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2-14 12:43:05 0 精神 伟大 中国共产党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党中央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研读和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伟大建党精神”重大概念,并揭示其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时形成,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全过程,对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精髓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从而使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意义重大。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意蕴富有启迪。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行合一的意蕴。知与行的关系是哲学的古老命题,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形成丰富的思想。一些思想家从道德修养和实践的角度探讨知与行的关系,有的提出“知先行后”,有的提出“先行后知”,有的提出“知行合一”等。中国共产党批判性地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形成了正确对待知与行的科学思想。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一文,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强调知和行的关系,“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学习理论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等等。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知行统一论者,以此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作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既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又突出强调实践的意义,一方面,把理论作为行动的先导,注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把实践作为理论的来源,注重理论的实践验证,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动实践持续向前发展,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的历史演进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揭示的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思想结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逻辑的实践精髓。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的精神成果。因此,无论是理解还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都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融会贯通、学深悟透伟大建党精神,在真信笃行上下功夫。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既是因为其理论上的真理性,也是因为在实践上干出了令人信服的成就。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要从“批判的武器”角度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涵,还要进一步从“武器的批判”角度深入理解其实践意义。首先,伟大建党精神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打上实践的烙印。其次,伟大建党精神在历史实践中不断衍生出各种革命精神,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实践结晶。再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干成了很多大事、创造了一系列奇迹,这是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践力量的结果。最后,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实践优势。从这些方面说,更需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个实践命题加以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牢固树立实践观点,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实践中使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把握好几大关系

伟大建党精神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一个具有思想深刻性、内容全面性、历史穿透性、影响长远性的重大概念。要把握好以下几大关系,以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源泉,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中华民族精神积淀的很多优秀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契合,都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因子。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而彰显先进性,以融合中华民族精神而具有生命力,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而产生影响力。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表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出发时的精神引领意义,它是此后形成的各种精神的“源头”和“母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征程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远征,不断深入向前的实践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延伸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闪烁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辉。要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头”的认识理解。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个重要论述,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逻辑关系。百年奋斗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锤炼政治品格的强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与时俱进、“我将无我”的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自我革命的壮士断腕、伟大斗争的无所畏惧、面对风险挑战的勇往直前,等等,这些鲜明的政治品格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伟力。把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结合起来进行理解,能够从精神与品格的逻辑关系上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

伟大建党精神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其内容都直接与伟大建党精神有关。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关系,既可以从文化层面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也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层面深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伟大建党精神与斗争精神的关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克服错误观念影响,增强斗争精神。一是必须坚决反对政治上的两面派。两面人、两面派在台上说得头头是道,表态精气十足,台下却逆道而行,甚至干着玷污伟大建党精神的事。这样的两面人从心底里对伟大建党精神根本就缺乏认同,必须坚决予以反对。二是必须防止言而不行的现象,防止“唱功好、做功差”,只说不做,甚至只用伟大建党精神来要求别人,对自己却毫无要求。这种言而不行的现象容易导致对待伟大建党精神的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必须切实予以防止。三是必须克服学习光辉榜样的畏难思想。百年奋斗实践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榜样,但现实中也存在着对榜样比不上、学不了、够不到,能被感动但做不到等畏难思想,这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大敌,必须坚决反对之。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471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