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三明:履职讲述交流 下沉监督担当作为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3 12:32:44 0 纪委 乡镇 乡村

原标题:三明:履职讲述交流 下沉监督担当作为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省纪委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地推动乡镇纪委监督下沉落地,让乡镇纪委把主要时间、精力、工作重点放在下沉监督上,与群众面对面,进得去、坐得下、聊得开,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三明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施“1364”工作机制,即聚焦下沉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这一工作目标,推动责任压实、重点落实、力量夯实在一线,推行一月一清单、一片一协作、一户一访查、一村一分析、一季一巡回、一季一专项的“六个一”工作法,做到信访处置、维护民利、纠治“四风”、廉洁教育在身边,以乡镇纪委作风转变来监督和推动基层工作作风转实。

1月9日,三明市纪委监委开展首场乡镇书记履职讲述交流会,11名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组组长结合一线监督经历,讲述乡镇纪委监督下沉落地的所思所想所悟,推动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氛围。

故事一:让好政策带来好生活

“拿到了,拿到了!”日前,永安市小陶镇村民老刘面对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潘晓群的回访,笑容满面。

这与上次见面的那副愁容判若两人。“老刘,家里过的如何?”“妻子和女儿都有智力缺陷,全家收入靠我一人,生活还是有些紧张。”前不久,潘晓群入户走访中来到了老刘家,老刘垂着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听完老刘的话,潘晓群通过调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按照规定,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经申请可参照纳入低保。由于老刘不了解政策,一直未带其妻子和女儿办理智力鉴定,导致未能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在了解情况后,潘晓群督促村主干主动介入,带他们到医院检查,经鉴定,他们都属于智力残疾三级,符合补助条件,很快顺利领到了残疾补助和低保金。问题解决了,老刘的一句话:“小潘书记,太谢谢你了。”这让潘晓群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镇纪委监察组举一反三,督促镇残联和民政办对类似老刘情况进行大排查大摸底,避免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因农户不了解政策而出现遗漏。经排查,共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

“我年纪轻,hold得住吗?要和群众打交道,说得上话吗?到底该如何当好一名乡镇纪委书记呢?”面对角色身份、工作地点、履责要求的转变,潘晓群履新之路也有过困惑。但在她看来,当好一名乡镇纪委书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常常会有群众直接向我反映问题,这就是被人信任的感觉!我很珍惜这份信任。”潘晓群这样说。

故事二:老上访户成了“丈母娘”

“陈大妈,这么早就来看您的‘女婿’啦。”

“对啊,小叶他来了没,我看下能不能一起帮点忙。”

……

近日,大田县石牌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叶怀就听到他那“丈母娘”的大嗓门,内心不由温暖起来。如今的陈大妈,让人很难把她和缠访、闹访多年的“老信访户”联系在一起。

叶怀口中的“丈母娘”陈大妈,是大田县石牌镇村民,之前因与镇政府在水田续租价格问题有矛盾,开始上访之路,成了当地的“钉子户”“难缠户”。

谈及刚报到的那一天,叶怀仍然记忆犹新。“你就是叶书记吧,我有事找你反映,你要马上给我解决,不然今天你别想回家。”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叶怀给她承诺:一定想办法帮她解决。当时,陈大妈不信,鼻子哼了一声:哼!年纪轻轻,就会忽悠老百姓。

于是,叶怀经常到陈大妈家走访,拉家常、谈生活,闲聊中了解其所想所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次走访中,叶怀带着她到相关部门“走动”,消除误会。后来,陈大妈来到镇政府,郑重地签下“同意处理意见”,从叶怀手里接过存有5万元补偿款的银行卡。

那天以后,陈大妈就成了叶怀的“丈母娘”。疫情防控期间,她还亲自煮了生姜陈皮茶,给在高速路口值班的政府干部驱寒,在一些工程项目涉及到用地方面的问题,她还会帮忙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作为中心乡镇,项目多、拆迁多、矛盾多、信访多,如何推动监督下沉,及时发现和协助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叶怀给出这样的答案:把握心理,耐心沟通;讲清道理,齐心解决;兼顾情理,诚心交往。扎根一线,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如今,“三理三心”工作法在全镇推广,信访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故事三:原汁原味倾听民声

“太感谢了,我还没去乡里反映,你们就帮我把问题在家里解决了!”近日,明溪县沙溪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丁祺接到乡村道路养护员老张电话,电话那头满是感谢。

事情得从一次入户走访说起。2021年5月,丁祺在一次下村走访中,村民老张不经意间说出了一句话,“乡政府之前有安排我扫马路,今年不扫了……”

老张所说的“扫马路”,是乡党委政府为脱贫户、低收入村民等困难群体提供公益岗位乡村道路养护员的就业保障措施。乡村道路养护员被解聘,没了这项重要收入来源,对老张来说是件烦心事,丁祺记在心里。

返乡后,丁祺便对该问题展开明察暗访,发现了一名乡政府干部不正确履职,随意解聘乡村道路养护员的问题线索。经一番核实调查,该名乡政府干部在履职中利用职权优亲厚友,最终受到了政务处分。事后,乡政府及时恢复聘用老张为乡村道路养护员。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在乡纪委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一场公益岗位聘用专项督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

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是乡镇纪委监察组的工作常态。如何做到把时间、精力、工作安排下沉到一线呢?丁祺有这样的新认识,“我们唯有主动下沉一线,原汁原味地倾听民声民意,身上带点土、脚下沾点泥,沉下心来、俯下身子,善于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故事四:乡村民生项目更阳光

冬日,南方山区空气清新湿冷,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正在拓宽一条乡村道路。一大早,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陈章瀚就赶到施工现场查看情况。“合同明确了预留5%的工程质保金,并协定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垒际村党支部书记徐玉平说,“项目更阳光,乡村有活力”。

2021年5月乡镇换届,陈章瀚从县纪委机关到大田乡任职。如何当好乡镇纪委书记,对陈章瀚来说,是个考验。“为群众解决难题,这就是我的工作重点。难题解决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更足了。”陈章瀚说。

履新即是开新局,翻开6月份的监督清单中,陈章瀚对全乡近3年25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各村项目建设普遍存在合同签订不规范、质保金拨付不规范等8个共性问题,存在一定廉政风险。

走村入户目的是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在走访中,不少村干部纷纷“吐槽”,“一些小型项目招投标,光代理费、挂靠费就要花费1万多,村财压力很大”“村里对施工合同条款不熟悉,也没人指导,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陈章瀚琢磨了很久,走访村建站、县委巡察办、住建局等部门,现场实地了解20余个项目,终于想出破解之法:向乡党委政府提议成立项目办,规范乡村项目建设,从制度上源头把控。

乡项目办一成立,就受到乡村干部们的好评。后来,乡政府出台制度,对农村小项目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质保金预留、资金审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有效推进项目安全、干部安全。去年9月份以来,16个农村小型项目得到规范,还为各村节省项目代理费、挂靠费4.3万元。

谈到几个月来的履职感受,陈章瀚表示:“把工作重点放在下沉一线监督,保证主要时间、精力放在走村入户,把监督工作做实在田间地头。”(三明市纪委监委)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63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