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一个美国媒体人:尼克松访华“改变我的人生”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2-23 15:23:50 0 中国 美联社 匹兹堡

美联社2月22日文章,原题:一个美国人的人生因尼克松的中国之行而改变 

每天下午,午休之后,我们会在芳草地小学的音乐教室里集合。老师会发一张歌单,是油印在浆纸上的。我们站得笔直,唱中国歌曲,曲调激昂,歌词是宣传共产主义的。

美联社报道截图美联社报道截图

那是1979年的秋天,我11岁。3个月前,我还坐在匹兹堡的体育场,看着匹兹堡海盗队的棒球比赛。

突然间,我已身处当时美国国内所说的“红色中国”的腹地。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后的几个月里,我家是最早搬到中国的美国家庭之一,而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此事的重大意义。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7年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我11岁时能前往中国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推动的改革开放。当中国向美国开放时,急需英语教学人才。但是,除了母语是英语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具有语言教学资格。因此,中国教育部招募了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一批语言教师,他们是匹兹堡大学的语言学家。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

就这样,1979年7月中旬,我们成为最早一批搬到中国的美国家庭。我的父母作为“外国专家”,被安排到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工作一年。

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中国人——从芳草地小学的老师到我父母的同事,再到我学汉语后认识的工人——都对美国感兴趣,但对美国人知之甚少。他们喜欢听我谈论棒球、麦当劳(12年后才来到中国),以及让这个自行车王国的每个人都感到惊讶的事情:大多数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汽车。

1980年2月,我们乘坐火车旅行,一路向西,从北京到四川,最后登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我们经过一个又一个小镇,遇到以前从未见过西方人——更不用说讲北京方言的西方人——的当地人。他们围聚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微笑着,愿意和我们接触。

如今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画面被一个新的中国的画面所覆盖,那是一个现代的中国,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一个错综复杂的全球存在,延伸到人类生存的大多数角落。这么多年过去,我想要告诉大家,在那个我当初并未意识到的关键历史时刻,在中国的生活塑造了我这个美国人。

上周日,在小时候迁居北京43年后,在首次担任驻华记者20年后,我报道了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闭环”中穿梭,而我喜欢的地方却遥不可及。我在离当年的学校一个街区的地方吃了晚饭,但不能带同事们去看一看。我闻到了北京冬天的空气,但没有了煤的气味。我失望,但也能接受。那个中国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复杂的国家,但同样令人激动,甚至更令人激动。(作者泰德·安东尼为美联社数字化创新部主任、前亚太新闻部主任,陈俊安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22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