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北京冬奥场馆将应用生物气溶胶系统监测新冠病毒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9 16:50:41 0 气溶胶 病毒 核酸

北京1月19日电 (徐婧)北京冬奥会计划在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采集后,标本将在昌平实验室等地设置的临时检测站进行检测,为冬奥会提供全面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保障。

记者18日从北京市科技冬奥项目专班获悉这一消息。

气溶胶是新冠病毒传播重要途径之一

气溶胶(aerosol)是指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的、直径一般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胶体分散系统。组分中可能包含病毒、细菌、真菌、花粉、动植物源性蛋白等微生物或来自生物的物质。来自生物的气溶胶又被称为“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颗粒小于100微米,传播距离1米以上可被直接吸入肺部,传染力强。因此,气溶胶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境外病例输入引发的疫情传播中,通过环境传播,如气溶胶和物体表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图为监测系统中的便携式气溶胶采集器。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刘鹏介绍,目前,北京在防控境外输入的政策和方法上,如境外人员隔离政策、冷链消杀等已经很有成效,但在环境传播、尤其是气溶胶方面仍可能存在一些漏洞。通过监测高风险区域内的气溶胶新冠病毒,可以及时发现疫情的火点,弥补疫情防控的盲区,避免疫情暴发。

因此,典型环境中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将弥补现有疫情防控策略的不足,在保障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做好疫情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更高效

2020年10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科委的直接领导下,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生命学院王建斌、药学院白净卫联合北京大学要茂盛和黄岩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任丽丽和昌平实验室等单位,针对新冠疫情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开展应急攻关,开发完成了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

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由便携式气溶胶采集器和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两部分组成。

气溶胶采集器的空气流量达到400升/分钟,可在半小时内采集12立方米内的气溶胶颗粒并富集到病毒灭活液中,病毒富集效率为国内同类产品最高;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可实现自动化和全封闭式的新冠检测,全流程分析时间小于45分钟。

2021年4月-7月,该系统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了超过100例样本的临床测试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阳性检出率达到现有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出率的三倍。

图为监测系统中的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强大的富集功能和灵敏的检测功能使系统具备了高效这一优势,即便是非常少量的病毒,也能被检测出来”,刘鹏说。

多个冬奥场馆将进行气溶胶采集和检测

刘鹏提到,北京冬奥测试赛期间,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与5个奥运场馆、1个媒体中心、2家签约酒店建立了合作机制,进行了气溶胶采样和检测。共检测气溶胶标本348例,成功率100%,保证了赛事的安全。

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已被确定为科技冬奥的项目之一,预计将在冬奥会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并在设置的临时检测站中提供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服务。

据悉,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由昌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共同牵头,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研究员带领团队,会同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项目委托北京工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技术转化成立)生产气溶胶采集器,委托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技术转化成立)生产一体化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耗材,并委托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服务。(完)

【编辑:陈海峰】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4031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