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天下一家篇:远方也是实现梦想的家园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20 13:16:53 0 义乌 蜂王 中国

不同的时代,人们总喜欢仰望苍穹,推演未来的图景,试图看清命运的模样。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在离地球60亿公里的太阳系边缘,拍下了一张著名的天文照片——“暗淡蓝点”。

照片左侧的光柱中,那不起眼的一个小点,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写到: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古往今来,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这颗星球上所有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今天,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进步前所未有,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难度之高,也前所未有。

在这颗孤独的星球上,我们该如何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梦想引领现实,让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期声】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义乌,是中国东部的一个小城,距离北极几千公里,这里却是圣诞老人真正的“作坊”——从发光的圣诞树到红色的圣诞帽,义乌生产着全球超过六成的圣诞饰品。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每年吸引着5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这里的商品于是漂洋过海,进入219个国家和地区。

“买全球、卖全球”,是对义乌的描绘,也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写照。2020年,义乌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129.5亿元。国家有疆,贸易无界。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

今天,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秒钟,都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人类的命运彼此相连。

阿玛尔来自也门,然而,义乌却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和他的家人都生活在这座虽然不大却丰富多彩的城市。在这里,随处可见的阿拉伯餐厅、阿拉伯面孔,让阿玛尔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

阿玛尔一直梦想当一名医生,是儿时的一段经历,让他在18岁那年决定来中国学医。

【采访:浙江省义乌市稠州医院脑科主任医师 阿玛尔】

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生了一场病,因为我们国家还有中国的医疗队,我父亲他说一定要去有中国医生的一家医院去看病。

阿玛尔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生活过,从大学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之后,他选择来义乌行医,成为一名外籍医师。

在这座东部小城,阿玛尔觉着自己与当地市民没有什么区别。他最感到自豪的是,作为特邀代表,曾参加了义乌的“两会”。

【采访:浙江省义乌市稠州医院脑科主任医师 阿玛尔】

在义乌我连续两年被推选去参加“两会”的旁听,这么一个很荣幸的工作,看来义乌政府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看,确实能看到义乌不断地在推出来很多的举措,比方说国际商优卡,现在推出来的这个医疗保险,教育问题的解决等等。

从2015年起,义乌每年推出提升城市国际化的一系列举措,如签证、就医、子女入学等等,方便外籍人士在义乌生活、创业。

如今,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外籍人口常住义乌。

不同肤色汇聚的义乌,同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折射出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

和许多定居中国的外籍人士一样,今天,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在世界各地开辟出崭新的事业空间。

胡智杰,澳洲莫纳什大学管理学硕士。毕业后,他在世界500强企业埃森哲做管理咨询,待遇丰厚。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事业一帆风顺的年轻人,会在32岁生日那天,突然辞去工作,成了一名职业养蜂人。

【采访:墨尔本蜜蜂农场经营者 胡智杰】

澳洲首先没有大小螨虫,这是很大的一个优势,而且病虫害很少,所以它的蜂王是可以没有限制地出口到其他国家,在世界上最受欢迎。

蜂王是唯一能产卵的母蜂,是蜂群的核心。没有蜂王,就不可能形成蜂群。

由于蜂王的短缺,致使澳大利亚养蜂业一直发展缓慢。那么,“最受欢迎”的蜂王,为什么没有人去大量培育呢?

胡智杰于是特意请教了拥有养蜂经验的叔叔。

【采访:胡智杰的叔叔 朱黎】

澳洲的养蜂人,80%都是业余养蜂人,养一箱、两箱、三五箱,当做一个爱好来养,感觉他养这个蜂,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以享乐为主。

专业养蜂人都不多,专门培育蜂王的就更寥寥无几了。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意味着寻得了商机。于是,胡智杰毅然辞职,决心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2015年,他和叔叔共同开办了一家养蜂农场,主要从事蜂王的培育。

【采访:墨尔本蜜蜂农场经营者 胡智杰】

我们现在培育蜂王,大概是三年半的时间,特别紧俏,供不应求。

如今,这家中国人经营的蜜蜂农场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蜂王培育基地,大大促进了澳大利亚养蜂业的发展。

今天,许许多多像胡智杰这样有知识、有想法的年轻人,以自己新的生活理念和智慧劳动,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风生水起,融入了全球化的潮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友善、包容和信任,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和平友好地相处;可以让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平等共存、合作发展。这是文明交流的力量,这是和平发展的美好图景。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样的理想,一直深藏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之中。

回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出了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理想愿景。《周礼》说:“和则安”;《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易经》说:“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几千年来,近者悦、远者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大同理想就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天下一家的美好图景,曾经出现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盛唐。

公元717年,19岁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以遣唐使的身份来到中国,他不仅学习中国文化,而且参加了科举考试,竟然高中进士,成为大唐高级官员。

这不是个案。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与大唐交往的国家就多达70多个,有十多万外国人在长安做官、求学、经商,在这里居住、结婚、生子,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今天,作为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出口国、最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这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全球化让各国利益紧密相关,让整个地球安危与共;另一方面,全球发展失衡加剧,贫富分化日益悬殊,国际冲突风险上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一再发酵,贸易和投资屡见争端……人们不禁担心,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发生逆转?

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合作还是要对抗,要互利共赢还是要零和博弈,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同期声】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的理念,给了70亿人走向共同发展、这个星球走向持续繁荣的可能。

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对于世界新的构想。 【编辑:王祎】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40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