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中国空间站:无缘登月中转站,却是技术试验场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04 06:31:39 0 空间站 任务 中国

空间站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基本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义不容辞”。

2021年底,在中宣部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董能力透露,中国现阶段正在开展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一时间,载人登月的话题又回到了大众视野。

2019年1月,时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的吴艳华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载人登月,中国在组织科学家抓紧研究,还未到决策阶段。此后的3年内,中国航天事业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无人探月“嫦娥工程”完成“绕、落、回”三大目标、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时代……中国载人航天带给公众越来越多的惊喜和期待,然而载人登月任务依然没有确定“日程表”。

在完成无人探月后,载人登月是中国探月工程“三大步”中的第二步,也是实现长久驻月的前提。从提上日程到真正实现,我们离载人登月还有多远?中国空间站能否助载人登月“一臂之力”?

载人登月虽成本高但长期回报大

1972年12月10日,“阿波罗17号”回收仓在南太平洋顺利着陆,标志着美国第六次登月任务的完成。至此,“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阿波罗17号”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载人登月。在这次任务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当中,人类的载人登月计划陷入了“沉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再也没有复刻过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著名的“一小步”。

“载人登月成本极高且风险极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解释了人类载人登月“沉寂”的原因。在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当中,美国投入了高达255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一笔巨款,占到当时美国政府财政总预算的4.5%左右。每艘用于登月的“土星五号”重型火箭,价值可以比肩航空母舰。在冷战太空竞赛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才有了这样大手笔的投资。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化,美国终止了昂贵的载人登月任务,而其他国家也暂时没有能力开展,这就是载人登月陷入“沉寂”的原因。如今的探月活动,注重的是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的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基础。

除了巨额的成本,载人登月任务还有极高的风险。“月球轨道交汇对接方案的容错率非常低,任何环节的微小差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这也是董能力说要进行进一步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的原因。”杨宇光说。

不过,他并不认为载人登月只是个“面子工程”。以“阿波罗17号”为例,参与任务的宇航员之一哈里森·施密特是个地质学家,他不仅指导了其他宇航员进行地质勘探,还亲自从月球取回了研究价值极高的标本。虽然美国在载人登月计划当中投入巨大,但是计划成果在过去半个世纪当中产生的价值,已经至少达到了投资额的6倍。

“载人登月短期收益或许很低,但是我认为它的长期收益很高。更不必说未来的月球基地必须以载人登月为基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努力实现载人登月。”杨宇光评论说。

空间站无法直接参与登月任务

2021年,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能否帮助人类开展载人登月活动?杨宇光表示:“在载人登月任务当中,中国空间站可以发挥作用,但是无法直接参与登月任务。”

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运行,距地面400千米左右,轨道相对固定,和约38万公里外的月球“相去甚远”,并没有充当中转站的能力和必要。而且登月任务对火箭发射的时间窗口要求很高,从地面发射都是很大的挑战,更不必说从近地轨道上发射。

“空间站难以直接参与到登月任务中,另一个原因则是载人火箭的推进剂,也就是燃料,无法在太空中长期储存。目前,可用于载人登月任务的火箭,采用的都是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这些推进剂难以在太空中长期储存。这也就决定了用于载人登月的火箭一定要从地面发射。”杨宇光补充说。

不过,虽然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任务,并不意味着空间站就无法在载人登月计划中发挥其他作用。杨宇光解释说,空间站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基本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义不容辞”。从这个角度来说,空间站在载人登月任务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一切航天方案都需要严谨论证和大量试验,载人登月也是如此。董能力也谈到,载人登月还需要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杨宇光最后说。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02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