是看好新通道的快速发展,广西钢铁、中铝、华谊等一大批临港产业项目已落户北部湾港,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2022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开通5周年。经历了“前世今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未来将如何畅起来、强起来、实起来?

李延强认为,首先要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上做文章,尽快让内陆地区通往北部湾的东中西三线主通道全面畅通,并进一步提升沿海港口服务能力水平。“要坚持‘陆海统筹、双向共济’理念,推动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江海’联运。”

图为建设中的北部湾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其次,要做强新通道,应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协同联动,深化与湘滇黔等周边省份合作,大力促进沿线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

作为一条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中国—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联动发展、共享共赢,在共建中实现各方受益。

李延强建议,未来在新通道的建设中应抢抓RCEP机遇,不断拓展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深度广度,让新通道对经济的重大牵引作用进一步焕发,聚势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完)

【编辑:叶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54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