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视频|"上海公报"的历史智慧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启迪?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01 13:52:22 0 中美 上海 尼克松

对中美关系而言,上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

5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开启中美“破冰之旅”。期间,中美发表了第一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上海公报”发表地点——锦江小礼堂“上海公报”发表地点——锦江小礼堂

“上海公报”如何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2022年2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准确把握 上海公报 精神,有助于我们看清楚中美关系为何能够融冰消障,弄明白中美关系怎样才能砥砺前行。

回顾历史,王毅表示,顺应时代潮流,就能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坚持求同存异,就能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就能为中美关系构建起真正的护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去年赴美履新前曾专门前往 上海公报 的发表地点——上海锦江宾馆小礼堂进行了参观。

秦刚日前接受东方卫视专访时说道:“在那里回顾这段珍贵的历史,我深入地思考,50年前是什么原因,能够促使两个彼此处在隔绝和敌对状态的国家,能够打破冷战的坚冰走到一起,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看来,对于中美关系而言,尼克松访华以及“上海公报”的发表,具有“结束过去开启未来”的里程碑意义。美国以总统访华为契机,正式结束长期奉行的“遏制中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间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随之结束。而“上海公报”的发表,解决了长期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即台湾问题,美国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确立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路线图,最终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吴心伯进一步指出,尼克松“破冰之旅”改善了中美关系,同时给国际关系带去务实思维,即东西方国家之间可以克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展共同利益,降低对抗增进合作。就在尼克松访华后数年间,美国的盟友们,日本、英国、西德都跟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上海公报”的发表对于突破当时冷战铁幕、重塑国际秩序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求同存异 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在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之际,多位亲历者重温这次“破冰之旅”中的上海之行,讲述了许多重要史实和珍贵记忆。

现年85岁的何招法,当年曾负责尼克松访问上海期间的客房管理和餐饮工作。据何招法对东方卫视记者回忆称,当天“上海公报”在锦江小礼堂发表后,放松下来的尼克松夫妇回到下榻的房间,欣赏起套房里的装饰品。看到桌上的“波斯猫图案手工双面刺绣”摆件,尼克松夫妇表示非常喜欢,问哪里能买到。周恩来总理知道后,决定将这件苏绣摆件送给他们作为礼物。

送给尼克松总统的另一件礼物,是一条3.26公斤重的“凤凰毛毯”,长2.3米,宽1.55米。

这也不是一条普通的毛毯。据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童继生回忆,当年为尼克松访华团队下榻宾馆精选床上用品,由上海第一毛纺厂牵头研制了300条高级全毛提花毯,花色有牡丹、菊花等7种花型,原料选择了高级的马海毛和澳毛。这批毛毯漂光足、手感柔,又滑又糯,颠覆了当时传统毛毯的形象。后来,余下来的毛毯以高出普通毛毯3倍以上的价格在市百一店、十店销售,一上柜即抢购一空。凤凰毛毯从此声名鹊起,成为家居“时髦货”。

“毛毯作为国礼走出了国门,随着中美交往的大门被打开,我们企业和美国之间也在商贸、技术和资本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童继生说。目前,东方国际与美国企业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全球拥有26家工厂。

这只是中美贸易的一个缩影,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7556亿美元,平均每天贸易额就接近1979年全年的24.5亿美元。除了经贸,50年间,中美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交流。

对于50年前中美存在诸多矛盾和分歧,却能够正视彼此、合作共赢,吴心伯指出,这体现出双边领导人都具有战略家的远见魄力和智慧。当年尼克松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正是因为他意识到世界走向多极化,而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所以美国必须要同中国接触。“两国社会和两国人民之间建立了强有力的联系的纽带,才能够提供两国关系的坚强的社会基础,因此也要继续鼓励两国社会和人民的交往”吴心伯说。

“上海公报”精神启迪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而今,中美关系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上海公报”对于新时期中美关系,给出了怎样的启迪?这正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王毅在当天的纪念大会上表示,两国正面临建交以来少有的严峻挑战,中美双方再次需要作出历史性的抉择,正确答案就蕴含在 上海公报 当中。他用四个 坚持 明确了中方主张,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持一中原则。王毅强调,美方应该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

王毅还提出,中美要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和大国责任。从 上海公报 中汲取更多智慧,努力找到新形势下中美两国的正确相处之道。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理应牢记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共同承担的重大的国际责任,来加强对话合作,而不是再让历史、再让时光倒退到50年前尼克松总统访华那个时候”秦刚在接受东方卫视记者专访时说道。

在吴心伯看来,“上海公报”确立了处理中美两个大国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特别是美国要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等,今天中美关系之所以发生很多问题,正是因为美国没有恪守这些原则。

因此,“上海公报”对于新时期中美相处之道给出的启迪,可概括为三点,即格局、原则和求同存异。“中美之间的差异,两个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方面的差异,再过100年都还是存在的,关键是怎么样处理分歧,不让其影响双方的合作和协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这个从上海公报中汲取的重要智慧”吴心伯说。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李瑶)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42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